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6 08:05: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汇编(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

  复习生字词,明白狮子妈妈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狮子头像图、词语卡片。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提示:注意“反犬旁”的写法。

  3、老师把这一对孪生兄弟带过来了,你看他们虽然长相相同,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真正认识他们吗?

  4、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要想和这两只小狮子真正认识,我们需要进行闯关活动,只有你们顺利闯关,才能成为小狮子的好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目标: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

  自己读,齐读,开火车读。

  2、复习本课生词:

  (课件出示,词卡出示)开火车读,齐读。

  三、图文对照,感知内容:

  1、出示初步读文目标:

  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学会抓住重点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读第1—2自然段。

  (1)这两段写了什么?(一只勤狮子和一只懒狮子)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狮子的“勤”的?(整天,滚、扑、撕、咬)

  (板书:刻苦)

  “整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练的时间长,从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

  它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手势做一做滚,扑,撕,咬的动作?(滚可以练得身体灵活:扑能使动作迅速而凶猛,撕,咬能置猎物于死地)

  指名读,齐读。

  ⑵ 另一只小狮子整天在干什么?板书:懒

  懒洋洋地晒太阳是什么样子?(没精打彩)还可以懒洋洋地干什么?(仿说短语)

  ⑶ 看图1谁是狮子妈妈?谁是刻苦的狮子?谁是懒狮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⑷ 带着感情读2自然段。

  4、这只狮子为什么会这么懒?读3~6自然段。

  ⑴ 小树向懒狮子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读出奇怪、关心、着急的语气。)

  ⑵ 懒狮子是怎样回答的?

  “那苦头”指的什么?说明什么?(怕苦)它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慢吞吞说明什么?谁来试读?

  ⑶ 懒狮子不练功,以后怎样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样想的?

  “凭着”是什么意思?靠谁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领?它父母有什么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板书:yī kào 父母

  ⑷ 懒狮子说这话时是什么样子?(得意、了不起)看插图。为什么会这样?(炫耀……)

  ⑸ 它会生活得好吗?为什么?

  (6)有感情地读3—6自然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指名读。)

  5、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读第七段,把妈妈说的话勾下来。

  ⑴ 妈妈一共讲了几句话?

  ⑵ 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⑶ 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

  “也”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思想)

  ⑷ 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

  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

  四、拓展思维:

  1、 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他以后会怎么做?

  2、要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人,那你从小应该学会哪些生活的本领?

  五、知识积累:

  出示与勤学与珍惜时间的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正确认读“欧洲、骤降、特殊”等词语。

  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见过或坐过列车吗?那你们说说什么是“专列”?板书“专列”。

  2、出示课件“列车图”,生读句子“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问:他们送的是谁?板书“燕子”。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3、板书“爱”。今天所学的课文燕子专列就是围绕人与人间浓浓的爱展开的,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相考一考。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个别读,开火车再读。

  ⑵出示词语,男女赛读。

  ⑶知道哪个词语意思就说哪个,看谁说得准确。

  三、学习课文

  过渡: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用专列送呢?我们一起在读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1、生找出句子后:

  课件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⑴自由读,从中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

  ①天气恶劣(骤降、风雪不止、昆虫冻死)

  ②燕子处境危险。(疲劳、饥寒交迫、

  找不到食物,濒临死亡)

  ⑵指导朗读。

  ⑶课件录音,师配乐谈话:风雨交加,成千上万只可爱的燕子又冷又饿又累,他们在风雪中拼命的飞呀飞呀,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过渡:瑞士政府也想到这,他们和你们一样关心小燕子的安危,这与政府的其他大事相比微不足道,能做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除了政府以外,为帮助燕子做出努力的还有很多人和事。读读下面课文,按照提示分组讨论。

  2、出示讨论题:

  ⑴除了政府,人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贝蒂,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检查交流情况:

  ⑴回答讨论1,出示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顶着冻的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①读一读,体会到什么?

