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15 08:24:0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枕头的基本结构特征,了解枕头内部是由棉花构成的。

  2、大胆地刻画枕头上的花纹,尝试使用各种线条来刻画自己喜欢的枕头。

  3、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喜欢画画。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枕头一只

  2、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枕头)你知道枕头内部是什么吗?

  小结:枕头内部是棉花构成的,这样我们的头枕在上面就会感觉软软的,很舒服。

  二、局部观察

  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个枕头上的花纹是怎样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和图案?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手提包,请你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出示各种形状各种花纹的枕头)

  小结: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枕头,爱心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上面还有各种花纹,波浪线,直线,螺旋线,电话线等……

  三、示范点拨

  今天我们就要来画一画这些漂亮的花枕头,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我选一个我最喜欢的枕头,先观察一下枕头的形状,是正方形的,那我先用粗的勾线笔画出枕头的形状,然后再在枕头的上面画上一模一样的图形和线条……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那现在就请小朋友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花枕头边观察边画下它吧!

  要求:

  1、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枕头的花纹大胆画下来。

  2、保持良好的作画习惯,不吵闹,画好后整理好画具。

  五、评价

  1、自评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枕头是什么样的?

  2、他评

  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3、师评(选取独特的作品)

  我觉得XXX的作品很有意思,因为……

  六、结束

  收拾画具,洗手。

  小百科: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中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名称及内容:音乐——《彩带舞》

  二、 活动目标

  1. 感受彩带的运动轨迹,尝试用彩带表现音乐的特点。

  2. 增强幼儿的聆听能力。

  3. 发展幼儿能根据音乐和弦特色表现出相应的动作和心情的.能力。

  三、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受彩带的运动轨迹,尝试用彩带表现音乐的特点。

  2.活动难点:发展幼儿能根据音乐和弦特色表现出相应的动作和心情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如:红、黄、蓝)若干条。

  2.音乐准备:CD6-1《和弦游戏》

  3.知识经验准备:具有即兴表演能力。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相问候。

  (二)基本部分

  1.道具游戏

  ⑴教师出示三色彩带。提问:彩带可以怎么跳舞?(幼儿回

  答)

  ⑵教师拿出所有彩带,请幼儿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颜色,自己自由表演。

  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表演定好三个不同的动作,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⑷教师示范已定好的三个表演动作,运用不同颜色的彩带表演。

  2.教师播放音乐《和弦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仔细听音乐,咱们让彩带给音乐伴舞”。

  (1)幼儿根据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表演.

  (2)教师提要求让幼儿根据教师要求来表演(如:第一段音乐是拿什么颜色彩带的小朋友表演;第二段音乐又是拿什么颜色彩带的小朋友表演......)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音乐的和弦用不同颜色的彩带来表现。(教师带领一到两遍)

  (4)教师再一次播放音乐,请全体幼儿起立,音乐响起时跟音乐自由律动,听到和弦时,挥动不同颜色的彩带。

  (三)结束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表演和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把彩带放到教师指定的地方,活动自由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主题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蒋佳亿说:“今天早上我吃了团子,是我奶奶做的,我跟奶奶学做,现在也会做了”。在孩子的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个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过。顺应孩子的需要,引领他们从成人那里吸取一切有利于自省发展的养料,让他们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显示自己的潜能,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创造良机。

  预设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每一样食品都凝结了众人的劳动,享用时,对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

  2、大胆、创造性地“设计”建筑,满足当设计师的愿望,感受设计房屋的乐趣。

  3、利用绳子的柔软可变,创造性地玩出多种造型,尝试合作玩绳,体验用绳子造型的乐趣。

  4、尝试画圈,并学习在圈上借形想象,体验用圈圈创造绘画的乐趣。

  5、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弯曲的物品,和同伴一起将画页装订成册。

  主题环境:

  1、收集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工作图片、照片、布置在活动室中。

  2、墙面张贴教师与幼儿讨论并制作的“班级工作表”,让幼儿明确自己在班内所承担的任务。

  3、设置“圈圈画廊”,展示幼儿以圈圈为基础的绘画和手工作品。

  4、开辟“弯弯饶饶天地”,引导幼儿搜集、展示各种弯绕物品。

  活动区域:

  美工区:

