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美术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0 12:02:4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美术教案(大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大全9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什么食品有营养是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虽然对营养成分不甚了解,但要吃绿色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的意识逐渐增强。在谈论蔬菜水果粮食等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时,我们利用餐桌上常见的各类菌菇开展了搜集、观察与谈论。此时,一张《蘑菇娃娃的舞蹈》影像进入我们的视线,影像中一群形态各异的蘑菇,犹如戴着大帽子的小娃娃,在胡桃夹子音乐的衬托下翩翩起舞,尤其是其中一只小白蘑菇灵活的身影在队伍中穿行更为有趣。我们也被这极富艺术想象的优美情景惊果了,于是产生引导幼儿画蘑菇的设想,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

  在该活动中,我们不但引导幼儿再现对蘑菇的认知经验,而且将该影像为主线,引导幼儿关注画面队形的不断变换,体会画面变化的无限情趣。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菌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爱吃蘑菇。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为蘑菇排列各种队形。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菌菇的'图片和实样。

  2、艺术影像欣赏:《蘑菇娃娃的舞蹈》。

  3、比较纠错图片两张——(1)腾空的蘑菇;(2)分散的蘑菇。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

  1、介绍蘑菇的品种。

  谜语: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它是谁?(观察照片)蘑菇长的什么样?除了蘑菇,还认识哪些菌菇?

  2、观察菌菇的图片,谈论各自对菌菇的认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吃?

  3、了解菌菇鲜香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具有增强抵抗力的功能。冬天,人们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点哦!

  二、艺术欣赏

  1、蘑菇娃娃来到我们幼儿园做客,它们要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完整欣赏影片:《蘑菇娃娃的舞蹈》。

  2、蘑菇娃娃说:“我们跳得好不好?你们喜欢吗?再表演一遍好吗?”

  3、定格画面:看谁数得快,交流数得快的理由。

  画面(一):有几种不同的蘑菇?(如大小和颜色)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不同的品种?

  画面(二):蘑菇娃娃的舞步什么样的?蘑菇娃娃挤成一堆,能数清楚吗?怎样数才不会遗漏。哪个蘑菇最不容易找到。

  三、观察尝试

  1、纠错

  蘑菇娃娃们说:“今天跳得真开心呀!”我们都想请你们来采蘑菇,看谁采的又大又多又 新鲜。

  (1)腾空飞起来的蘑菇——根被拔出来,不新鲜。

  (2)无重叠——东采一个,西采一个,多费时问啊。

  2、共同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蘑菇娃娃跳舞的队形,体会采得越多,本领就越大。

  四、操作表现

  1.从画一个蘑菇入手,在改变局部特征中逐步增添。

  2.边画边思考蘑菇之间的上下左右位置,避免采到坏蘑菇。

  3.注意蘑菇们在画面上的位置,在添加蘑菇时排列优美的队形。

  4.用两种颜色接色的方法涂蘑菇的顶部,表现出蘑菇新鲜的颜色。

  五、交流分辨

  展示同组幼儿作品,共同目测数群,找出采蘑菇高手,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活动延伸:

  运用幼儿作品,开展采蘑菇的玩牌游戏:

  (1)将蘑菇画面铺在桌上,模拟蘑菇地。

  (2)一人当发令者,其他人(二到三人)参加采蘑菇。

  (3)参加者按指令目测数群,迅速拿牌,数得又快又准表示采到蘑菇。

  (4)最后谁的手中牌最多为胜,轮换当发令人。

  活动反思:

  在构图中跟着感觉走

  画面的安排即构图,在平衡中求变化是构图的共同规律,由此,又有一些具体的规律可循,但是由于这些规律十分抽象,无法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过去,我曾采用在欣赏中讨论的方法,发现很多幼儿会误解为固定的模式,反而限制幼儿的创造,并认识到对幼儿来说对构图的理解只能通过直观的感受。