  ②对比句子,体会理解“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

  ③指导朗读。

  ⑵汇报讨论2,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⑶出示“我相对贝蒂说……”

  把想对比蒂说的话写在书上,全班交流。

  四、小结

  课件出示将开动的列车图。

  师:他们用爱为动物搭建了健康的桥梁,他们用爱铸造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护生命

  保护环境

  出示课件“爱护生命

  保护环境”

  五、板书

  燕子专列

  政府

  爱

  人们(贝蒂……)

语文教案 篇4

  "是行动的种子。"我将以《谈生命》说课为契机,借此与大家交流,希望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粒铺路石,也愿我们的教学生命开出灿烂之花。

  一、说教材

  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47年写的散文《谈生命》安排在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目,上接梁实秋的散文《孩子》,下承吴伯箫的散文《菜园小记》,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课文以"春水""小树"为喻,生动地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结合单元教学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朗读,揣摩文意,学习作者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前者为重点,后者为难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分析概括文字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感受并吸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着许多朦胧认识,通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散文的一些知识,还可以通过联想、想象感受鲜活的生命形象,进行哲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说教法

  读书之法,贵在熟读精思。在整体构思的中,突出学法指导,抓住行文标志划分层次,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后,观看课件,直观地感受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引发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于漪老师说过:"谁想成材,谁就要千方百计地学会运用语言去分析课文这一基本方法。""一江春水"、"一课小树"究竟有何特点,是否揭示出了生命的真谛呢?我尝试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自由赏析、评点。在轻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对文中暂时不懂的地方,提交小组讨论,讨论不能解决再由老师启发、点拨,老师在这里发挥了主导作用。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探究学法,让学生思考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鼓励学生把这一现象绘画下来,或描述出来。另外,我还采用自创名言法,引导学生写出对生命的感悟,这样更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的主旨。运用大量的课件来展示生命现象及规律,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程序

  1、导入新课:世纪的风雨中,有一个奇女子,人称"白岁老人"--冰心。她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诗文,令人仰慕。1947年写下的散文《谈生命》,在本世纪初,这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有一种生命是不会随岁月而老去的,那么生命到底要经历怎样的历程?冰心老人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且看《谈生命》。(1分钟)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

  2、明确学习目标:

  (1)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

  (2)反复阅读,学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抽象的事物。

  (3)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分钟)

  (明确目标,学习有的放矢。)

  3、辅导自学,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答疑。(10分钟)

  (个别辅导,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自学汇报

  (1)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有什么?

  学生一:作者冰心简介;

  学生二:词语有: 清吟 枭鸟 荫庇 芳馨

  学生三:文体是散文

  (2)结构内容手法,你知道什么?

  学生七嘴巴舌地展开汇报。

  (3)结合学习目标,逐题说说你的见解。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给学生充足发表见解的机会。)(6分钟)

  5、精读讲析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暗示了怎样的人生经历?

  (用课件辅助教学,演示江水的平和与激荡的不同景象;再演示小树的成长过程。观看的同时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有关内容。)

  (2)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层,找到主旨句。

  (3)找到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4)思考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鼓励学生把这一现象绘画下来,或描述出来。并采用自创名言法,引导学生写己对生命的感悟。(用课件辅助学生,完成创意设计。)

  (5):生命不是永远快乐,顺利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随时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要勇敢地面对,坚信雷雨过后就是艳阳天。全文以"春水""小树"为喻,写出人生的不同境况,不同阶段的美丽,给人启迪。(18分钟)

  (精读赏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6、发散思维训练

  (1)你学习之后,是否联想到与生命有关的其他文章?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一:《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生命的意义》

  学生二:相同点是都在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不同点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的描述中。

  学生三:用了象征手法,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明确象征的手法,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难,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自己变得坚强的?(6分钟)

  7、一课一得的(2分钟)(学生发言为主,教师鼓励作结。)