  1、提供油泥与辅助材料,幼儿自制各种各样的“糕点”。

  2、提供水彩笔与白纸,引导幼儿画出自己设计的小屋。

  3、提供各类绘画、装订工具,继续制作《弯弯写真集》。

  4、投放能够表现弯绕特征的结构玩具,供幼儿拆拼各种物体。

  益智区:

  1、提供各行业劳动者与所用工具的卡片,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和配对。

  2、提供迷宫游戏,幼儿练习绕行的动作。

  建构区:

  1、提供积木、拼插胶粒玩具,引导幼儿拼搭各种造型的房屋。

  2、用纸箱、积木等材料建造房屋。有的当瓦工用积木盖房,有的当电工接“电线”,有的当木工用纸盒做门窗,有的当漆匠“刷”纸盒,等等。

  语言区:

  1、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百人糕》的故事,让幼儿看图讲述、表演等。

  2、提供各行各业人员工作时的.场景图片(可从画报上剪下来),幼儿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工作。

  3、提供弯的物体图片,让幼儿仿编诗歌,进行对歌游戏。

  家园共育:

  1、协助孩子收集有关不同行业的工具与工作内容的图片。

  2、向孩子进行爱惜物品和尊重成人劳动的教育。

  3、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观察成人劳动场所,协助孩子将代表家长工作特点的一件物品带到幼儿园来。

  4、与孩子一起寻找家中有弯绕特点的物体,能从造型美或实用方面领会其变形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仿编《对对歌》

  5、亲子游戏:我也会弯。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像、体验身体弯曲的不同造型。

  活动安排:

  第一周

  1、音乐欣赏:啤酒桶波尔卡

  2、语言:百人糕

  3、健康:谁的姿势好

  4、数学:哪里一样

  5、儿歌:过节吃点心

  6、英语

  7、科学:大灰狼该不该救

  8、数学:点心屋

  9、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

  10、泥工:我来做 糕点师傅

  第二周:

  1、体育:送货忙

  2、社会:不浪费水水

  3、音乐:加油歌

  4、美术:我是建筑师

  5、歌表演:我来自中国

  6、数学:数数圆形有几个

  7、数学:数三角

  8、语言:曲里拐弯

  9、诗歌: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10、科学:民族娃娃在一起

  第三周

  1、诗歌:我们的节日

  2、科学:沙漠里的骆驼

  3、打击乐:大中国

  4、故事:快乐的阿嘟

  5、健康:我会擦屁股

  6、数学:做并干

  7、线条画:一瓶花zhao

  8、英语

  9、六一汇演

  10、水果冷餐会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观察游戏卡片上的图案,理解游戏中"石头、剪子、布"相互克制的关系。

  2.在翻动、覆盖、叠加卡片的过程中提高判断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

  1.自制16宫格游戏底板一块。

  2.用KT板自制的并用透明胶包起来的"石头、剪子、布"单面图案卡片各5张,另外增加1张"石头"卡片,一共16张游戏卡片,所有游戏卡片的背面为白底。

  3.每张游戏卡片的大小与游戏底板16宫格的格子大小一致。

  玩法:

  1.两名幼儿游戏。游戏前,幼儿共同把"石头、剪子、布"游戏卡片打乱,然后将其图案朝下,任意覆盖在16宫格游戏底板上。

  2.游戏时,一名幼儿先选择翻开任意一张游戏卡片,另一名幼儿也选择翻开一张游戏卡片,随后,幼儿要快速判断自己所翻的游戏卡片能否克制对方翻开的游戏卡片。如果能够克制,则可以把自己的`卡片叠放在对方的卡片上,覆盖住它的图案,比如"石头"可以覆盖"剪子","剪子"可以覆盖"布","布"可以覆盖"石头"。如果两张卡片不能形成互相克制的关系,则保持原有的翻开状态。

  3.两名幼儿依次轮流游戏,幼儿每翻开一张卡片,都要观察和判断自己的卡片能否将游戏底板上翻开的任意一张卡片克制住。如果能克制住,则马上进行叠加,即覆盖在那张或那叠卡片上;如果没有能克制住的对象,就让卡片继续保持翻开状态。