  虽然画面安排是本次活动的关键,但是我们只是从采蘑菇的特点出发,和幼儿共同讨论了怎样区分新鲜的蘑菇和怎样可以多采几个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没有进行太多有关构图的讨论。可是,从幼儿的画面效果可以看出,他们十分关注整体画面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首先,影像中反复出现的优羡画面,给了幼儿很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启示。由此,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引导幼儿跟着感觉走会比跟着规律走更有成效。

  其次,分解了难点,十分简单的蘑菇造型,使幼儿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构图的变化,这也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一、出示作品《奔马图》,引起幼儿兴趣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马在干什么?”观察图片,发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二、欣赏作品《奔马图》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

  2、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动态、黑的深浅等方面交流、讨论。

  提问:这匹马的体魄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如果你是这匹马有什么感觉?心里会怎么样?

  提问:你们喜欢这匹马吗?哪里最吸引了你?小结: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一匹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幼儿欣赏、观察马,知道马的身体动作。此环节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并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三、介绍徐悲鸿。

  1、谁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

  2、为什么人们称他是伟大的画家。小结: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他画的马多种姿态,活灵活现,就像真的看到马来到了你的面前。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3、出示徐悲鸿的画像,欣赏徐悲鸿的其他作品。了解徐悲鸿,知道他的作品。此环节引导幼儿了解徐悲鸿是一名伟大的画家以及欣赏他更多的作品,知道他的作品有很高的意识价值。四、播放“赛马”音乐,自由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欣赏了徐悲鸿画家画的马,这是一群健壮的骏马,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自由、欢快、悠闲,给人一股很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草原上奔跑时,让人感动,让人兴奋,真是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马在草原上奔跑、欢笑呢?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跑起来吧!欣赏音乐,感受马在奔跑的欢快。活动最后环节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作品给人们的那种热情、激情。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花朵。

  2.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花、茎、叶。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难。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色泥塑材料、废旧蛋糕盒。

  活动过程

  一、欣赏泥工作品:彩色的花

  师:看一看,这些花多漂亮呀!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观察材料)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师:仔细看一看,这些花都是一样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花瓣,叶子和花茎等方面)

  小结:每一朵花的组成都是一样的,都由花茎,叶子和花朵组成;但是每一朵花都有它不同的地方,有的花茎是直的;有的叶子是尖的,有的是圆的,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花瓣也不一样,有的是有4片组成的,有的有5片,还有的更多,有的是圆的有的是长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非常的美丽。

  二、示范彩色的花

  师:那这个泥塑花要怎么做呢?(幼儿自主考虑)

  小结:(示范制作花的过程)原来这个泥塑花是这样做的,先用绿色的泥“搓”一根花茎和几片叶子,然后用其它颜色的泥揉一个小圆球,把小圆球在泥工板上压平做花瓣,把压好的花瓣拼摆成美丽的花朵。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些花吗?最喜欢它们的什么地方呢?

  三、幼儿自主制作彩色的花

  师:你们想不想来把这些花用橡皮泥做出来呢?

  现在请大家拿好橡皮泥和泥工板,自己来做一做,你喜欢什么花就做什么花,不会的地方可以轻轻地问老师,看看谁做的花最美丽?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师:大家都把花做出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推荐图画书给孩子阅读,首先要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色彩鲜明的图画书无疑是激发兴趣最好的选择。继上节课《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绘本书的色彩交流后,本节课我在开课时继续交流“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孩子们因为已有的色彩认知,所以对色彩代表的意义非常了解,说出理由令我惊喜。看来对于花的喜欢皆因色彩而来。观察封面,认识环衬,细想扉页,不放过图画书的每一个细节,激发了孩子对“壁画法”绘制图画书的想象力。

