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2-05-27 14:59:30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美术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美术教案锦集10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4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帽子的基本知识及构造。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各种材料构思设计、动手制作、装饰美化不同造型的立体帽子。

  3.体验制作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利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制作立体帽子。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各种不同的,有创意的立体帽子。

  教学准备:

  课件、手工帽子示范、手工制作工具。

  学具准备:

  手工制作工具、各种彩纸卡纸报纸等废旧材料。

  课程设想:

  让学生带上自己做的帽子走秀,开一场联欢会。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个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他们是来和我们比赛的,比比谁的手巧,谁设计的帽子与众不同。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四课——千变万化的帽子。(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

  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的那些方面吗?(引导学生说出造型、装饰方法、材料、颜色变化)

  2、同学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帽子是怎样做的?

  帽子上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想一想这些帽子有什么作用?

  3、老师能把一张纸变成一顶帽子,你们信不信?(师演示并请学生装饰)你可以把一张纸变成帽子的形状吗?(学生尝试)

  4、有了外形,接下来就要对帽子进行装饰了。你想怎样装饰你手里的.帽子?用什么方法?

  看看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吗?(卷、折、刻、挖、穿编、粘贴)

  5、老师也制作了几顶帽子,我们一起看看。

  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你们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欣赏下吧!看看都用了那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装饰方法吗?

  三、学生制作

  看来要想当个帽子设计师,不光要有一双灵巧的手,还要有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的智慧一定比一个人的强,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装饰一顶帽子。比比看那组做的又漂亮又有创意,完成之后我们来个比赛,大家加油!

  A、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制作给出适当的建议。

  B、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小组。

  四、作品展示

  1、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什么设计理念。

  2、集体选举出优秀作品,并举行走秀活动。

  五、课堂小结

  你对今天的设计满意吗?你有什么收获?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08课 光影变幻绘画表示事物的基础是光,假如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客观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08课 光影变幻)光使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发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展示物体明确的轮廓线,使人们见到了变幻的光影现象。而这些正是我们在绘画中所要捕获的东西。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08课 光影变幻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生长需要,关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和色。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到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学习领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示能力,传送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的作品进入,创设了光影变幻美丽的情境。为便于学生理解光影变幻,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然后使学生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在教学中可将以上基本原理、知识浅显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练习中,更强调造型的层次性和创意设计。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一组几何图形。

  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图形的明暗效果,表示层次感。教材的左上角有几幅范画作品,是用心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以和不规则形重叠并皴上深浅变化的`线来表示物体的前后层次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充沛挖掘学生的创作思维,展示学生个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争取作业百花齐放。

  “活动二”: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表示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教材从欣赏画家作品入手,让学生看到《沙漠之鸽》作品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示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然后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验到明暗、光影的变化所带来的奇妙变幻。

  教材力求出现学习活动的难易层次,从对平面几何图形的感知、创作,直至立方体的形体组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和任务相对独立、复杂,应以探索体验为重点,注重快乐教学。在欣赏、游戏、观察中学习绘制明暗效果。掌握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自主拓展,开发求异思维,发明性绘制有意味的素描作业。在教学中要将技术意识和人文意识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布置。

  “活动一”:欣赏感受——交流探索——绘画体验——巧妙联想——设计制作——欣赏研讨。

  在教学实施中先欣赏教材的图片,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发生不同的明暗,然后引导学生讲讲生活中你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有了感性认识后,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最后由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示。教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活动二”:玩一玩——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联系,想像和自由发明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一起特征,作为美术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开创自由、活泼、生动的绘画气氛,有效地培育兴趣的幼苗。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从玩积木导入,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定的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建筑物造型。知识的探索可让学生看一看石膏立方体,把师生的交流活动当做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结成“一起体”。