  4.当游戏底板上的卡片被全部翻完时,游戏双方就用猜拳方法来决定每次谁先行动。每次猜拳获胜者可以选择将游戏底板上任意一组形成相互克制关系的卡片叠加在一起。

  5.当游戏底板上没有相互克制的卡片时,游戏结束。

  6.最后,两名幼儿数数游戏底板上的卡片数,每叠卡片分别由几张卡片组成,比较每叠卡片的数量,多者为胜。

  规则:

  1.翻游戏卡片时,每次只能翻一张。一次猜拳游戏,胜出者也只能选择叠加一次。

  2.叠加后的卡片应在被克制的一方格子内整齐放置,如果卡片倒下或超出格子,则需要重新叠放。

  3.叠加的游戏卡片没有数量限制,只要最上面的两张卡片图案能够形成相互克制关系,就可进行勘口。

  评析:

  "石头、剪子、布"是一个传统的民间游戏。教师将16张游戏卡片和16宫格游戏底板结合在一起,通过翻卡片决定输赢的方法,赋予了这一民间游戏新的价值。幼儿只要实际玩过这一游戏,就能理解"石头、剪子、布"三者之间的相克关系,就可以自主游戏。

  该游戏的玩法设计颇有特色。针对中班上学期幼儿对输赢结果敏感度不高的特点,本游戏通过让幼儿翻游戏卡片的动作,产生观察、思考和判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判断是与"石头、剪子、布"这一既靠运气也需智力参与来完成的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每次的游戏结果都不一样,这让幼儿乐此不疲。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全面观察游戏底板上的卡片,快速寻找两张卡片之间的相克关系。为了把卡片叠加得更高,幼儿会尽量往厚的那叠卡片上叠加。

  不仅如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比如:"游戏卡片放哪儿?怎么玩?如果赢了,卡片放哪儿?出现什么情况时表示不输不赢?如果翻出的两张卡片是一样的怎么办?"从而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来增进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教师投放材料后,并没有直接介绍玩法,而是让幼儿重温"石头、剪子、布"三物相克的关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三者关系的,鼓励幼儿按"石头、剪子、布"三物相克的关系去探索玩法,去积累更多取胜的经验。教师重在观察幼儿是否能将自己理解和掌握的记忆方法运用于本游戏中,教师重在引导幼儿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逐步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本游戏让我们看到,幼儿的"玩智"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与游戏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主动获得的。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

  活动目标:知道归还物品时应有的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核心要素:

  他人物 要爱护 及时还 不拖延物归还 表谢意 双手递 要牢记

  活动准备:

  书、画笔等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你 们听听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关键步骤: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故事里都有些谁?

  他们在干什么?

  1、教师请两个幼儿表演故事中的情景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故事中明明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分组讨论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明明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不应该用扔的方式还别人东西,这样做对借他东西的小朋友很不尊重,而且有的东西是容易摔坏的,所以明明的作法极为不对。正确的做法是:他应该走过去,双手托着书还给借他书的小朋友,然后还要有礼貌地向对方说“谢谢”。

  活动延伸:

  教师请小朋友表演情景小剧《正确归还物品》

  可以请幼儿分组表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自编归还物品的情景小品

  家园互动:

  1、请家长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即使借孩子的东西,归还时也要说谢谢,给幼儿做榜样

  2、引导幼儿在归还物品时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述对故事角色及故事情节的认识,感受故事中秋秋小鸟和熊妈妈的美好情感。

  2、喜欢倾听故事,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到秋秋小鸟的心情变化和熊妈妈的无私爱心,初步体验文学作品中浓浓又轻松诙谐的爱的情感。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秋秋找妈妈》PPT课件、故事动物角色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角:秋秋小鸟,引发幼儿倾听故事兴趣

  课件出示秋秋小鸟,问:这是谁?你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他长的样子?

  老师小结:一只长着黄色毛毛、胖嘟嘟脸蛋、有着一对翅膀和一双条纹脚,小鸟,秋秋。

  二、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作品浓浓又轻松诙谐爱的情感。

  1、课件展示,分段讲述秋秋遇到不同动物并把她们当自己妈妈的故事情节,体验秋秋难过、失落的心情:

  找长颈鹿当妈妈时,问:秋秋为什么找长颈鹿当妈妈呢?找企鹅当妈妈时,问:秋秋还会继续去寻找妈妈吗?找海象当妈妈时,问:秋秋现在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话对秋秋说?

