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9 09:15:2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幼儿探索获得成功的要领:重心、小心、积木摆放、高矮等

  二、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三、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四、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交流的兴趣。

  五、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重难点:

  幼儿自由探索制作纸桌的方法和使纸桌变稳的方法。

  幼儿探索纸桌"稳"的方法,并能用较完成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A4纸,一份积木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主题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桌子,一张桌子有哪两部分组成?

  师:一张桌子由四条桌腿和一个桌面组成!那如果缺一条桌腿会怎样呢?三条腿的桌子你见过吗?它的桌腿是什么形状的?

  二.幼儿探索,一条腿的纸桌

  (一)(PPT)题目:一条腿的桌子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出示PPT(一条腿的纸桌)。

  这张桌子不是4条腿,也不是3条腿,而是1条腿。(出示两张纸)有难度才需要我们去挑战!让我们的脑筋转一转,只有小手去动动、去试试,这样我们才会成功!

  师:请你想一想,这张纸怎样才能做成桌腿呢?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要求,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师:两人一组在一张桌子上操作。你们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参考别人的。请大家轻轻的`选一个位子坐下来。(教师个别指导"你用什么方法做成的桌腿")

  2.教师讲解做纸桌的方法并做记录。

  师:我们继续来聊聊,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做成这一条腿的纸桌?注意说方法。

  幼:卷--圆柱体出示PPT幼:折--三棱体、长方体出示PPT师:先折再折--讲解"双层"纸桌的"稳"。出示PPT"稳"

  (三)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探索,用积木来做测验,把积木一块块的放在纸桌上,全部放上去,纸桌不倒,你就成功了。积木倒了,我们重来。这一次要让你的桌腿变的稳,想想有什么方法。

  (四)教师讲解获得成功的要领

  1、师:你觉得要让纸桌变得稳,可能跟什么有关系?--积木的摆放(交叉摆更集中,找到重心)、积木摆放的数量、纸桌高矮、粗细、小心等等。

  2、师讲解"插"的方法要领。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要思考、探索,怎样让桌腿更稳。老师昨天在午睡的时候也在思考,后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你来看一看。(师示范折纸桌)请大家将所有积木都放在老师的积木框里,观察老师所用的方法带着思考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它要求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孩子潜在的课程内容,是孩子最基本的课程。事物的变化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但是,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十分新奇的,熟悉与新奇的碰撞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开始探究,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变化,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

  活动目标:

  1、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感兴趣。

  2、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小时候的照片。

  2、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

  3、每人一个气球、一块橡皮。

  活动过程:

  1、 出示照片(图片),幼儿观察发现人、动物、植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1)出示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人是变化的。

  a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照片上是谁?(幼儿猜想。)我告诉你们,这个小孩就是老师。老师和小时候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结论:原来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会发展变化的。 观察发现周围环境和生活中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

  b提问:老师是变化的。你会变吗?会变成什么样子?

  (2)小结:原来人是变化的。人的变化过程是:儿童——青壮年——老年——死亡。

  2、幼儿观察图片(小蝌蚪变青蛙、蒲公英生长的图片),发现动植物是变化的。

  (1)提问:人是会变的,那其他的生物会不会变?请看图片,它们会变吗?是怎样变化的?

  (2)小结:蝌蚪会变成青蛙,蒲公英会从一颗小种子长大,变成美丽的蒲公英花。

  (3)提问:那还有什么动物会变?还有什么植物会变?

  (4)小结:原来动物、植物都是会生长变化的。

  3、讨论:人、动物、植物都属于什么?

  4、会变化的。

  (1)提问:小朋友,有生命的东西是会变的,那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化吗?比如说,桌子会变吗?

  (2)小结:桌子是会变的,它会慢慢变脏,被磨损,坏掉。

  (3)讨论:还有哪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会变?

  (4)出示橡皮泥、气球。

  5、幼儿讨论:世界上师否有不变的东西?

