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课后练习教案

课后练习教案

时间:2024-04-03 18:41:06 教案 我要投稿

课后练习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后练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后练习教案(通用)

课后练习教案1

  【教学目标 】

  1. 本单元四篇课文皆为游记,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

  2. 四篇游记的写作方法各有特点,有的写旅行的全过程,有的写多次重游同一景点,有的写同一景点的不同侧面。

  3. 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

  4. 四篇游记语言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语言质朴,有的语言华丽;有的节奏舒缓,有的'节奏急促,要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 掌握游记的特点。

  2. 学习游记的不同写作方法及不同风格的语言。

  3. 体味领悟游记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文说明】

  本文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

  本文按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分明。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本文介绍三峡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如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了山势与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 】

  1. 弄清楚游踪:本文以作者游览三峡的顺序为游踪。按照三峡: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顺序记叙和描写。

  具体为:船从宜昌上驶,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

  船过姊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进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2. 找出文中的景物,分析其特点:文章记叙和描写的景物分别为:

  西陵峡:

  黄猫峡:水、山(略写)

  灯影峡:黄陵庙:(树木、花、竹子、青烟)优美秀丽

  崆岭峡:牛肝马肺、崆岭滩最为可怕

  米仓峡:香溪、山峰高峻

  巫 峡: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妙多变(奇形怪状)

  瞿塘峡:

  滟滪滩险急

  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 体味文章语言的特点:

  (1)文中引用了一些诗、民谚、典故,渲染气氛,收画龙点睛之效。

  文中开头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民谚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中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恶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引用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作者的即景诗句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用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2)作者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一个险字,抓住江水窄急曲折多滩等特点。写巫峡的山,突出其山峰之高,抓住其笔直、整齐、险峻的特点。

  作者并未亲见巫山之云,文中描写乃根据道听途说,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

  (3)作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来写作这篇游记,是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

  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比喻: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

  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

  拟人: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反复: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的飞,拼命的飞,

  反问: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

课后练习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上的内容,练习二十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四则混合以及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适的方法整理已学过的混合运算知识)。

  教学过程

  一、小组汇报各组整理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孕伏

  二、探求知识

  1、学习例1(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

  (1)出示:10053,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教师在10053的前面添上74+,然后让学生通过试算,小组研究这类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组可以补充或提出意见)。

  (4)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除法,仍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学习例2,让学生独立试做,并板书自己的算法。会出现下面这两种算法:

  (440-280)(300-260)(440-280)(300-260)

  =160(300-260)=16040

  =16040=6400

  =6400

  (2)学生观察,总结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3、练习

  出示教科书第91页做一做中的三步式题,让学生说一说其运算顺序,并独立计算。

  4、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交流,突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应用知识,加深认识

  1、基本练习:从练习二十的第1题和第2题中任选两道独立完成,并让学生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变式练习:练习二十的第4题,让学生判断对错,弄清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三步式题

  例1:74+10053例2:(440-280)(300-260)

  =74+203=16040

  =74+60=6400

  =134

课后练习教案3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成语接龙的规则:

  ①先请一位同学做主持人,讲一个成语故事;

  ②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个成语;

  ③别的同学接说成语,接说成语的首字必须是上个成语的末字。(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2.练习。

  (1)一位同学做主持人,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

  (2)主持人请一位举手的同学说个成语。

  (3)其余同学以“开火车”或抢答的形式接说成语。(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4)如接不下去了,可换一位主持人,按以上方法继续。

  二、教学第八题

  “林”字的`写法:用左紧右松的方法处理这个字比较容易。两边同是“木”字,右边比左边大、高;左边的“木”字最后一捺改为一点;右边的撇插入这个点的下面,中间也显得紧凑一些;右边的捺就要写得舒展一些,两短横不要写在一条水平线上,要学会避让;两竖都是垂露竖,都要回锋收笔,不能有钩。

  “颗”字的写法:这是一个可以按里收外放的方法处理的字。左边“果”写得窄一些,中间一横略向右倾,右边留得比左边短,最后一捺改为一点,都是为了与右边避让。右半边的“页”字下面的竖撇则插入左半边的点下面,使得这个字中间更加紧凑。另外左边的“果”中间一竖是垂露竖,要回锋收笔。

  板书设计:

