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

时间:2024-04-19 06:59: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1

  1.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元素,说出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①大量元素:c、h、o、n、s、k、ca、mg等。

  ②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③基本元素:c。

  (2)尝试解释为什么说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3)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鲜重最多的是水、干重最多的是蛋白质。

  (4)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见下表)。

  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种类

  试剂

  现象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等)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糖(淀粉)

  碘液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脂肪

  苏丹ⅲ(苏丹ⅳ)

  脂肪被染成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5)理解只有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有机的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间反复循环运动。无机自然界的各种元素不能表现生命现象,只有在生物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2.学习建议

  (1)结合化学中学过的.元素周期表、教科书中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从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两方面比较归纳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即生命的物质性)和差异性(即生命的特殊性)。

  (2)以人体细胞为例,从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解分析,总结出: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基本元素等的含义和所包含的元素种类,并明确组成细胞的元素的一些基本作用。

  (3)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①从实验原理出发,能准确辨析、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②准确把握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如斐林试剂的使用,a液b液先混合再加入,实质是应用新配制的cu(oh)2溶液与还原性糖反应,颜色反应的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a液再加b液,实质是创造碱性条件下的cu2+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并结合到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如糖尿病患者的尿检原理;同时注意实验中应以保留的原组织样液做对照。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2

  一、铁的物理性质: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实物、联系生活实际(如铁锅导热),回忆总结出铁的物理性质。(指明讨论一种物质物理性质的方法)

  【引入】铁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

  【电脑展示、讲解】对照元素周期表,指出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这一区域还有哪些元素呢?这里还有代表财富的“金”和“银”;最硬的金属“铬”;最难熔的金属“钨”;“太空金属”“钛”;象水一样的“汞”;以及电器工业的主角“铜”。它们的单质、合金及重要化合物在祖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见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间区域,是含“金”纳“银”、藏“铜”卧“铁”之“宝地”。(引出过渡元素的概念)

  推荐:高中教案细胞的衰老凋亡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l)说出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之间的关系。

  (2)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3)知道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4)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2.学习建议

  (1)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难点是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2)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可以通过认识人体衰老的特征,讨论延缓细胞衰老,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方法,理清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通过讨论明确细胞衰老的特征。

  (3)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①细胞坏死是一种被动死亡;②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4)通过完成教科书中“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的活动,受到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感教育。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实验重点

  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实验难点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

  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

  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

  [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推荐:高中教案细胞的癌变学习导航(小编推荐)

  1.学习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习建议

  (1)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细胞的癌变。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2)用比较的方法归纳分析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可用一个具体癌变器官(胃癌、肝癌等)为例进行分析,掌握细胞癌变的形成和特征,并与当今环境污染相联系。

  (4)在学习时,要本着“sts”观点,学以致用,领悟现实生活中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因和外因,从而对癌症的发生、预防、治疗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

  推荐:高中教案细胞中的无机物自我测评

  1.研究甲状腺功能时用作示踪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a.14cb.131ic.15nd.90sr

  2.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呈坚韧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心肌内多是结合水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心肌内多是自由水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3.合成核苷酸和三磷酸腺苷分子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a.铁盐b.磷酸盐c.钙盐d.硫酸盐

  4.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

  ①降温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④消毒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

  5.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分别是()。

  a.无机盐和糖类b.水和核酸

  c.无机盐和脂质d.水和蛋白质

  6.人体血液中缺乏哪种无机盐时肌肉会发生抽搐?()

  a.钠盐b.钙盐c.铁盐d.磷酸盐

  7.萌发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旺盛;干燥的种子,细胞内代谢缓慢,这说明()。

  a.水是细胞内代谢活动的产物

  b.自由水是细胞内代谢活动的必要物质

  c.水是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d.以上三项都正确

  8.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9.刚收获的粮食要摊开晾晒一段时间以除一部分水分;粮食入库储存前,还要晾晒一下。请说明除去的水分在细胞中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

  a.蛋白质b.自由水c.重水d.蒸馏水

  10.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水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的是()。

  a.吸附或结合在蛋白质等物质上

  b.能够流动,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是生物体代谢活动的介质

  d.是良好的溶剂

  12.下表分别是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鱼类

  蛙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80~85

  78

  65

  90

  60~80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脑

  含水量/%

  10

  22

  76

  79

  83

  84

  ①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较多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