  人在变,动物、植物在变,天气在变,一年四季在变,太阳、月亮在变,世界上的万物都在变,一切都在变。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我认为是适合我班幼儿的。活动目标明确具体,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依托,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经验性的知识,而且能全身心投入,自己探索周围人、动物、植物的变化,调动、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2、活动中有4个儿童参与不积极。因为这种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是考验,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活动中对幼儿有很多无效回应和漏洞,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自然界中吸水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一、游戏《帮水搬家》

  1、红绿塑料盆个5个(红塑料盆盛合适的水)

  2、塑料框5个:毛巾、海绵、毛线团、医用脱脂棉。

  二、游戏《纸树吸水》

  1、塑料小盆4个(盛合适的水)

  2、皱纹纸、餐巾纸、生宣纸、水粉纸等

  三、游戏《蔬菜、细线吸水》

  1、塑料筐5个,每一个筐中装有蔬菜

  2、红墨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入场。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到游戏城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高兴)那大家跟我一起来吧!我们开着火车出发咯!

  二、游戏《帮水宝宝搬家》

  1、介绍道具,玩法:帮水宝宝搬家游戏城到了,我们小朋友下来一起到游戏城里面去看看吧,哇!游戏城里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啊!我们现来看看这边的一个游戏呢!小朋友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啊?

  幼:海绵、毛巾、棉花……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帮水宝宝搬家的游戏,就是用篓子里的材料把小盆子里的水搬到大盆子里去,在搬的时候要注意把袖子卷高一点不要把袖子弄湿了,还有在搬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啊,那样很容易摔倒噢,好了,现在我们卷起袖子开始行动吧。

  2、幼儿选择材料帮水搬家,教师观察并指导,提醒幼儿不要把袖子弄湿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有没有都帮水宝宝搬好家啦?

  幼:都搬好了师:搬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我想请小朋友说说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

  (请幼儿上来表演是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刚才我们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材料但是都能帮水宝宝搬家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它们都可以吸水。

  (如回答不出来老师拿一块海绵放到水里然后拿出来让小朋友讲海绵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海绵毛巾、棉花这些东西放到水里以后,它们都能把水吸上来,因为他们里面都有小细缝,这个水宝宝就会沿着棉花里面的小细缝爬到棉花上面,然后我们把这些工具搬到另外一个盆上拧一下就帮水宝宝搬了家。

  3、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刚才我们用了这些工具帮水宝宝搬了家,那我们再动动我们的小脑筋,想一想除了刚才我们玩过的这些工具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吸水呢?

  幼:还有纸、木头、粉笔……

  三、游戏《纸树吸水》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说了好多能吸水的东西,那现在我们就用纸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看看纸到底能不能吸水呢?在做实验的时候看看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做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实验做好了吗?

  幼:做好了师:做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

  刚才我们小朋友都用各种各样的纸做了实验,那你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把纸巾放到水中,发现水沿着纸巾慢慢爬了上去。这说明这些纸里面也都有小细缝,这些水就是沿着它们里面的小细缝爬上去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水沿着纸里面的小细缝慢慢的爬上来,这种现象叫什么现象啊?有的东西里面的小细缝,小细管很细很细,我们师看不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才会发生"毛细现象"的。

  三、游戏《蔬菜吸水》

  师:刚才我们来蓝猫游戏城之前蔬菜宝宝们跟我说了一句悄悄话,你们想知道说的是什么吗?(想)它们说它们也可以吸水的,小朋友们认为蔬菜宝宝们能吸水吗?要不我们现在来试试看,看蔬菜宝宝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本领。为了能让我们小朋友看的清楚点,现在我不用刚才的自来水,现在用红墨水来做实验,我想请一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用不同的蔬菜来做实验,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那我就用小白菜来做实验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白菜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幼:下面变成红颜色了。

  师:小白菜为什么会变成红颜色的啊?

  幼:因为小白菜里面有小细管,红墨水沿着小细管慢慢的爬到小白菜上面这样小白菜就变成红颜色了。

  师:我们小朋友说的真棒,蔬菜里面也有小细管,说明蔬菜也能怎么样啊?

