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9 11:05:2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通用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归纳多义词义项;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能力目标:背诵全文;学会讽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要点】

  重点: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设想】

  1、导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充分利用注释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词句,掌握课文内容)

  2、讨论法。(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讨论,集思广益,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3、练习法。(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测题和作业题,让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有关词句知识)。

  【教学步骤】

  五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着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新课探究】

  一、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大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着称。有辩才,善鼓琴。齐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邹忌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借弹琴之道言治国之道,威王大为赞赏,任为相国。任职其间,劝说威王进贤纳谏,修订法律,监督官吏,整治军容,选拔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使齐国的国力渐强。后受封于下邳县西南,号成侯。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3、《战国策》

  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刘向(约前77—前6年),西汉人,是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受命收阅整理经传、诸子诗赋为书籍,写成《别录》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着有《说苑》、《新序》《列女传》等书,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和《楚辞》等。

  4、史书的分类

  编年体(年代)如:《左传》

  纪传体(人物)如:《史记》

  国别体(国家)如:《战国策》

  记事本末体(事件)

  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读课文,读清句读。

  读清句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读,完全可以借助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这样在重新朗读时,就能体味出语句的停顿,读得韵味十足。

  如: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4、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美?"他的妻子说:"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对我有所要求。"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非常厉害。"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热闹的集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向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从而使记事的作文写得比较有条理、比较具体。

  2、学会在很多事情中选取一件事情作为习作的材料。

  3、提高参加假期活动的认识:参加活动能使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干,了解社会,丰富.写作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取材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有条理。

  教学难点:把事情写具体。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谈话引入,激发.写作兴趣。

  回忆暑假中,你有哪些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

  二、学生口述暑假中的'活动,小组交流。

  例如:学校组织的;小队活动情况;家务劳动;外出旅游等。

  三、明确本次习作内容。

  1、投影出示习作内容: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听到的事。

  2、指导学生选取一件事作为习作材料:

  (1)什么事情比较容易写:亲身经历、印象深刻。

  (2)什么事情写出来别人喜欢看:高兴的、有趣的、新奇的、有意义的……

  3、学生思考,选材。

  四、投影出示“习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语句通顺。

  1、引导学生默读“参考习作”,结合要求具体讨论分析。

  事情的起因:稻子成熟可以收割了。

  事情的经过:一家三口下田割稻,爸爸妈妈动作熟练,我使劲赶还是落在后面。

  事情的结果:我经受了劳动,体会到了“勤劳的可贵”。

  2、想想自己要写的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准备怎么写。(同桌议论,教师请两三位学生讲讲想法,作指点。)

  3、学生交流,讲评,教师.总结。

  五、开始.写作。

  学生先拟草稿,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片断,指点大家学习。

  第2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学生习作是否能够确定比较好写的事;写的时候能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

  二、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参与其中,挑选较好与不够好的典型作文各一篇,准备交流。

  三、交流讲评。

  学生上讲台读作文,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四、按习作要求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扩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虚实的关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研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播放钢琴协奏曲《梁祝》(见课件,大约3分钟)。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名称是什么?(生答《梁祝》)。这支曲子是著名的钢琴协奏曲《梁祝》!同学们听后,觉得它的音乐有什么特点?(生答)这首曲子声音忽高忽低,大时,众乐齐奏,势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小时,轻轻弹奏,似微风拂来,荡起点点涟漪,给人以无限遐想,我们好像看到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愉悦,又似乎看到了他们抗击命运、化蝶而飞的悲壮,极具艺术魅力!从美学上讲,这就是音乐中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绝妙效果。

  二、解答课前预习题(见课件)

  (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生答,教师明确:课文标题就是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

  (2)、本文分几层进行论述?

  生答,教师明确:

  1、 提出文章观点:全粹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2、 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里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3、 主要说明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

  (3)、“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

  生答,教师明确:“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如果说得更详细一点,可用16字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全文。

  三、师生共同简要分析全文

  1、艺术需要表现美,文章开头哪句话,点明了这一点?

  明确:“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下面进行了具体解释,既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集中、典型、普遍地表现生活,丰富、全面中就有了“实”,集中、典型、普遍中就有了“虚”,两者互相矛盾,却能辩证统一!只有虚实结合了,才能避免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所以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板书:(见课件)

  表现生活:

  丰富全面——实——正面描写

  集中典型——虚——侧面烘托

  2、赵执信的《谈龙录》中,三人对诗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

  洪眆思(洪昇):诗要求“完整”,即“实”,

  司寇(王渔洋):诗要求“精粹”,也即“虚”,

  作者(赵执信)“完整”、“精粹”缺一不可,应诗写出一鳞半爪而不支离破碎,这就是虚实结合!

  拓展: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正是通过有形的“实”来推知无形的“虚”,从而创造更广阔的意境,表现更丰富的生活!

  3、作者选取了哪两种中国艺术进一步阐述虚实相生的手法?

