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线幼儿园教案

线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03-07 07:1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线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线幼儿园教案

线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2.使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重点难点

  1.平行的三个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2.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我们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哪些判定公理和定理?

  学生齐答: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把这三句话颠倒每句话中的前后次序,能得怎样的三句话?新的三句话还正确吗?

  学生答: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教师指出:把一句原本正确的话,颠倒前后顺序,得到新的一句话,不能保证一定正确.例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倒过来说“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就不正确了.因此,上述新的三句话的正确性,需要进一步证明.

  二、新课

  平行线的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怎样说明它的正确性呢?

  方法一通过测量实践,作出两条平行线a∥b,再任意作第三条直线c,量量所得的同位角是否相等.

  方法二从理论上给予严格推理论证.(以下证法,教师可视学生接受情况,灵活处理讲或者不讲)

  已知:如图2—32,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

  求证:∠1=∠2.

  证明:(反证法)

  假定∠1≠∠2,则过∠1顶点O作直线A′B′使∠EOB′=∠2.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过O点有两条直线AB、A′B′与已知直线CD平行,这与平行公理矛盾.即假定是不正确的.

  ∴∠1=∠2.

  另证:(同一法)

  过∠1顶点O作直线A′B′使∠E0B′=∠2.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已知),且O点在AB上,O点在A′B′上,∴A′B′与AB重合(平行公理)

  ∴∠1=∠2.

  平行线的性质二:两条平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启发学生,把这句话“翻译”成已知、求证,并作出相应的图形.

  已知:如图2—33,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求证:∠3=∠2.

  证明:

  ∵AB∥CD(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3=∠2(等量代换).

  说明:如果学生仿照性质一,用反证法或同一法去证,应该给以鼓励.并同时指出,既然性质一已证明正确,那么也可以直接利用性质一的结论,这样常常可以使证明过程简单些.然后介绍或引导学生得出上面的证法.

  平行线的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要求学生仿照性质二,自己写出已知、求证、证明.教师请程度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并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最后对黑板上学生的板书进行全班订正.

  已知:如图2—34,直线AB、CD被EF所截,AB∥CD.

  求证:∠2+∠4=180°.

  证法一:

  ∵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180°(邻补角),∴∠2+∠4=180°(等量代换).

  证法二:

  ∵AB∥C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180°(邻补角),∴∠2+∠4=180°(等量代换).

  例已知某零件形如梯形ABCD,现已残破,只能量得∠A=115°,∠D=100°,你能知道下底的两个角∠B、∠C的度数吗?根据是什么?(如图2—35).

  解:∠B=180°—∠A=65°,∠C=180°—∠D=8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

  小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1.从因果关系上看

  性质:因为两条直线平行,所以……;

  判定:因为……,所以两条直线平行.

  2.从所起作用上看

  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两角相等或互补:

  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

  三、作业

  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

  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1、∠3、∠C、∠BAC+∠B+∠C各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图,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为180°?已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并简述理由.

  教后记:

  学生学习了这个平行线的性质后,不能理解它的用途,两直线平行不知道应该是哪些角应该相等,哪些角应该互补,哪个是前提哪个是结论不能充分的理解。导致使用的错误。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图形的认识能力仍有待提高。

线幼儿园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

  2.使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重点难点:

  1.平行的三个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2.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识记这两个性质,并思考已知什么条件,得出什么结论,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求一求

  例:如图,AD∥BC,AB∥DC,∠1=100,求∠2,∠3的度数

  (二)做一做: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先由学生回答,用自己的语言说理,然后再出示以下说理过程,由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三)考考你: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说理过程)

  (四)填空:

  已知:如图,∠ADE=60,∠B=60,∠C=80.

  问∠AED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ADE=∠B=60(已知)

  ∴DE//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D=∠C=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分)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

  判定:角的关系平行关系

  性质:平行关系角的关系

  3、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性质.

  五、课后作业:

  教材52页1、2、3题平行线的

  延伸阅读

  平行线的性质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线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线的教案01-03

线的教案幼儿园01-11

线的幼儿园教案02-20

《线描画》教案04-11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身边的线03-06

平行线教案11-01

起跑线教案09-17

大班线描画教案03-26

幼儿园小班教案:《马路上的斑马线》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