  老师小结:秋秋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和自己长得一样的妈妈,秋秋太想妈妈了。

  2、课件继续展示,分段讲述秋秋遇到熊太太的故事情节,语言表述宝宝和妈妈的故事,体验妈妈和宝宝的甜蜜情感:

  讲述至熊太太和秋秋的的甜蜜动作时,问:现在的秋秋又是怎样的心情?这一切的好心情都是谁带给他的?你觉得熊太太是怎样一位太太?

  3、课件继续展示,分段讲述秋秋跟着熊太太回家故事情节,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爱”的情感渲染

  讲述至秋秋跟着熊太太打算回家时,问:猜猜熊太太的宝宝是谁啊;讲述熊太太介绍自己孩子时,问:鳄鱼、河马和小猪怎么会是熊太太的孩子呢?他们和熊太太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联想,用语言、肢体表演等方式,行表现自己对“爱”的理解和感触)

  老师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这样和熊太太成为一家人的,熊太太不是他们的'妈妈,却能用象妈妈一样的爱对待这些小动物,给他们以温暖和幸福,这就是一位好妈妈。直至故事结束

  三、延伸活动

  1、出示《秋秋找妈妈》的故事图书,小结:秋秋找妈妈的故事大家还想听一遍吗?今天中午午睡时老师再完整讲述一遍,并答应幼儿将书本投放到语言区,大家自己去讲述和翻阅

  2、联想:想想还会有哪些动物也会到这个大家庭中成为熊妈妈新的宝贝?那些小动物和熊妈妈和秋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把它们编成新的故事,成为《小兔找妈妈》《小羊找朋友》等各种书本,以后再将给小朋友听,让大家听了我们的故事,都成为更有爱心的人,好吗?

  教学反思:

  《秋秋找妈妈》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感知故事中小鸟秋秋和熊妈妈的美好情感,并且能体验到秋秋小鸟的心情变化以及熊妈妈的无私爱心,由于故事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的,所以一上课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小动物的故事一向是小朋友很喜欢的,所以小朋友看到图片的时候能够很认真的观察整个图片并能把秋秋的外貌特征记看的很清楚,在问到“秋秋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他会难过呢?”的时候,小朋友们大胆地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并且在接下来找妈妈的过程中,由于小朋友们把秋秋的外貌记得很清楚,所以在秋秋找妈妈的时候,小朋友们能够很容易的就说出为什么秋秋找的长颈鹿太太、企鹅太太、海象太太都不是它的妈妈,比如“因为秋秋有翅膀,长颈鹿太太没有”,“因为秋秋的脸是胖嘟嘟的,而企鹅太太的脸是尖尖的”,“因为秋秋有一双有条纹的脚,而海象太太并没有”等等的答案,这使我感到很欣慰。由于秋秋还是没有找到妈妈,所以现场的气氛有些悲伤,最后秋秋找到了熊妈妈,但是熊妈妈是秋秋的妈妈吗?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不是”我接着问“为什么不呢,它们哪里不像?”小朋友们立刻就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在那张熊妈妈把自己想象成秋秋的样子时的图片出现的时候,引来了孩子们的一顿大笑,活跃了现场有点悲伤的气氛,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最后在熊妈妈做秋秋妈妈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感动,现场的气氛很温馨。在上课过程中也有着些许不足之处,在小朋友们学说对话的时候可以选用新颖的方式,或者选择不要技能目标。开头儿歌的导入和出示幼儿和妈妈照片的环节较好,无声渗透。但照片有点多,选择针对性的更好。后半部分讲述时语速过快,情感渗透不够。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间的数量关系。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

  3、培养幼儿清楚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点卡(一组数量一样多,一组数量不一样多),符号“≠”“=”各一个,数群卡。

  学具: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看数群说出其数量。

  2、看点卡感知数量。

  (出示图一)问: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呢?