  练习5

  成语接龙

  教学反思:

课后练习教案4

  教学要求:

  1、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3、读读背背。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即席演讲。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

  “撒”字的写法:中间部分显得极为重要,所占空间也大一些,左边和右边的反文旁则呈相向之势,簇拥中间。

  “鞭”字的写法:其中左边的“革”字旁写得窄一些,整个偏旁左低右高倾斜,最后一横斜度大一些,使重心右移;

课后练习教案5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修改一段话。

  2、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

  3、读背名人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记六组成语、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

  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这一段话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出示要修改的一段话。

  (3)提出修改要求。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六组成语。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思考每组成语是什么意思。

  (4)讨论,理解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三条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理解三条名人名言的意思。

  许多人自以为机遇很多,不加珍惜,结果一无所获。

  许多人有了机遇,却认识不到它的价值,以致白白错过。

  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要及时抓住。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难点:

  搜集、讲述生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按十二生肖推算今年是什么年?

  (2)明确说话要求: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3、练习。

  (1)请学生讲与今年生肖有关的故事。

  (2)请同学讲与自己生肖有关的故事。

  (3)请学生任意讲一个生肖故事。

  二、教学第八题。

  “坐”字的写法:上面两个“人”字不能写得太大,靠紧中竖,捺画都改为点画,最后一横要与上面等宽,上面一横则写得短一些为好,两横起笔收笔可以有些变化。

  “器”字的写法:4个“口”字的'写法略有区别,上面两个略小,下面右边的又比左边的略大,每个都呈倒梯形。

  板书设计:

  练习7

  所讲故事与十二生肖有关。

  看到、听到的故事都可以说。

  讲故事的同学要在讲台上用普通话说。

  声音要响亮、举止要自然。

课后练习教案6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繁体字。

  3.按要求写成语。

  4.修改病句。

  教学重点:

  按要求写成语,修改病句。

  教学难点:

  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提醒学生书写时,除注意正确、规范、美观外,还应提高速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o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繁体字。

  (2)学生自读本题词语。

  (3)一生读括号前的简体字,--生读括号中的繁体字。

  (4)生齐读本题词语。

  (5)生边默读词语,边观察简化字与繁体字在结构上的'差异。

  3.练习。

  (1)出示繁体字,生抢答。

  (2)生“开火车”认读繁体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理解“褒”的含义,从而理解“褒义的成语”的含义。

  (2)生试说褒义的成语。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理解“贬”的含义,从而理解“贬义的成语”的含义。

  (4)生试说贬义的成语。

  3.练习。

  (1)学生试填褒义词和贬义词。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褒义词和贬义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学生就黑板上的练习作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3.反馈。

  (1)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2)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3个句子。

课后练习教案7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2.理解谚语的意思,并读背谚语。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谚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别人。

  3.练习。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练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2)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4)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处。

  3.练习。

  (1)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背诵、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名言交流会”,待会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激励)

  3.练习。

  (1)让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子轻声试说。

  (2)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2.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二、教学第八题。

  “和”字的写法:注意第二笔横画写得相对斜一些,且左长右短,最后一笔捺画应写成点画。其中两撇(平撇、斜撇)写法上也有明显区别,不仅要注意笔画方向的变化,也要写出笔画长短的不同。竖画是垂露竖。

  “胆”字的写法:左半边的“月”字窄一些,第一笔撇画是竖撇,先竖后撇;横折钩的折竖写得挺直,其中的横同下面两横间隔匀称,且两横位置偏上,使“月”字重心提高,上紧下松;两横可以有点变化,且不与折竖粘在一起,稍留一点空隙,使得这一部分不至于呆板而没有神采。

  板书设计:

  练习3

  启示、教益

  经验、教训

  鼓舞、激励

  教学反思:

课后练习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体会数位的意义,

  比较数的大小。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3、结合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重点难点数位意义的理解

  目标2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计数器、数字卡片

  1、第一题。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再交流评议。

  2、第二题。

  森林里有2棵大树生病了,看,森林医生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捉虫,第一只啄木鸟说:“我吃了80只。

  “第二只啄木鸟说:“我吃了64只。”第三只啄木鸟说:“我吃了48只。”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谁还会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

  3、第三题。

  (1)

