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6 09:15:4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合集[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交流自学笔记

  1、交流认识的生字。

  2、交流积累的词语。

  3、交流查找的资料。

  (二)自渎自悟

  1、你知道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1)“一边走一边看”,列宁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分析的'?

  路边的花丛;

  花丛里正在采蜜的蜜蜂;

  花丛上飞舞着的蜜蜂;

  蜜蜂飞进去的小园子;

  小园子旁边的小房子。

  (2)根据课文,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三)自渎交流

  1、小组交流。

  2、路线图展示。

  3、学生总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四)看图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擂台赛。

  (五)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推荐阅读列宁的故事。

  (六)巩固认字,指导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

  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观看课件

  1.故事引入,让生思考:“争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争论的故事》)

  2.让学生质疑:谁和谁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师总结:这就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

  二、学习生字,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

  1.(大屏幕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烤鸭、剖开、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2.问: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提示:第2—5段都是老师讲的故事,所以2—4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段末尾加下引号。

  3.思考:其他段落又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总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本故事重点是语言描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注意写作时也要用上这些方法。

  四、布置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温习课文,复述故事

  1.听写本课词语:充饥、可惜、评理、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问:还记得文中盛老师讲的故事吗?请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1.指名上台表演故事内容、学生评议。

  2.思考:在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蕴涵的道理

  1.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2.自由读文中同学们说的话,学生谈体会。

  3.老师提问,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儿?

  (2)为什么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3)书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

  4.换角色练说: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劝告他俩?

  5.再读同学们的话,思考: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领会盛老师“赞许”的目光中赞许些什么呢?

  四、总结收获,布置课后小练笔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以仿写片段来练习:如《课堂上一次争论》、《校园里的对话》等内容来练习。

  3.情景模拟表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人与你争论吗?讲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五个生字。

  2、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词卡片、五星[奖品]

  教学方法: 赏识、谈话、质疑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范读。生标出自然段。

  2、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音。

  4、小组中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

  5、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同学读并联想课文中的句子(以五星为鼓励)。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注:其中用红色笔标出的笔顺让生说明。)

  四、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家里养过小鸡吗?你亲手喂过它吗?

  2、出示小黄鸡图。

  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养了一只小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齐读课题:8小黄鸡的故事(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同学们都认真听着,看老师有没有错)

  2、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字音。后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以小五星为奖励)。

  4、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两颗小五星,其余同学奖一颗)现在,咱们不大声读了——默读。(一边读一边画生字)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并说明与课文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

  2、咱们看小黑板上的生字:为什么有红色的笔顺呢?

  3、指名读生字(中等生、后进生。读不好的请同学帮助)

  四、读悟结合。

  1、指导朗读,认真体会人物心情,并说出不同的语气。

  2、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鸡,妈妈说它长不大)

  那它死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黄鸡不仅没有死,还长成了大母鸡,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老师?”……“所以说这是谁的功劳?”(梅梅)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八段(分角色读、男女生互相读)。

  4、梅梅细心地照顾了小黄鸡,小黄鸡喜欢梅梅吗?(喜欢。小黄鸡还高兴地向梅梅报喜呢!)那你呢?

  喜欢她什么?……

  5、用自己的话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是不是

  得向梅梅学习呀?那学习她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小黄鸡的故事

  故事 伤心 下班 举着 做梦 怀里

  鸡蛋 心疼 吃饭 多亏 香甜 抢着吃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这诗歌以拟人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云变雨这一自然现象。全诗共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前两句写了云想到地上来,第三句写了云变雨的过程,最后两句分别写了云变成雨以后的景象。

  教学这首小诗重在朗读,在读中体会诗意,不进行过多讲解分析。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组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文识字时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并通过在小组内互相认读、评议,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在主动有趣的自学活动中达到识字、熟文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锻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谜语,猜猜是什么?

  2、想象说话,了解云的知识?(颜色形状等)

  3、板书课题,读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谜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

  二、指导初读

  正音识字

  1、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尝试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2、检查读文,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师生。

  3、同桌互读,小组内检查。

  4、利用投影检查,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

  5、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初读课文,初步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三、熟读美读

  感悟想象

  1、自由读文

  ①借生字读通顺、流利。

  ②读文中把生字记住。

  2、师检查指名读,师生。

  3、自主尝试,在教师指导下读出感情。

  4、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注重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语感,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能力。

  四、课下实践

  加深理解

  1、对云的变化有哪些了解?