  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感知图画书的魅力。猜故事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发挥想象力地读图,引导孩子根据已有图画信息猜测,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表情体会他们的内心,通过彩虹色花的姿态体会它的心情,通过云彩颜色的对比,体会彩虹色花一次次的帮助别人而自己却日渐枯萎的状态,体会它甘于奉献的精神。从“我和小老师讲故事”环节到孩子们“自读对话”环节时,我引导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小老鼠,看看彩虹色花的样子,想象此时她的心理,体会它的心情。孩子读过后很容易理解“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的主题。

  其次是要教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方法。在看图画,猜故事的过程中渗透方法指导,才能够不露痕迹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和展开想象的能力。在读完彩虹色的花帮助小刺猬一节时,我将所有曾经被彩虹色帮助过的小动物一一列举出来,小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和刺猬。我动情的叙述它们曾经被帮助的情形,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彩虹色的花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我能帮你什么忙吗?”感受这朵彩虹色花的美好品质:乐于助人、善良、有爱心、慷慨大方……,同时想象此时已经失去所有花瓣的彩虹色的花的心里,孩子们记住了它“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随后在仿编故事《第二朵彩虹色的花》时,编写小乌龟与彩虹色的花对话时就得心应手了。

  第三,阅读要学会交流,只有与读者共同交流,才能从一本书中看到更多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小老师”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与故事中的小动物交流,从而提升孩子的阅读质量,使孩子学会领悟。这本图画书的教学难点的是使孩子明白“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意义。在读到大雪覆盖了所有的一切时,天空中升起一道彩虹色的光芒,小动物们望着光芒心里暖暖的,它们想起了彩虹色的花曾经给过自己的帮助……。我设计了让孩子们把小动物们被彩虹色的花帮助后发生的故事讲给组内的同学听,讲给彩虹色的花听的交流环节作文,在组内同学的相互启发下,一封封感谢之词溢满教室。

  绘本课不仅让孩子能看懂图,感受图画的魅力,更能从精炼的语言文字中得到启发,本节课在最后一环节引导孩子仿编绘本时,孩子们的语言受图画限制,虽然我给出了仿编的格式,但还是出现了仿编语言的匮乏。认真分析后,还是觉得前面的对话朗读铺垫不够,孩子们喜欢沉浸在文字带来的意境中,但是对于文字本身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对话描写的形式还是有点儿难度,以后的绘本阅读中重视对话描写,加强对话描写的仿说。

  小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漫画。

  3.初步培养幼儿乐观、幽默的品质,学做一个快乐的人。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人手一个小镜子、一张画纸以及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漫画诙谐、夸张的特点。

  1.出示成龙画像,介绍成龙

  2.出示成龙的漫画头像。画家把人物头部最特别的地方进行了夸张的变化,就变成了一副诙谐、幽默、搞笑的作品,称作为漫画头像。

  3.介绍其他的漫画头像,从夸张、变形以及线条方面进行讲解。

  4.模仿秀。除了这些部位被画家进行了变化,还夸张了人物脸部的表情,模仿以上的四位明星。

  5.请幼儿试着做一做自己最夸张的表情。

  二、幼儿作画。

  1.提出作画要求:你的脸上有什么是特别的地方吗?都会做什么样有趣的表情?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小漫画家,画画自己的'漫画头像(幼儿创作前,老师引导他们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点,做一做夸张的表情)

  2.集体进行创作漫画头像。(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三、讲评作品

  让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头像漫画作品,猜一猜是哪个小朋友?他的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

  四、总结活动

  你们的作品都很有趣哦,漫画是幽默,是搞笑的,能让我们快乐起来,我们平时也要做一个幽默、乐观的人,这样不仅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

  活动反思:

  漫画最基本的三个主点还是要定好。一些主要特征要细心画。明暗要明确。但不需要像人体素描那么仔细。漫画主要是要让人感觉[清爽干净]。我个人喜欢这种感觉。背景一些阴影什么要出来。体现立体。漫画主要还是抓形。形对了。感觉就有了 。

  首先,阶段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美术教学中技法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肖像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内容。因此有必要采用一个阶段的学习训练来掌握。而“线描”这一表现手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手上功夫,也需要多画多练,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合二为一展开教学。具体操作是通过线描来表现人物正面及背面。