  幼:也能吸水师:那蔬菜吸水也是什么现象啊?

  幼:毛细想象小结:原来蔬菜里面也都有小细管,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自己生长。有了这些小细管蔬菜也发生了毛细现象。

  师:小朋友们看,蓝猫游戏城里还有好多的材料,你们去玩一玩看它们能不能吸水呢?

  师:我们小朋友来说说看你玩了哪些材料,他们能吸水吗?

  幼儿回答师:原来我们周围好多物品都有毛细现象,等我们回家后在找找看还有那些也有毛细现象的,好不好啊?

  四、教师总结,幼儿出活动室。

  1、师:那今天你们在游戏城玩得高兴吗?(高兴)今天呀!我们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小细管可以吸水,小细管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

  2、师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师: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啦,下次我们再游戏城来玩好不好啊?小火车又要出发开回去了,坐好了吗?出发了。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 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l 尝试打开小盒子;

  l 小结

  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小班科学活动: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以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幼儿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然而水又有许多特性,比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冲击力 、水的沉浮、水的溶解性等。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知道水具有溶解性,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并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3、幼儿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组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油、方糖、果珍适量。

  小勺、筷子、小网各四个。

  2、被污染的.水的若干图片,其他可溶解于水的物质,如:咖啡、奶粉、感冒颗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们可以走到实验桌前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请大家轻轻地回座位,谁愿意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材料?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这四样实验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果珍、冰糖和油。

  (教师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继而引发了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激起了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实验材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1、引导幼儿围绕“把这些实验材料放到水中会怎么样?谁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和记录。

  师:老师准备这四样实验材料,是想让小朋友们用它们来做个实验。我们要把这四样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四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谁还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里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小工具,请小朋友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发放表格)

  [page_break] 师: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2、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师: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幼:试一试。

  师: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在做实验之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们的记录表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观察完后,请幼儿讲自己看到的现象。)

  (本环节通过发放表格,请幼儿评选出一位小小记录员来进行记录,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儿观察万现象之后,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试验中看到的现象,既培养了幼儿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其他幼儿倾听能力。)

  三、交流各自的猜想,再次实验来验证猜想结果。

  1、请幼儿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通过各自猜想的不同,激起幼儿用实验来验证的想法,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对这四样实验材料的猜想,到底谁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

  2、幼儿再次实验验证猜想并进行交流。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接着做实验,刚刚介绍了这里有许多小工具,有小勺、筷子、和小网,现在你们要用这些小工具,看看刚才放进水里的这些材料,哪些还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用同样的方式记录下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在本环节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实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热情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也顺应了幼儿的天性,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四、针对幼儿提出的异议,请个别幼儿再次实验,充分理解溶解的概念。

  师:做完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想讲四个中的哪一个实验结果?你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是不是一样?(有异议的小朋友单独做试验,使幼儿意见达成统一)

  教师小结:今天通过做试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石头放进水中,沉下去了;油放进水中,浮起来了;果珍放进水中,使水改变了颜色;冰糖放进水中,最后看不见了。冰糖和果珍经过充分的搅拌后,利用各种小工具能不能取出来?

  幼:不能。

  师:对,而且它们还改变了水的颜色和味道。这种现象有个词表示,叫做“溶解”,果珍和冰糖“溶解”在水中了。石头和油 ,我们用工具还可以从水中取出来,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谁能告诉我,你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幼1:白糖

  幼2:咖啡

  幼3:盐

  幼4:醋

  师:刚才小朋友还说了很多物质,那这些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中,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小朋友知道,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会有不同,那我们现在再猜一猜,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大家好不好?

  [page_break] (这一环节,通过让有异议的幼儿再次做试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的概念。幼儿猜想生活中可能会溶解的物质,老师提前准备了一部分,老师做试验,幼儿在观察地过程中,更加充分地理解溶解的概念。)

  五、观看被污染的图片和录像,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师:小朋友看这些图片,看看河流上飘着什么?