  2、观察绘画。

  开阔眼界,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 课题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

  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时间

  1~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站;

  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是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口气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教具准备

  卡片、田字格、挂图

  教时

  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感知大概意思。

  (2)认读本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主要画面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挂图

  ①观察图,图上画有什么?

  ②想一想,这些事物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③按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干什么的顺序说一说图中内容。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①想想紫丁香和画中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学生自读课文。

  三、分小节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第1节:正音“脚尖儿”“浓绿”

  第2节:正音“伸进”“做伴”

  第3节:正音“沙沙地响”“唱歌”“消除”“疲倦”

  第4节:正音“满树盛开”“牵挂”

  第5节:正音“眨眼”“飘进”“又香又甜”

  四、认读生字/article/

  1. 二类字:株 踮 栽 帮 疲 倦 牵 挂 眨 案

  2. 一类字:香 浓 院 老 师 枝 伸 伴 消 除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吟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 读第一小节

  (1)“浓浓”的小院是什么样儿的?

  师:院儿青色满院,郁郁葱葱,浓浓的绿,淡淡的绿,点缀着小院的宁静。

  (2)“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3)谁来读出小院绿阴葱茏的美好景象。

  二、 读第2小节

  (1) 诗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呼唤老师,对老师说话的?

  (2) 孩子们是怎样关心老师的?

  (3) 指导读出语气要亲切,美好的祝愿。

  三、 自读3、4小节

  1.想象一下树儿是怎样陪伴老师的?

  2.“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地动听,小朋友会唱些什么歌?

  3.“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小朋友会围着老师说些什么?

  4.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疲倦?

  生答:牵挂学生的学习、作业

  牵挂学生课间活动

  牵挂学生吃饭情况

  牵挂 认读

  5.指导读好这两节。

  四、 看图想象说话

  (1)师: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怎样地工作?

  (2)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

  (3)又怎样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4)指导朗读/sjbwz/

  全诗由活泼亲切渐渐转入舒缓深情。

  五、 作业

  准备诗歌朗诵会

  第4、5、6课都是浅显明快的现代散文诗,反复朗读,单独或小组均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背诵全文。

  2.写好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书写入体。

  教学过程:

  一、 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二、 自由练读。

  三、 再指名再读,再评。集体评后集体朗读。

  四、 写字指导

  老:第五笔是弦撇

  伴、消:两字右边是点和短撇

  师:第一笔是短竖

  除:最后两笔均为点

  五、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姿。

  六、作业设计

  ①比一比组词

  申( ) 半( ) 农( ) 完( )

  伸( ) 伴( ) 浓( ) 院( )

  ②词语搭配

  一抹 红枫叶 一首 歌曲

  一片 绿蝈蝈 一个 古诗

  一只 紫丁香 一支 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入境悟情,并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课文“放鱼”与“得到启示”部分的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而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品词品句,体会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去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倒数第二段话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简述课文主要叙述顺序。

  2、提问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钓鱼部分)

  (1)“我”钓到一条怎样的鱼?

  (2)钓到这条鱼后“我”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得意,欣赏)

  3、指名配乐读,生边欣赏画面边体会当时作者与父亲的愉悦心情。(播放课件:“我”钓到鱼的过程。)

  二、 思维拓展、迁移

  过渡:是啊,在这么美的夜晚,钓到这样大的一条鲈鱼,真是一件人生快事啊,如果你就是当时文中的那个小作者,想想看,你准备怎样处理这条鱼?(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

  1、生写自己的处理方法在纸条上。

  2、抽生说说自己写的内容。

  3、指名部分学生把自己写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三、 学习“放鱼”部分

  过渡:同学们的处理方法丰富多彩,但文中的“我”的父亲却叫“我”把鱼放回湖里去。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后面的内容,找出放鱼的内容。

  1、抽生说放鱼部分的段落(4-9自然段)

  (1)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思考内容)

  a、请找出父亲动作词、神态词、语言,联系这些词语想想父亲是怎么想的?

  b、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句,体会“我”当时心理的变化。

  (2)抽生解决“思考”中的问题。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4)指名朗读,抽生,师适当点拔。

  (5)抽两小组分角色朗读。

  2、最后“我”放了“鱼”吗?为什么要“放”?“我”愿意“放”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我不愿意放?