  13.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fe、mgb.cu、mg、ic.i、mg、fed.fe、mg、i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学会怎样才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的方法,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三、教学策略:

  1.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由于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在进入这部分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区别。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图和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图,之后再介绍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碳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个问题。

  如果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知识有较好的基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为学生理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奠定基础。

  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很容易找到碳所在的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数是6,说明一个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由于电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利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就能够理解C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了。

  3.利用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时,如果由教师直白地讲解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不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表解,获得相应的知识信息,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实验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 观察图表,归纳。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1(略)2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3 如土豆的块茎的细胞还有糖类多;肌肉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皮下组织的细胞还有脂肪多。

  (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五)练习

  (六)总结 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与反应的实验,把蘸有的棉团放入盛有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和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第12页

  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与反应的实验,把蘸有的棉团放入盛有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和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1.钠的氧化物(1)展示、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不放出氧气)②、与作用(放出氧气)(不放出氧气)[讨论]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②是否是强氧化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与水作用除生成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外也还有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补充实验]溶于水后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的用途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①展示样品,做溶解性实验。演示实验第32页[实验2-7][实验2-8]a.与盐酸反应,比较反应速率快慢b.、CO的热稳定性实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提示也具有和相似的性质:碳酸氢钠也具有相似的性质:有关离子方程式:[结论]既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转化,本质就是酸根离子中“”的变化。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总结、扩展:(1)总结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扩展根据的性质可知与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与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根据和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和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溶液和溶液,而决不能用溶液或溶液。布置作业:1.补充作业(1)向饱和溶液中通过量的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和)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3)由与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质量(4)今向100g8%的溶液中通入,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5)200℃时,11.6g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2.教材有关习题参考答案:(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原因:①溶解度:②溶质的质量: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2)(3)①15.9g②③(4)6.6g(5)板书设计:第二节(一)钠的氧化物(二)钠与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三)[小结]:Na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

  推荐:高中教案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糖类均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几类。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有机物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有n、p、s等元素,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具有维持体温和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在维持和调节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支架。

  2.学习建议

  (1)糖类和脂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零散,学习时首先要结合化学中学过的水合化合物知识,来理解糖类的称谓,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糖类的重要生理功能。可以采用列表法进行学习,主要从元素组成、含量、分布、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掌握糖类和脂质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要注意比较多糖、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归纳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这一重要知识和思想。从而从细胞、分子水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糖类和脂质的功能,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铁铁的化合物精选版

  1、使学生掌握铁的性质。(学会)

  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学),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德育渗透)

  3、培养学生由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综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

  4、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会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乐学)

  5、通过介绍我国悠久的炼铁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渗透)

  教学重、难点:

  Fe的还原性、Fe与稀HNO3、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设计:

  1、增加“铁丝与稀硝酸反应”的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2、增加“铁丝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教学用具:

  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等仪器;铁丝、铁粉、稀硝酸、蒸馏水等药品;多媒体教学设备、Flash4.0电脑软件支持。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引言】人类使用铁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目前已发现的金属虽然已有90种,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铁。小到铁钉,大到桥梁、铁道、舰船、车辆和各种机械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来制造。就连动植物体内也含有铁,人体内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首先使用铁呢?

  【电脑展示】我国的劳动人民在春秋时期就会冶铁,比欧洲早近20xx年,并且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从1996年开始我国年钢产量连续超1亿吨,居世界首位。我们为我国悠久的炼铁史和发达的钢铁工业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实验探究。

  【板书】第三章铁

【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高中教案】相关文章:

植物细胞教案12-26

《组成物质的元素》教案04-01

生物教案:《细胞分化》07-26

《伟人细胞》教案最新04-19

《元素周期律》教案优秀12-12

《元素》的教学反思10-20

化学元素说课稿07-27

细胞的生活教学反思10-01

细胞的增殖教学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