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6 09:43: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难点:

  ⑴ 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

  ⑵ 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⑶ 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张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能力

  ⑵ 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情感目标:

  ⑴ 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⑵ 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积累文言知识。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了解的有关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标一)

  (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课堂交流,教师归纳。)

  3、初读课文,整知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读准语气,揣摩语意。

  ⑶ 学生再自由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此环节,初步完成目标2和3,可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来理解词语,解决文意,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细读课文,揣摩人物讨论的语气、语意。

  ⑴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⑵ 教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

  课件展示:文中有关墨子、公输盘的对话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行默读课文,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揣摩,交流对话的语气,语意,教师巡视释疑解惑;)

  ⑶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师予以纠正;

  ⑷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课件展示:出示内容“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疑问、反问句式的翻译”“特殊句式”

  (此环节完成目标2、3,采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也可印发资料,课堂测试。)

  5、研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件展示:

  ⑴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⑵ 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拔。)

  6、品读课文,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⑴ 研读课文,探究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的原因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2段。

  ⑵ 课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态度。

  ⑶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⑷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词,怎样批驳了他的.“义”?

  ⑸ “公输盘服”试推想公输盘此时真的服了吗?他取消攻的计划了吗?

  ⑹ 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方法:分小组交流、探究,组长做好探究记录,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发言。

  7、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课件展示:结合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结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劝说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8、课时小结。

  9、反馈训练。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用几个小标题的形式,按照逻辑顺序,有条理的介绍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试验;以及克隆的应用、发展。文章紧紧围绕文题中"奇妙"两字,生动、通俗的向读者介绍"克隆"这一最新的尖端科技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没有条件的地方可准备《西游记》的VCD、录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关于“克隆”的图片资料。

  五、设计思路:

  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授课中,采用让学生读、说、写、练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放映《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片段,然后讲述导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总能逢凶化吉,同学们也想不想有这种本领呢?这是什么本领呢?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下,我们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梦想来学习一篇新课《奇妙的克隆》(在"克隆"的图片上出示课题)

  设计这一导入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渲染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他们的一种求知欲、好奇心,为新课的讲授作铺垫,激起学生的热情,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用简洁的话条理清楚地介绍什么是克隆?克隆的作用?(学生读课文时,以轻音乐陪衬,出示克隆绵羊、鱼、牛等动物的图片)

  认识一个新事物应由简到繁,由易入难。同时用音乐是为了陶冶学生,语文课不仅是文字语言的载体,乐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感的熏陶的一种方式。

  (三)研读探究,知识抢答:

  用知识抢答的形式,确立一个主持人,一个记分员,一个记时员,学生分成5—6个组,确定小组发言人,针对问题,合作探究,解答疑问,教师提供若干问题,学生主持也可针对文章内容随机确定问题。

  教师提供的问题逐一出示为:

  1、文章说明“克隆”这一科学知识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轰动”?

  4、克隆技术好处?

  5、克隆的危害?

  6、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设计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解现代科技的知识,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教学重点进行了突破。

  (四)拓展讨论,注重人文: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进行了"克隆人"的试验。你对"克隆人"的问题如何看待?

  1、观点明确,理由充足。(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

  2、表述清晰、流畅,有条理性。

  新课标确定语文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它还具有人文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此环节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归结板书: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进行了一次克隆之旅,一路上走来,我们在作者这位导游的讲解下,通过大家的探求,知道了有关克隆的许多原先不了解的科学知识,也学习到科学家们锲而不舍的精神,这都是我们求知路上的宝贵财富。愿同学们去努力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来造福人类。

  (六)作业设计。

  搜索整理有关"电脑"的知识,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按逻辑顺序写一篇"电脑"的科学小品,字数500字左右。

  对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并举一反三,学以至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本课8个词语。

  2、理解“惊奇、赞叹”等词语的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能区别“总算”与“总是”两个词语的不同用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同的词语。

  2、本课重点学习的预习方法是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3、对于不同的.词语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

  4、继续学习预习的方法: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秘诀”

  通过读课后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 特别聪明的孩子,人们称他们为“神童”,人人都想成为神童,其实成为神童也有秘诀。

  3、 出示课题:16 “神童”的秘诀

  4、齐读课题

  5、根据课题质疑:谁是神童?为什么称他神童?为什么要在神童上加引号?神童的秘诀又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圈划:谁是神童?他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2、师生交流:根据交流媒体随机出示正确答案。

  3、简介文中主人公陈毅。

  (1)学习生字: 毅 茅 (“毅”注意笔画,特别是左边的最后两笔不能少;“茅”的最后一撇不能少,可以和“序”加以区别。)

  (2)理解“名列前茅”的意思:联系学生学习情况来理解。

  4、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生字和不太明白的地方。)

  5、学习生字

  (1)指名读,老师正音:“旺”是后鼻音,“劝”是三拼法,“诅”平舌音。

  (2)认清字形,进行组词

  (3)口头交流:这四组字都是属于部首不同的形近字,要加以区别。

  三、复习巩固

  1、读词语。

  秘诀 刷子 符号 格外 圈圈

  劝阻 名列前茅 火冒三丈

  2、指名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在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品味文章借助人物内心独白直接抒发情感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3. 朗读品味课文语言,理解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 学习体会主人公热爱生活,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感情色彩,领会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主人公热爱生活,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积极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 词语积累