  幼:塑料袋。

  师:老师经常看到有些河流中有许多的塑料袋,你们说它能溶解在水中吗?那样我们的水就会怎样啊?

  幼:被污染了。

  师:被污染的水都不能用了,地球上可饮用的淡水越来越少了,我们要怎样来保护水资源啊?

  幼1:节约用水

  幼2:不往河流里扔垃圾

  幼3:制作标志,提醒别人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啊,你们真是环保小卫士!那让我们在区角活动时,一起制作环保标志吧!

  (教师通过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并把节约用水和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幼儿知道环保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动手做环保标志,使幼儿的想法付诸行动。)

  【活动点评】

  这次活动贴近孩子生活,所用的实验材料也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在生活中,孩子们喝过果珍、糖水和各种饮料,也见过石头和油。只不过孩子们从未仔细观察、比较过这些材料在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用孩子们并不陌生的活动、内容和熟悉的材料,引发孩子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和深刻地思考,符合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思想。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有很高的探究热情和交流的愿望。孩子们至始至终都积极投入,积极地进行猜想,主动地投入实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并能提出自己与同伴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这一活动向我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关于溶解的概念怎样分成不同的层次,设计有内在逻辑的一系列活动,引导和促进幼儿的概念由低级到高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呢?如:发现有些东西能溶于水中,有些不能;物质溶解后,其外观变了,得到的混合物状况不同—混浊或清澈;初步理解物质守恒的原理。因此,怎样引导幼儿沿着概念的箭头和线索前进,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共同研究和学习的方向。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脚及其用途,并且知道保护脚。

  2、学习用脚趾撕报纸,知道脚步锻炼有益健康。

  3、培养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旧报纸、塑料瓶,盘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小兔跳。

  2、认识脚——请幼儿脱鞋袜,坐在地毯上。

  l 仔细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都有什么呀? 脚背(用手拍一拍)、脚趾头(自己动一动)。脚指甲(手指敲一敲)、脚后跟(拳头捶一捶)。

  l 教师介绍脚弓。

  l 把小脚丫伸出来,挠一挠脚心有什么感觉?(痒)幼儿互相挠一挠,抓一抓,用脚趾互相挠一挠,看一看感觉一样不一样。小脚丫伸一伸,小脚趾勾一勾。

  l 小脚有什么用?

  l 教师小结。

  3、 想一 想我们的小脚丫还有哪些本领?

  4、学习用脚趾撕报纸。

  l 幼儿自由探索各种脚撕报纸的.方法。

  l 相互交流。

  l 比赛,看谁撕得多、撕得碎。

  l 评价:为什么撕得又多又碎?

  5、小脚丫的本领这样大,我们怎样保护小脚丫?

  活动延伸:

  脱掉鞋子,去小区里的鹅软石路上走走。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看看猜猜盒子

  1、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尝试打开小盒子;

  小结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2、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3、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

  教师: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

  (幼儿回答)

  2、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说自己种的豆子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集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介绍豆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豆子——长出两瓣小芽——长出叶子——长高——开花。

  4、引导幼儿找出豆子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叶子长得不一样。

  教师:仔细看看,你们的豆子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5.讨论原因。

  (1)教师:为什么有的豆子长得高而且叶子又多,还开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却长得不高,有的甚至烂了呢?

  (2)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种的,为什么他们的豆子长得不一样?

  6.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照料它呢?

  (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豆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来看它。发现它干了应该给它浇点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淹死。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目标:

  1、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其基本特征,感受邵伯老菱的美味。

  2、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准备:

  1、大班幼儿模特表演、音乐录音。

  2、邵伯老菱若干(鲜、熟各四大盘)。

  过程:

  一、观察大班幼儿模特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模特表演,大家一起来看吧。

  2、大班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邵伯老菱。

  3、提问:刚才大班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服装是用什么做成的.,样子像什么?(邵伯老菱。)

  二、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基本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邵伯老菱?邵伯老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邵伯老菱。(出示鲜的老菱)请小朋友们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邵伯老菱的样子,摸摸邵伯老菱有什么感觉,闻闻邵伯老菱的味道。