  接着让学生画一画,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明力的发挥。在评价过程中不局限于学习结果,其内容可多样化。最后提出问题,升华感受。良好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不是一日可成绩的,教师要俯下“身”来,以心灵贴近小朋友的心灵,心灵的互动才可能使创作的火花得到激发,教师既要明确本课整体的美术课程目标,又要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既要有空虚的教学内容,又要有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在良好的绘画氛围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健康活泼地发展。

  四、教学选择

  本课学习内容要准备的学习用具比较简单,主要是铅笔和素描纸。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彩色铅笔和彩色卡纸。考虑到本课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和知识性,各个环节设置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可以在如下方式中完成教学任务:观察欣赏&x;——讨论构想——绘画表示——相互评议——探索发明——交流评价。也可是“玩一玩—看——看——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课堂可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安排一个光影场景,让学生观察,交流,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沛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创新精神是现代化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而不能简单地以“立方体”作为唯一的作画对象,要让学生大胆实践各种其他方式的造型表示活动。

  五、教学建议

  1.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并不局限于窄小的教室,我们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也应让课堂走近生活,把课堂搬出教室,搬出学校,在自然界中感受光影变幻。

  2.上课之前可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大师的作品,用于观摩学习并交流心得体会。

  3.针对对立方体等透视缺乏必要认识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

  4.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要,不应以“^***化”的规范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示,大胆发明,勇于尝试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认识“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

  2、工人、农民、医生、老师、厨师、司机、售货员的图片。

  3、《劳动最光荣》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在精巧的歌曲中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导入语: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听里面都有谁?

  2、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老师:这首歌是说小蜜蜂爱劳动,为人们采花蜜,人们都喜欢它,我们人们也爱劳动,过几天就是一个全世界人民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1)老师出示五月一日的日历,请幼儿认读五月一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这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2)讲授“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告诉幼儿五一劳动节是全3)请幼儿说一说,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重大节日。你的父亲、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劳动者?

  3、观看《“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认识劳生动民。

  1)观看课件,边看边穿插提问和指引,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请幼儿说一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劳动者。

  4、出示劳动者图片,指引幼儿建立尊敬劳生动民的感情。

  1)观看图片,说一说他们都是谁?是干什么工作的。例如:医生为患者看病,清洁工把街道扫除的干洁净净,司机开车让人们出行更便利,厨师会做好吃的菜,老师教授知识,建筑工人盖高楼大厦,农民种庄稼等等。2)依据幼儿已有经验,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通过讨论,启发幼儿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指引幼儿尊敬他们。

  活动延伸: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运用了音乐带动幼儿歌唱和表演,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动静结合。

  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了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介绍了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并通过图片观察了解了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组织幼儿互相谈一谈自己父母的职业,并说出他们的辛苦,让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由于小班幼儿对于节日的概念及意义的意识模糊加之没有很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出示各行各业劳动者图片时,不能很快说出劳动者的职业,所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在组织活动前准备及预设不足所导致的。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记忆大比拼分析

  本课记忆大比拼借助主题、图片、起首语假拟了一种竞争状态,力图解决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及空间透视的知识技能。记忆大比拼半遮半掩的物体图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观察写生中融入默写的因素。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立体形,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记忆大比拼

  活动一学习内容记忆大比拼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记忆大比拼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教材中火锅范图的添画表现出物体的厚度和立体感,符合透视规则。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成了椭圆形,如果是侧面的方形也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线的位置包括与其他线相连的起笔位置、转折位置及与其他线的距离位置;线的方向包括线的倾斜状况和转折角度;线的长短总是比较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长短、大小比例等;线的曲直反映了轮廓线的凹凸程度。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教学目标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思路

  儿童写生并不需要具体规定应该怎样画,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怎样观察,怎样自己画,并在画的过程中根据造型原理不断启发、提醒他们。相关绘画知识技能的传授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活动一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尝试添画一作业评析一引导观察一了解方法一再次添画一评析交流。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添画茶杯或纸盒,在作业评析中解决一部分技术问题,如用线是否流畅,是否抓住物体大小比例特征,然后出示茶杯或纸盒实物引导观察,并利用教具让学生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及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教材中的火锅图片进一步明确了画立体形的步骤方法。学生第二次添画作业内容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也可作适当增添、删补。