  四、反思

  通过一节课,我们教给学生的毕竟有限,拓展思维,教给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课件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很受学生欢迎。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认识自然段,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读生字,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浪花图片:大家看这是谁来了?小浪花非常可爱,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在大海**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你们可别小看它,虽然它的年龄小,但本领可大了,不信你就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读音,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对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识字。

  2、轻声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将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认为自己读得通顺的句子,可两个人一起读读。

  三、识字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抽读生字卡。

  ①同桌合作,抽读生字卡片。

  ②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3、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出示“智慧树”,“树”上结满了“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几种颜色,你喜欢哪个就摘哪一个,但是一定要将字音读准,这个苹果才能归你。

  四、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词句训练。(课件展示)

  (1)出示句子比较。

  浪娃娃多。

  浪娃娃多得数也数不清。

  读一读,感觉一样吗?

  (2)照样子说一说。

  天上的星星多海里的'鱼儿多

  天上的星星()海里的鱼儿()

  (3)浪娃娃怎样贪玩?

  用“整天”说一句话。

  3、朗读:浪娃娃那么多,有那么贪玩而活泼,真惹人喜爱,用孩子天真活泼的语气读出浪娃娃的活泼可爱。

  五、学习效果测评

  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文中生字特别多,读通课文也就比较难。学生通过课下预习,基本上能把课文读下来,教学时,通过让学生默读、一边读一边找生字、同桌互读,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生字的这种读法学生是第一次试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要加强训练。识字教学时采用了学生自学、同桌抽卡片互读、教师出卡片开火车读、摘卡片读生字的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识字效率较好,其中摘卡片读生字的游戏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词句训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基于教材的特点、语文素养培养的一般规律,执教本课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思路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站在引领者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体现“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本课教学可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二课时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内化吸收,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冲动发怒,过后又后悔的情况。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简短的交流之后,指名发言。

  师生对话。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和学生平等沟通。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板书课题:成吉思汗和鹰)同学们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谈一谈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对鹰的认识。

  学生发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播放下面的资料,但要注意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资料: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因此有学者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汉曾经说过:“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尽管后人对他残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做为马背天骄的伟人的地位。

  鹰——内蒙古大草原上正义的象征。它强健、凶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幼鹰常常被牧民驯养,成为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

  [设计意图: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因此本环节设计没有急于让学生接触文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把生活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自由读书,结合教材后面“生字条”,给文中出现的生字注上拼音。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如:悠闲自得、宠爱、满载而归、懊悔不已等。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初步读书的感受。

  找出“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的部分,反复阅读。

  2.生生交流,反馈学习情况。

  在学生独立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发现问题。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适时找出重点的语句段落,指名朗读。让学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发挥自己宏观调控的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比较杂乱的问题。本环节还重视了学生积累词语的训练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有三个步骤:不理解、结合工具书理解、工具书与文本创设的语言环境结合来理解。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关键的词语,实际上也就基本理解了教材的内容,为后面的深入研读奠定了基础。]

  三、及时巩固,读写结合

  1.抄写课文中你认为应该重点记住的生字和词语,不太熟练的可以多写几遍,但一定要注意工整规范地写好每一个字。

  2.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下面的括号。

  ( )的泉水 ( )的季节

  ( )的天气 ( )的狩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成吉思汗_______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了,于是他就__________。结果把那只鹰_________射杀了。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_____________ 。成吉思汗从这个教训中领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是并没有要求削弱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听说读写,不可偏废,语文基本功训练要扎实到位。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各种学习感官的积极配合,不单使得课堂结构错落有致,张弛有度,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面的词语:

  悠闲自得、狩猎、手腕、拧断、懊悔不已、宠爱、小心翼翼、满载而归

  2.用一句话说出《成吉思汗和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指导读书,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1.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把自己的个性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抓住“悠闲自得”、“他最喜爱的鹰”、“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家的路”等描写,体会成吉思汗和鹰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要抓住“渴的急不可耐”与“正准备一饮而尽”来理解成吉思汗的境况,来体会他的情绪。