  2、幼儿结伴自由观察邵伯老菱,教师巡视倾听。

  3、请个别幼儿讲述邵伯老菱的特点。

  总结:中秋节快到了,邵伯老菱长出来了。邵伯老菱又名“羊角青”,看上去像个元宝,有四个尖角,还会散发出阵阵清香。

  三、品尝邵伯老菱,感受其美味。

  1、教师(出示熟菱):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菱和刚才的菱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回答。

  3、教师总结:这是煮熟的菱,熟菱的颜色和鲜菱不一样,熟菱是黄色的。

  4、教师:熟菱好香啊,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呢?(想)那请小朋友们一起尝尝邵伯老菱吧,并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吃到菱肉的,菱肉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5、幼儿自由品尝邵伯老菱。

  6、请个别幼儿讲述吃菱的方法及菱米的味道。

  四、延伸活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邵伯老菱,品尝了邵伯老菱,你觉得邵伯老菱好吃吗?请小朋友回家把邵伯老菱的样子画出来,并告诉爸爸妈妈菱吃到嘴里的感觉,请他们记录下来,你们能行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⒈能仔细观察并记录比分,尝试小组合作统计运动会总分。

  ⒉在游戏情景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昆虫运动会背景图、运动项目等)。

  ⒉记录比分的工具(笔、计分表)人手一张、汇总表每组一张。

  ⒊蜻蜓、瓢虫、螳螂各一张、1—3的数字和点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运动会导入。

  ⒈师:今天昆虫王国里要举行一个小型运动会,有哪些昆虫参加比赛?

  ⒉小结:有螳螂、蜻蜓、小瓢虫三只昆虫参加比赛。

  ⒊了解比赛项目。

  师:有哪些比赛项目?(出示PPT)

  小结:一共3个比赛项目:空中飞行、举重和跳远。

  ⒋明确怎样计分。(出示计分牌)

  师:三只昆虫比赛,第一名我们应该给它几分?第二名呢?第三名几分?

  小结:一共有1分、2分和3分三个分数,第一名可以得最多的3分,第三名只能得最少的1分。

  二.昆虫运动会——记录比分。

  (一)第一项比赛——第一次操作。

  ⒈PPT呈现第一次比赛结果,幼儿自己计分。

  预设:谁得了第一名?应该给他几分?

  你是给谁计分的?给它几分?为什么?

  螳螂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

  ⒉将幼儿的记分结果呈现在汇总表上。

  螳螂应该得几分?为什么?……

  ⒊幼儿验证自己的计分是否准确。

  (二)第二、三项比赛——第二次操作:自己观察并计分。

  ⒈同时出示第二、三项比赛结果PPT。

  师:在这两项的比赛中,谁得了第一名,应该记几分?请你仔细观察后将分数记在相应的格子里。

  ⒉幼儿操作第二、三项比赛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⒊验证计分,并将幼儿的答案出示在汇总表上。

  预设:你是给谁计分的?在哪一项比赛中得了几分?为什么?

  瓢虫在举重比赛中得了几分?因为它是第几名?

  螳螂在举重项目中得了几分?在跳远项目里呢?

  螳螂真厉害,两次都是第一名!

  ……

  ⒋幼儿检查自己的计分表是否准确。

  三、统计总分颁奖

  (一)比赛成绩汇总。

  ⒈师:三项比赛结束了,请你们小组合作将三只昆虫的成绩汇总到一张汇总表上,然后分别算出每只昆虫比赛的'总分。

  ⒉幼儿小组合作汇总。

  ⒊统计总分。

  预设:xx的总分是多少?你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瓢虫的总分是多少?

  蜻蜓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⒋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加法或者用数数的方法统计总分。

  (二)颁奖

  师:谁的总分最多?第二名是谁?第三名得了几分?冠亚季军已经揭晓,我们一起为运动员颁奖。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15

【精】科学活动教案03-12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3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3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