  明确:绘画、戏曲。

  课件展示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同学们,你从这副画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

  一叶扁舟,一个孤独的钓鱼翁,这是“实”,那空白处我们可以想象为烟波浩淼的江水和广阔的空间,这是“虚”,正是空白才衬托出了环境的萧瑟和钓鱼人的孤独!“虚”已不再是“虚无”,而升华成了艺术境界,成为艺术的精品。

  那副著名的《深山藏古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只有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个小和尚在山下河边打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和尚从哪里来,又到何处去,自然从古寺来,再回古寺去,这也是“实中藏虚”。文中32页的.一段文言说得很清楚,让我们来读一读。

  师生共同朗读。古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几副。

  浏览3副古画。(见课件)

  4、戏曲中也是如此,“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常见的。演员通过极少的道具营造出极丰富的意境,给人极大的空间感。比如舞台上老船翁一支浆和摇曳的舞姿能让人感受到荡漾起伏的江水,站在荷花筐里的演员通过摇动的腰肢和左右晃动的手臂,更给人以荷花随风摇摆的美感。

  5、建筑、书法也是如此!课件展示天坛的图片,旷野中的亭子。

  教师简单分析:天坛是皇家祭祀场所,天坛面对着虚空的天穹,似乎也能感受帝王一统天下的气魄;亭子本身并不是画,但与广阔的天地共同融为一幅大画,王羲之的《兰亭序》中18个“之”字写法各异,虚许实实,表现出王羲之飘逸洒脱的精神风度。

  6、其实,诗歌里面的“虚实结合”也是很多的,在诗歌里面,“实”是指“写景”,“虚”是指“抒情”,纯粹的写景和抒情都是没有生气的,所以诗歌历来重视“虚实相生”的方法,“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同学们能举出这样的里子吗?

  板书:(见课件)

  诗歌中的虚实

  实——写景

  虚——抒情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分析诗句:大家看杜甫的这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虚实相生没有?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明确:

  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这是“化虚为实”。

  再看李煜《虞美人》中的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回答,教师简析明确:

  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是“化实为虚”。

  再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提问:这首诗怎么运用了“虚实相生”?

  明确:“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虽然没有写隐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贾岛本人悠远恬淡的心境,还可以引申出人生的哲理:人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时,明明近在眼前,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发现或得到。这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我们的鉴赏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

  让我们在杜甫的这首《春望》的朗读声中结束本课吧!

语文教案 篇5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训练重难点:如何把听来的故事按一定顺序写具体。

  训练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听乐乐和文文的对话,他们在讨论什么?

  2、我们从小都读过故事,你听过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

  3、生交流。

  二、听故事,了解写故事的一般要求。

  1、听磁带讲故事,听的时候注意听仔细,边听边想边讨论。听清楚故事讲的谁?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

  2、生听完故事后把听到的和小组成员交流,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

  3、学生口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4、从刚才口头讲故事的过程中,你知道怎样把故事写好呢?

  ⑴、把故事的发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及结果写清楚。

  ⑵、要一段一段写。

  ⑶、每段开头空两格,每句话要加好标点。

  三、选定材料。

  1、看来写听来的故事并不难!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2、教师列举学生口述的几个故事,启发思考:故事都很有趣,该把它们写一写了。

  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选定自己要写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提笔。

  1、根据自己口述开始,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是否把故事怎样发生的,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最后结果又怎样写清楚。

  二、互相诵读习作,共同分享的乐趣。

  三、分小组交流习作,说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四、展示台:听来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把握本诗所寄托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玻学习并鉴赏本诗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品味法

  媒体设计: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仕途较为顺利,官居高位,却选择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他的诗风直接继承了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能体现其诗风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二、鉴赏品味

  1、听录音:要求边听边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诵读:

  (1)采取多种诵读方式,体会律诗的音韵美。

  (2)结合本诗谈谈律诗的特点。

  提示:学生自读课前知识段落,掌握理解律诗相关知识,然后与本诗比照,谈谈本诗有几联,如何押韵,哪里对仗等等。

  3、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1)找出最喜欢(你认为最美)的一联,给大家描述一番。

  提示:注意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等。

  举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幅动静结合、色调清淡的很美的画。皎洁的月亮把清晖洒向松林,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发出极轻微的声音,仿佛它也不忍心破坏这诗一般宁静和谐……

  (2)如何理解本诗主旨?

  明确:尾联已表明心迹—即使芳草衰败了,这里依然有美好的景色,是王孙隐居的理想境地。另外,我们从前三联诗人对空山秋景的美好描绘中也能品味出诗人心志。

  三、延伸阅读

  提示:显示王维其他诗作进行比较鉴赏。

  四、布置作业

  1、诵记本诗。

  2、课外阅读王维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写读后感,比如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雨后空山→王孙可留

  景情

  (清淡宁静)(淡泊出世)

  教案点评:

  1、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律诗的音韵美;

  2、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鉴赏品味“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3、鉴赏王维同主题及特色的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