  从“嗖”的一声、“这只鹰前前后后飞了好几个来回,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等描写便不难体会到鹰是怎样“想”的。

  2.用学习“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时此刻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怎么读?成吉思汗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又接满了第四杯水,鹰是怎样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样做的?这段话该怎样读?要读出变化的语气来。

  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阅读指导上。

  [设计意图: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学生能够快速找出“成吉思汗发怒杀了鹰”这一点,但他们容易忽略 “为什么愉快变成了愤怒”,这个环节把体会人物 的内心活动作为重点来探究,不但使教学仅仅围绕中心目标展开,而且完成了“把书读薄”到“把书读厚”的经过,学生在切身体验的情况下,会情由心生,情动而辞发!课堂就不但是读书的过程,还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成吉思汗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鹰是一只什么样的鹰?

  学生可能各抒己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但又不要盲从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可能存在分歧:成吉思汗既有叱咤风云的一面,又有凶悍暴戾的一面,但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和背景来全面认识伟人的形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面对错误,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安排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教学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门交际和交流的工具,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帮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本领。]

  四、课堂延伸,设置作业

  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

  1.学习《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

  2.搜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错误,采取的不同态度的材料,扩大阅读量,总结经验。

  [设计意图:积极使用教材,并努力凭借教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并努力超越课堂的局限,使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

  五、快乐作业 (出示课件)学习《成吉思汗》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1、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择。 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师绝不先将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在执教《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

  2、阅读教学中人文因素的渗透。 语文教学意在实践“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学生语文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应该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一生成长的甘泉,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脱离低级气味的有品位的人。在《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为了让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联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在发怒的时候做出令自己懊悔的事?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3.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朱鹮”。

  朱鹮:鸟类的一科,身体大,嘴细长而弯曲,腿长,生活在水边。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光和伙伴们带领科学考察队的叔叔们寻找朱鹮并精心养护的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按事情发展顺序,先讲小光遇到几位寻找朱鹮的考察队员,然后和小伙伴们带领叔叔们寻找来鹮,最后讲他们终于找到了朱鹮并认真观察,精心养护它们)

  2.朱鹮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3.小光和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4.讨论: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从保护里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方面来谈感受)

  (五)总结、扩展

  经过小光的小伙伴们以及考察队员叔叔们的努力,使得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来,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中,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做点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野生动物的资料,图片、向人们宣传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它们,保护生态环境。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

  (展示成果完成习作)

  一、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学生独立习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点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本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找出来读一读。

  3.练一练: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写完整。

  (1)果园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来了,树叶也换上了新装。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标牌:

  税务局、档案馆、咖啡馆

  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2.认读生字“税、档、咖、啡、阅、废、贸”。

  3.小组读、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生字组词。

  5.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标牌又认识了不少生字。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周边事物,我们还会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1.出示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2.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这是什么制作过程。(蔡伦造纸的过程)

  3.对照这样的流程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

  4.小结:流程图其实就是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动作的词。

  5.小组讨论一次手工活动的流程图。

  (1)分小组讨论,每小组讨论一种手工活动的流程图。有同种爱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组成小组。

  (2)各小组交流自己组的活动流程图。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流程图,全班评议是否完善。

  (4)各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小组的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6.评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二)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两段话。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4.全班交流。

  师小结:这两段话都用一个排比句围绕第一句话进行了具体描写。

  5.练一练。

  操场上真热闹: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积月累。

  1.导入: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读一读,说一说。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2)师补充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历史上把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合称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3.课件出示: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1)读一读,试着介绍。

  (2)师补充介绍:①古人常把琴棋书画称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②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因为它们具有自强不息的特点,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

  ③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4.师指导背诵。

  5.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给予奖励。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04-08

语文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