  3、讨论: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放鱼回湖?

  (1)抽生汇报。

  (2)师。

  四、 学习“得启示”部分

  过渡:尽管“我”极不情愿地放鱼回了湖,但这件事却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从中得到了一个终生受益的启示。作者受到什么启示呢?

  1、自由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边读边把你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抽生说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1)齐读句子一,想想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诱惑人的“鱼”。)

  (2)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句子二,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勇气和力量。)

  a、联系课文内容“放鱼,留鱼”来理解第一句话。

  b、你能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3、看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实例1、2、3),边看边想:诱惑人的鱼是什么?道德的“是”与“非”又是什么?

  4、拓展,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些诱惑人的“鱼”,如果再一次让你处理刚才你钓到的这条大鱼,你现在又会怎么处理它?写在纸条上。

  (1)抽生读自己写的内容。

  (2)指名把写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5、师。

  6、齐读最后两段话。

  五、 延伸:

  说说自己学了这课文后得到的启示或感受。

  板书设计:

  29

  放 钓 留

  鱼

  的

  启

  示

  是 非

  道德 实践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 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

  (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

  (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2、学习“云海”

  (1) 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

  (2) 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 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

  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 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

  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

  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

  a 云海的景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请生回答(云由静态变得动起来了)。 c这一句出现了哪种修辞(比喻) 师问:在这里作者把云海的景象比喻成棉絮、轻纱,万马奔腾、帆樯林立,这些又表现了云海的哪些特点呢?(质地轻盈、光怪陆离、景象万千)这样的美景让我们看得出了神,忽然梦幻之中。”(置身梦幻)

  4、刚刚欣赏完云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美丽、神奇等) 4学习“日出”

  (1)师读第5自然段。

  (2)叠音词的家族可真多,在这里我们又和它们碰面了,是哪些词呢? (清风习习,云烟袅袅,松涛阵阵、人语轻轻)

  (3)等着等着,一会儿,朝霞出来了,呈现在人们眼前是她的新装: “橙红艳丽,缤纷灿烂,像一幅悬挂在天边的织锦。”

  (4)同学们,如果此时,一轮红日冲出云雾,霞光瑞气照彻天际,那又将是一番怎样奇异的景象呢?齐读第7自然段。这一段,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日出的变化的?

  生:从颜色和形状来描写太阳的变化。

  生:形状的变化:红色光点---圆弧---半圆-----大半圆——一轮玛瑙盘;颜色 变化:红色---胭脂色---鲜红欲滴——金碧辉煌。

  师:真是美丽壮观啊。那么日出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生:速度快,我是从“蓦地、一瞬间、很快、一眨眼.......”看出来的。

  师:颜色形状变化的快,让人眼花缭乱。 师:由此看出作者为我们描摹了日出时的瞬息万变。

  (5)看到太阳后,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黄山云海日出的神奇与壮美,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组云海日出图,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六、板书设计

  云海日出

  云海: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日出:光点→圆弧→半圆→大半圆→玛瑙盘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

  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

  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相关链接:

  1、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阅读在线:

  鹤 和 狼

  狼吃东西特别馋。在一个宴会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头鲠在嗓子里,差一点送了命。很幸运,这时刚好一只鹤从那里经过。狼便向她做手势,请她过来帮帮忙。

  女大夫立刻开始做手术。她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取出了骨头,然后,要求付给她一定的酬报。

  “你的报酬?”狼说,“我的好大嫂,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让你从我的喉咙里缩回脖子,难道这还不够厚道么?快滚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千万别再落到我的爪子下!”

  丑小鸭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隅

  1、情境激趣: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学生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学生识字记字能力。)

  熟读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及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办法,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及时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读议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出发,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分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防止学生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相机引导,深入领会内容。无论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学生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不能和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进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现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一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也是我最喜欢一位作家,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查字典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 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 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 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7-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