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0 08:44:3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语文教案集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

  4.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课件。

  直到今天,《本草纲目》仍被人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发”。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吧。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两人一组轮读生字词。

  3.学习生字(课件)

  三、理清课文条理

  1.齐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课件)

  补充段落提纲:

  (1)李时珍从小就对中药产生了

  (第自然段)

  (2)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

  (4)介绍了《本草纲目》的。

  (第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情?着重写了哪一件?

  (1)捉白花蛇,数蛇身上的花纹。

  (2)仔细研究皇家禁物榔梅。

  (3)不辞劳苦地收集各种标本。

  (4)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

  着重写了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的事。

  四、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字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总结拓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李时珍从小就对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李时珍具备了良好的医学天赋。

  2.李时珍把各种草虫当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把本段中的“摆弄”换成“玩弄”好不好?为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些事,说明了说明?

  3.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分组读课文,思考: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分三层。(8)(9)(10-14)

  2.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大声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3.交流感悟

  (1)李时珍一头扎进这一天然宝库,终日活动在悬崖峭壁之间,晚上就寄居在药农沿山壁搭起的木板房中。大风吹来,木板房摇摇欲坠,四周狼嚎,不绝于耳。

  环境描写表现了李时珍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品质。

  (2)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痛不痛。”

  不一会儿,李时珍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昏过去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他也不知道。

  语言描写突出了李时珍勇于实践,为天下大众的利益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

  4.李时珍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

  五、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著作?找出段中的数字,说说它们的作用。

  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全面。

  3.你从《本草纲目》仍被人们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中体会到了什么?

  《本草纲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医药价值,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六、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

  本文讲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赞扬了李时珍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精神。

  2.总结写法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通过细节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

  七、总结全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①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5)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4课。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游侠

  小圆虫——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

  勤勉地劳作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得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得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得句子,体会母亲感情得变化,感受母亲浓浓得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得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得浓浓得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得感受,会背得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得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得爱是无私得,是无微不至得。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得时候,做过多年医生得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得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得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得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得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得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得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得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得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得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得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得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得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得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得责任,对孩子得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得能力。

  三、说一说

  文中得母亲棉队生病得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全班交流)

  四、写一写

  请把文中得母亲与自己得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得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得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3、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4、学习本文恰当的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习本文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自学内容: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交往的人也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看他在工作之余,闲暇之后都和哪些人来往。(板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一、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主要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每四人一组,讨论完成)

  “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学生自己在书上标注。

  4、文章通过对四位大家相会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展现了每个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师生共同研讨,完成课后练习填表: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性格特点行为

  福楼拜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学生在书中划出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睿智开门,拥抱,握手,拍肩

  都德白皙的脸同上睿智深沉平和激情荡漾仰坐在沙发上

  左拉头小卷发披肩与胡子连成一片眼睛眯缝同上朴实固执聪慧沉默寡言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

  二、研读与赏析:

  你谈谈福楼拜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来访?

  指导:再次扣到对福楼拜的人物描写上。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师指导紧扣原文,划出写福楼拜的语言、动作及外貌的语句加以体会,生作答。

  师出示课件:

  1、……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大方的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样的句子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好客,热情

  2、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来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一段表现他的什么品质?

  明确:博学,睿智

  三、拓展延伸

  假设这天四位文学巨匠都来后,莫泊桑也来了,他与四人都谈些什么,行为如何?表情如何?那四个人又说了些什么?放飞你的思想,结合生活情景谈一谈。

  教学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跳水》教案12-10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语文乐园三》教案07-16

语文微课教案12-08

语文园地二教案12-22

优秀语文教案01-09

语文教案:理想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