  猴子摘桃比赛。小猴子说:“我摘了38个。”大猴子说:“我摘的要比你多一些。”大猴子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画√

  (2)让学生读懂要求,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选择85、87都可以。)

  4、第四题。

  (1)教师示范:老师拨一个数,学生写数。

  (2)学生互相拨数、写数。

  5、第五题。拨一拨,比一比。

  (1)抽两位学生拨数,并写下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多次训练。

  6、第六题。

  (1)出示2、5、8三张卡片,让学生自己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2)找出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二、观察与测量

  1、钟芬芳

  观察物体

  金竹镇小钟芬芳

  课标内容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感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年看到的形状

  难点发展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四人小组分组、每组一只瓷茶杯

  设计理念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以满足不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情景导入

  1、投影出示小朋友后背照片: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猜一猜他是谁?

  2、切换成侧面:再猜一猜他可能是谁?

  3、切换成正面:看一看他是谁?

  这张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小朋友,但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猜一猜

  出示四位小朋友观察茶杯图及四张图片:他们分别画的是几号图?(四人小组讨论一分钟)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

  2、观察体验

  a、画一画:把你观察到的茶杯形状画下来。

  b、想一想、猜一猜:你左边、右边、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茶杯是怎样的?

  c、安秩序换角度观察体验。

  d、评一评:通过换位置,你觉得你们小组小朋友画得怎样?

  e、实物投影展示作业,校对。

  f、请一位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猜测他画得是几号?为什么?

  g、出示3、4号相反图:你要站在哪一个位置才能看到?为什么?

  3、判断猜测

  三、比眼力

  1、小气车开来了,小朋友给它拍了四张照片,猜一猜他是站在哪一个位置拍的

  2、看,可爱的熊猫走过来了,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呢?

  3、大象博士也来凑热闹,看,小猴和小猫分别站在哪里观察?

  看到的又是怎样的呢?

  四、游戏:摆积木

  出示三个正方体,猜一猜,如果老师把他们放在桌上,你能看到几个面?(猜一猜,摆一摆)

  五、小结

  小朋友,课上到这儿清大家自己评价评价,觉得这堂课你学得怎样?都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2、叶丽红(无)

  3、黄素娥(无)

  4、杨秋林

  课题估一估量一量

  遂昌县实验小学杨秋林

  三、加与减(一)

  1、毕文军

  课题:《小兔请客》第一课时

  高坪小学毕文军

  2、郑勇民

  新课标一年级(下)数学教材(北师大版)

  采松果

  设计:郑勇民

  教学内容

课后练习教案9

  教学内容:教科书P83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六第5题。

  (1)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3)指名板演,订正。

  2、做练习六第6题。

  游戏“开火车”:指名一个小组说出式子的得数。

  3、做练习六第7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回答问题:哪只猫钓的鱼最多?

  哪只猫钓的鱼最少?

  (3)问:你还能看图提出哪些问题呢?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四、教学后记:

课后练习教案10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4、反馈。

  二、读名人名言。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指名试读。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名人名言。

  (4)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练习背诵,指名试读。

  4、反馈。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观察图片,回答:

  小明来到百货文具店,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

  2、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

  (2)同座位练说。

  (3)请表演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同座位再次练说。

  (5)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表演。

课后练习教案11

  教学要求:

  1.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2.读背3条古代名句,理解其意。

  教学重点:

  理解、熟记并学会运用12条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古代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悬梁刺股:古时候有个叫孙敬的人,非常好学,从早晨读到晚上,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就在房梁上拴上绳子,套在头上。还有个叫苏秦的人,为了读书时不打瞌睡,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后来,人们以“悬梁刺股”形容勤学苦读。

  凿壁借光: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非常好学,但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于是他挖穿墙壁,让隔壁的亮光透进一束来读书。后来,人们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家贫刻苦夜读,好学不倦。

  3.练习。

  (1)学生练读。

  (2)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三条古代名句。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依次讲解三条古代名句的意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学习知识要有兴趣爱好,要乐于追求。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育人行事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否则就不能有所成就。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5)教师讲解后再次范读这三句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课后练习教案12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难点:

  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从”我的家乡“谈话揭示话题:将搜集的材料写成导游词当众作介绍,当一次小导游。

  (2)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2.指导。

  (1)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的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故事......