  ①注音:胳膊 钦佩 嘟 缥缈 碾 怅惘 坎坷 叽叽啾啾 ②释义:缥缈钦佩 怅惘坎坷

  2. 查阅有关张海迪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说到身残志坚,面对挫折毫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的人物,我们一定会想到张海迪,每每听到她的事迹,总会被她的顽强所打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海迪的童年和少年生活。

  (二) 整体把握课文

  1. 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答:全文以“吹口哨”为线索。具体写了一个瘫痪在床的小女孩在百无聊赖之际恳求妈妈教自己吹口哨,她将自己诸多的情感寄托在忧伤的口哨中。吹口哨让她找到了快乐,学会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病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全文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谱写出一曲无限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生命强者的赞歌。

  2. 根据时间顺序,对文章进行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6):记叙了童年时,妈妈教病中的“我”学吹口哨。

  第二部分(7~10):记叙了“我”在口哨声中度过了乐忧参半的少女时代生活。

  第三部分(11、12):记叙了三十多年以后,“我”在病床上回忆往事及当时的感受。

  (三) 深入理解课文

  1. 文中的“少女”为什么选择“吹口哨”?你能理解她的心情吗?

  答:因为病痛的折磨,她不得不久卧病床,不能动弹,不能做任何动作。在百无聊赖中,她只能以学吹口哨来排遣内心的孤寂,渴望能有好转;同时,通过吹口哨,她找到了快乐,学会了坚强地面对生活。文中的`“少女”身处病痛折磨之中,仍能想到以吹口哨来减轻病痛。这是文章的主旨。

  2.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尤其是写景十分出色,找出这些环境描写,并讨论体会其对描写人物的作用。

  答:总体来说,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烘托人物的心情

  ③渲染气氛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文中多次提到窗外的小树,叽叽啾啾唱着歌的小鸟,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绿色小树,自由自在的小鸟激发起“我”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我”勇敢地活下去,自强不息。

  (3.文中多处写到小鸟,请把这些文字找出来,说说作者写他们的原因。)

  答: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这是“我”内心的渴望,它激发“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促使“我”能坚强起来勇敢地面对生活。

  4.吹口哨给少女带来了欢乐,但是她是不是从此再也没有烦恼了?

  答:不是,有时候她也会伤感、流泪。

  5. 少女吹的苏联歌曲是一首怎样的歌曲,让她涌出了泪水?

  答: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少女纯洁、美好的情愫,她也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实对她太残酷,理想与现实反差是多么的强烈,所以她伤感地流下了泪水。

  6. 文中有多处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的语句,试分析。

  (1) 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答:此句照应第七段首句,是作者对少女时代生活的总结,在文中有承上启下作用。“坎坷和泥泞”不仅真实地写出了当时乡村泥路的情况,更是暗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艰辛。

  (2) 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答:把三十多年来与病痛如影随形的人生比作一支漫长的歌,病痛折磨了自己三十多年,自己与病魔斗争了三十多年,往后的日子也会一如既往。此句表达了“我”渴望康复以及面对病痛的怅惘和遗憾。

  (3) 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答:“悠长缥缈的歌”比喻时时有病痛侵袭的人生之路。当时吹口哨的一个愿望是“吹着口哨病就好了”,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缥缈”的梦,因为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躺在病床上和病魔作斗争,多么“悠长”,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吹口哨,还是不放弃梦想,多么热爱生活,自强的海迪啊!

  (四) 拓展与作业

  你从张海迪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

  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2)

  [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

  投影: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三、熟读课文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画线字注音。

  (1)其yì()若垂天之云

  (2)海运则将xǐ()于南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

  (6)tiáo()与学鸠笑之曰

  (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9)适百里者,宿chōng()粮

  (10)小知不及大知()

  (11)斥鴳()笑之曰

  (12)而()征一国者

  (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14)彼且恶()乎待哉?

  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明确:⑴翼⑵徙⑶tuán⑷āo⑸yāoè⑹蜩⑺xuèqiāng⑻cān⑼舂⑽zhì⑾yàn⑿nài⒀shuó⒁wū

  3.叫3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掌握字词的情况,如有问题,师生及时纠正。

  4.教师做朗读提示。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

  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

  5.各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

  6.学生齐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

  提问: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要求学生能合书回答。)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说?(学生看书思考,合书回答。)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提问:蜩与学鸠怎样嘲笑大鹏南飞,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提问: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学生讨论)

  明确:照样说明它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教师对第1段稍加点拨,带领学生背第1段。

  学生齐背第1段。

  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换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第3段。

  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明确: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适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

  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齐背第2段,齐读第2、3段。

  五、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二课时(53)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庄子散文风格,并对本课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

  1.单独背、齐背

  2.小组比赛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三飡而反(2)小知不及大知(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5)旬有五日(6)御六气之辩

  2.特殊句式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奚以……为

  答案:1.(1)“飡”同“餐”“反”通“返”(2)“知”通“智”(3)辩”通“辨”(4)“而”通“耐”(5)“有”通“又”(7)“辩”通“变”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志

  例句出处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例句出处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图

  例句出处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

  (4)置

  例句出处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穷

  例句出处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

  三、比较

  教师将《秋水》与课文比较,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等特点。

  四、小结

  同学们,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庄子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逍遥游》中的思想,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挑战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认识。

  第三课时(54)

  完成语文练习册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庖丁解牛》,完成下面题目。

  1.读后了解庄子所讲的人生处世哲学。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精选)08-11

语文教案(经典)10-16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