  3、认识等号。

  问:怎么让别人知道红点和绿点一样多呢?(出示等号,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符号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间距离一样宽”)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就表示一样多、相等的意思)。

  4、感知等号的用法。

  现在老师把等号放在红点和绿点的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10个红点和10个绿点一样多)。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教师带领幼儿读)

  5、认识不等号。

  (操作点子)问:去掉1个绿点,还能用等号吗?为什么不能?不一样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出示“≠”,引导幼儿观察)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不等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二、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看图摆放“等号”或“不等号”。

  2、幼儿集体检查。

  3、教师摆放数群卡,幼儿说出应该放等号还是不等号。

  三、教师小结“等号”、“不等号”的用法后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教案 篇8

  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经过一学期的体能训练,大部分幼儿活动量大,活动能力较强,主动探究能力较强,但也有部分幼儿活动能力差,动作的协调性也不够好,在活动中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为了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贯彻“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我选择了废弃的雪碧瓶作为活动器材。雪碧瓶来源简单,利用它做活动器材经济方便,是幼儿喜爱的体育玩具。我采取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探究,通过他们互相结伴合作,相互学习,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使幼儿的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1、发现、学习雪碧瓶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

  2、发展幼儿跨、跑、跳、投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雪碧瓶若干、桶做成的大碉堡两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站成圆圈作飞行员宣誓(我是飞行员,驾着小飞机,从小爱锻炼,长大上蓝天)。

  2、飞行大检查,活动身体各部位。

  (1)、检查小翅膀--手臂上下、前后活动;

  (2)、检查机身--腹背运动;

  (3)、转转小轮子--脚腕转动;

  (4)、观察左右航情--转动头部、颈部;

  (5)、原地试飞一次--平举双臂原地转圈;

  (6)、加油--扩胸;

  (7)、起飞--原地小跑步;

  (8)、开炮--侧身,曲肘,伸肘;

  (9)、打中敌机--跳跃运动。

  二、集体游戏 幼儿站成两路纵队、游戏:过云梯

  1、启发幼儿想象:雪碧瓶摆成一队一队的象什么?(云梯)

  2、请小飞行员做游戏--过云梯。 幼儿向前连续行进跳过中间两列云梯,分别从左右两边云梯跳回。动作要求:双脚并齐,轻轻跳起、落下。回来时请小飞行员自己想办法过云梯。

  3、请3--4名动作规范、想法独特的幼儿为全班示范。

  4、幼儿集体游戏

  三、分散活动:玩雪碧瓶

  1、 幼儿每人拿一个雪碧瓶,独自或与同伴合作玩,启发幼儿发现、探究各种不同的.玩瓶子的方法。教育幼儿注意安全。

  2、帮助幼儿总结各种不同的玩法,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四、游戏:炸敌堡

  1、交代炸敌堡的任务,启发幼儿想象炸敌堡会遇到哪些困难?(河流、树林、炸药库、独木桥、、、、、、)。

  2、请幼儿用雪碧瓶设置各种困难,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幼儿游戏--“炸敌堡”,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乐于为集体争光的良好品质。

  五、放松游戏“开飞机”

  活动延伸:

  1、在晨间锻炼、课间等活动时间继续让幼儿利用雪碧瓶进行体炼,可以创造更多的方法。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活动,也可让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们一起活动。

  2、在家中幼儿可与爸爸妈妈一起活动,提高幼儿利用雪碧瓶进行体锻的兴趣。

  活动评析

  一、重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 此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充分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如瓶子摆在地上,教师启发幼儿想象“摆的象什么”“怎么跳回来”,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在分散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由活动并想出瓶子的多种玩法,在“炸碉堡”游戏中,通过让幼儿自由组合设置各种不同的困难,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户外活动的主人。

  二、突出游戏性,提高幼儿的兴趣。 考虑到中班幼儿还具备小班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教师恰当的运用了游戏的形式。活动始终贯穿着小飞行员的游戏,赋予幼儿一定的角色,提高了幼儿的兴趣。环节过度非常自然。

  三、注意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在此活动中,器材的取、摆、收都让幼儿自己做,他们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自己搭建活动场景,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培养了自我服务意识,还避免了幼儿等待时间过长、运动密度低的问题。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各种交通安全全设施。

  2. 能与小朋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 请幼儿拿出自己画的马路图互相介绍和欣赏。向幼儿提问:“马路上都有哪些安全设施?”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做马路上的安全设施。

  2. 老师提议幼儿把活动室布置成马路,然后一起期望模拟游戏。

  3. 老师给幼儿做示范,利用一些美工材料来布置活动室。

  4. 布置完成,请幼儿向别的小朋友示范过马路的安全方法。

  5. 请幼儿轮流扮演司机和行人玩模拟游戏。

  活动评价

  1. 懂得使用各种交通安全设施

  2. 能与小朋友合作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10

中班教案11-10

中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