  (2)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选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4)讲清写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

  (1)写导游词。

  (2)分小组交流: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前,先明确要求:条理要清楚,语言要亲切,声音要响亮)

  (3)班级交流:先小组推荐,请能说、会说的同学说,再鼓励想说的同学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议。(可从内容、条理、语言、口吻、声音等几方面评议)

  (2)小结: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第八题。

  “即”字的写法:这个字左右两边差不多长,但结构上不能平头平脚,主要原因在于左边上下分布均等,而右边上紧下松,左右重心很难写在一条水平线上。书写时有意将左半边略提高一点,使其重心上移,这样才能与右边重心吻合。最后一竖为悬针竖,露锋收笔。

  “吹”字的写法:一般左短右长的字,左边要写得高一些。左边的“口”形状小,倒梯形,位置写得上一些。

  板书设计:

  练习4

  a)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b)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作介绍。

课后练习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教学重点:

  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教学难点:

  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板演“我”、“清”、“明”、“那”、“想”、“曲”、“快”等字,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行书运笔的过程和特点。

  (4)学生在自备本上练写上述几个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题(1)、题(2),指名学生读题,其余同学边听边寻找句子中用错的字。

  (2)提出独立做题的要求:查阅字典,寻找规律。

  3.练习。

  (1)学生独立做题。

  (2)教师行间巡视学生做题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先指名学生读所列的词语,再集体读两遍。

  (2)举例分析,掌握规律。

  例:掀起高潮。“掀起”表示行为或动作,与“掀起”相关的事物是“高潮”,所以“掀起”与“高潮”搭配正确。

  (3)让学生用“——”画出表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词,想一想:它们分别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为什么?

  3.练习。

  独立作业:用连线的方式将所列词语两两搭配。

课后练习教案14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五、教学关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计算。

  1、书第50页第2题。(吹泡泡游戏)

  54+9=26+9=33+8=7+42=38+7=

  6+37=56+4=8+22=3+79=40+15=

  可采用小组接力竞赛的`形式,看谁算得最快。

  2、书第50页第3题。(森林医生)

  让学生当医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把对的写在旁边。

  3、书第51页第8题。(小猴摘桃)

  19+5=43+8=32+40=64+9=8+55=

  49+6=8+36=65+7=4+28=20+35=

  68+5=17+30=26+9=43+8=6+39=

  18+8=77+5=56+5=9+27=42+6=

  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比赛,谁算的又对又快,便摘到桃,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加油。

  4、书第51页第7题。(比较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二)、实际应用。

  1、书第50页第1题。

  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书第51页第5题。

  先投影出示采蘑菇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

  生:2个已知条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个,兔妹妹采了37个。)

  出示问题:“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学生先列式,并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

  3、书第51页第6题。

  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羽毛球乒乓球

  38元29元5元2元

  先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可能有:(1)、买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2)、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钱?

  (3)、买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钱?

  (4)、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5)、4个都买要花多少钱?......

  再根据问题列式解答,若解决不了的放入问题银行。

  (三)、找帽子

  结合书50页第4题,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戏。

  每人手上1张口算卡片,去找相应的帽子。

  (四)、。

  通过学习,你解决了“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

  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存入“问题银行”,下节课再来解决。

  板书设计:

  练习四

  12+9〇11+9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课后练习教案1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来进行有关乘法的复习。

  2、揭示课题: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整理与复习第3题。

  ⑴出示图,观察思考,说一说图的意思?(每个排球9元......)

  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⑶填出书上的空。

  2、练习九第1题。看图填算式。

  ⑴独立完成。

  ⑵你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口诀的运用

  1、练习九第2题。看算式写口诀。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一句口诀两个算式。

  2、练习九第3题。做转盘,玩游戏。

  课前做好转盘,同桌游戏。小圆每转一格,把对着的数相乘,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3、练习九第4题。写算式。

  ⑴独立完成。

  ⑵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九第5题。对比练习

  ⑴独立观察思考,列出算式7×9=637+9=16

  ⑵反馈。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5、解决问题。看图思考,这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四、思考题:在里填数。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练习教案】相关文章:

课后练习教案04-0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3-05

钻洞洞教案教案12-10

小班健康教案牙齿教案04-01

中班教案好吃的蔬菜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