  其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先去收集资料了解漫画肖像,从分类、表现形式、特点去了解。有了这一环节作铺垫。课堂也围绕这几点来开展,再加入教师准备好的图片给学生参考,大家在欣赏的时候都被漫画的极度夸张和变形所吸引。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更加深知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思考型的教师。多思、反复尝试就一定能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活动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达标测试中,我共安排了abe三组练习,让学生任选一题完成,结果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会直接的从第二题开始解答,导致教学有些被动。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通过对小珊迪弟兄生活的深切感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激发起他们培养诚实、善良品质的自觉性。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

  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让学生思考到底谁说得对?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意见出现分歧,开始争论,自发的形成一种研讨学习的氛围。最后的出结论: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并且能够简要地说出原因。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以“除了洋娃娃,除了棒棒糖,金吉娅还给予小女孩,给予哥哥姐姐,给予我们什么?”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尝试用不同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夏冬两季的色彩画两幅(图一、图二)

  2“我的梦”色彩画两幅(图三、图四)

  3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话题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师小结:红、黄、橙、绿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明暗。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明亮、宁静、柔和;深蓝、大红、褐色,这些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怖。

  三、巩固色彩的明暗、冷暖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颜色明亮,那些颜色灰暗?

  四、尝试用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1、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尝试用色彩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具体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行创作,教师循坏观察、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励其大胆常试,肯定其创作,即时给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欣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美术《手形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画手形画的乐趣。 2.能根据自己变换的手形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玩手影的经历。 2.物质准备:纸、彩笔、手形画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 2.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还能变出哪些手形?你是怎么变得? 重点:激发幼儿变换出更多的手形。 二、认识手形画。

  1.观看PPT,认识更多的变换手形。 2.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

  谁愿意上来画一画,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

  形画出来的? 3.如果我在上面添上几笔,小朋友们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重点:知道在变换出来的手形的基础上再进行添画,变成其他的图形,这就是手形画。 三.PPT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一。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树)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树的?手掌是树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树的什么呢?(手掌是树的树干,胖胖的,手指是它的树杈,我们再添上树枝和树叶就变成了一个大树了)。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会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3.展示手形画作品,激发幼儿对手形画的兴趣。 重点:更好的'理解手形画并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然后不要动,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还要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变换的手形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体验画手形画的乐趣。

  五.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2、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技能,培养幼儿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喜爱美术的情感与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术用书、水彩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小游戏创设竞争情境并组织幼儿按组分成四个竞赛小队,使幼儿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的欲望。

  二、小组竞赛感受新知:

  1、竞赛第一关"看一看"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竖一横两幅蝴蝶图案让幼儿找一找这两幅图案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从而推出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以一个图案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作有规律的连续重复排列而成的图案。

  2、竞赛第二关"想一想"

  在了解了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后,教师接用课件出示六幅图案,让各小组进行判断哪些是二方连续图案,哪些不是二方连续图案并说出理由。

  3、竞赛第三关"画一画"

  教师出示五幅二方连续图案,每一组空缺部分请幼儿在纸上填画,画对的小组加分。

  三、欣赏范图

  1、教师提问:侧重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二方连续图案使幼儿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2、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欣赏图片,使幼儿在轻柔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图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四、幼儿利用二方连续图案装饰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活动

  教学反思

  1、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对双面胶的使用方法还不熟练。

  2、因为这类课题很少上,所以幼儿的兴趣都很高。

  3、让幼儿在活动中懂得了环保的初步意识。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3.加深幼儿对夏天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知识准备:布置幼儿平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美丽的夏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引导幼儿讲出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画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1)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2)两人一起互相讲述画面。

  (3)请个别幼儿独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活动室四周,给幼儿欣赏。

  2.请幼儿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教师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像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讲评。

  4.幼儿随音乐做轻松活动,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