  活动二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出示竞技游戏规则一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一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一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一作业互评、心得交流。学生在竞技状态中发挥潜能快速作画,巩固知识,逐步训练,提升品质。教师应根据学生普遍水平来确定每一关作业的多少、时间的长短。

  四、教学选择

  1.工具材料的使用可以不同:可用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来画线条,但切忌用尺来画直线。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

  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蜡笔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录像、范画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

  (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

  (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

  2.欣赏范画。

  (1)播放课件: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

  (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

  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2)准备好下节课的拼贴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有关拼贴的材料(布料、纸张、蜡笔、水彩笔等)

  (教师)范作等

  1.拼贴作品。

  (1)学生分两人一组拼贴一幅热带鱼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适当添画;可以夸张、变形与想象;可以创作故事作连环拼贴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并指出注意点。

  2.互相交流。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热带鱼乐园。

  (2)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3.装扮教室。

  全班同学一起装扮一个热带鱼乐园的教室。

  4.课外探索。

  对热带鱼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索热带鱼和海洋的秘密。

美术教案 篇6

  课 题:

  布贴 风景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

  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

  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

  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

  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

  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 稳定学生情绪

  (二)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 提问:布贴画和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一样?

  答:布贴画是工艺品,但它们都是艺术品,布贴画有一种简洁、概括的美感。

  2. 导语:布贴画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画,还可以表现祖国,家乡的许多美丽风景。

  (三) 讲授新课

  1. 出示范画 ① ②

  2. 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范画。

  问:①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祖国、家乡的美丽风景

  问:②这些画面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这些画面运用了不的'的颜色、质地的布料,表现了不同的景物

  小结:使学生从中了解、分析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美感及学习兴趣,并对表现手法做一步了解。

  3. 出示风景图片。讲解风景中的三景及色度。

  近、中、远三景,由于层次的不同,其色度也不一样,在布料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别,如近中景的树林,要选择前绿、深绿色的布块,远山要挑选浅灰色的布块,近景要强烈,而远景要浅淡

  小结: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选择

  第二节

  教学反思:

  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

  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

  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

  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

  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一) 讲解制作过程(板演):

  (1) 构图:确定要表现的风景内容。

  (2) 画草稿(有主景、有背景)

  (3) 根据画面要表现的景物,选择布料的颜色、质地

  (4) 按照风景的远近层次进行粘贴

  次序:远景——中景――近景

  (二) 布置作业

  1. 作业内容: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2. 幻灯出示3-4幅风景画图稿,供学生参考

  (三) 学生做作业,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四) 小结:选择有意境,巧用布料的作业进行平讲

  版面设计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

  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③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看flash线条先生

  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外宾旅游遇到困难,语言不通怎样去帮助他呢?(画一杯牛奶,一块面包)

  导出课题:(定义)手绘线条图像:是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他可以把表达不清楚的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

  二、师生探索创新

  1、理解领悟

  师生共同感受: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②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功能: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外的“第三语言”。

  2、探究性学习

  我来画大家猜游戏接力赛

  手绘线条图像的多种功能和在各种场合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把难以用语言表达和表达不清楚的内容,清楚地表达给对方。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具有丰富美感的艺术性,在没有文字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和交流今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动手动脑,表达体验

  表达: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用手绘线条图像大胆果断地表达,发挥想象力,运用丰富的手法进行表达。

  1、画一张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告诉大家你喜欢的服装款式。

  3、展示你的房间布局。

  4、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出来吗?

  四、展示评价

  图片展示:明确手绘线条图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图片参见课本8—9页。

  共同赏析,交流感受。

  五、小结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生活在江南的幼儿对水更有深刻的感受,平时幼儿总会饶有兴趣地谈论有关水的话题。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的探究,并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本活动可以说是系列活动的引子,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活动将无意观察引向有意观察,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水的兴趣。

  在这次活动中,我试图摆脱具象的艺术表现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感受与表达的空间,引导幼儿尝试运用颜色和点、线、面的变化,表现自己的体验,为进一步探索水的秘密以及更加艺术性地表现水的千变万化奠定基础。

  目的:

  1.倾听不同的水声,乐于运用不同颜色以及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2.培养对水声强弱、水流快慢变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准备:

  1.已开展有关水的讨论。

  2.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录像片断。

  3.油画棒、水粉颜料和笔、棉签、绳子等。

  4.四开彩色纸每人一张(墨绿色、深红色、普蓝色,由幼儿自选)。

  过程:

  1.引出话题,重现相关经验最近,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水的事情,你们能用耳朵听辨出水的声音吗?你们听到的水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时水的.滴答声、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声、下大雨时的哗哗声、洒水车的沙沙声等。)

  2.共同讨论表现形式

  ①观看录像,启发幼儿边听边自由模仿。

  ②想像水是怎样说话、唱歌、飞跑或跳舞的。

  ③讨论怎样将水声变成图画。如:“滴答滴答”可画成一个个或一串串小点;“沙沙沙沙”可画成一根根细细的直线或斜线;“哗哗哗哗”可用点和线画成一片;“轰隆轰隆”可用连续不断的波浪线和螺旋图案表现;大瀑布像纺纱织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涂画。

  3.边听赏边表现

  ①反复播放录像,启发幼儿自由选择色纸和作画工具,边听赏边作画。

  ②引导幼儿倾听、想像,并尝试变换不同的工具,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颜色的配合,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③鼓励幼儿在作画过程中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4.欣赏感受

  ①重播录像,引导幼儿边听水声,边在自己的画面上寻找这几种水声。

  ②相互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品,可以是整幅画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师可对部分作品提出建议,如:当几种颜色调和出现脏的颜色时,可适当用一些相似的浅色或白色覆盖;当画面比较单调时,可增加色块等。

  ③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水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模样?有没有更美丽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喷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丽的(如污水、洪水泛滥等)?

美术教案 篇9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

  2、用图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书信的一般格式。

  2、用图文的方式写信和装饰信封。

  教具学具:信封、彩色笔、信笺、图夹文的`儿童读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问:小朋友你写过信吗?收过信吗,看过信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写信?你会写吗?小朋友,你们知道写信的一般格式吗?

  欣赏信文,让学生讨论有几个部分

  A、1.称呼2、正文3、结尾4、具名5、日期(6、附言)

  B、展示各种图文的儿童读物作品文字,请学生讨论:用画来写信与单纯用文字写成的信有什么不一样,你更希望收到怎样的信,为什么?

  C. 用各种简单的图形代替文字如:

  D、用小插图和花边进行装饰、文字的颜色可以不同

  (二)发展阶段

  展示信封,说出信封有几个项目组成

  A. 1.收信人邮政编码2、收信人的姓名3、寄信人邮政编码、地址

  B. 托人代交的信

  收信人的地址可以不写

  不贴邮票

  只写上“请交”、“烦交”等字样

  信封的装饰

  三、作业要求:

  你现在最想给谁写信,想告诉他们什么?赶快行动起来,用与众不同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

  折叠装进信封,美化信封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教师小结,作业展示,整理学具

  六、课后拓展

  写信给妈妈、爸爸等人的信

  写给高年级同学的信

  写给老师的信

  写给朋友的信

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文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文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课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幻灯片,泥块等。

  板书设计:

  7.兵马俑

  艺术成就:(1)表情:千人千面

  (2)服装和动作:铠甲和布衣

  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

  (4)头与躯体黏结。

  (5)黏结上肢,调整姿势,添加、刻画、装饰细部。制作要点:先做大体形状,再做细部修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哪些属于世界奇迹吗?

  (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2、你知道秦始皇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3月,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3、板书课题: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二、民主导学

  (一)欣赏、分析

  1、了解三个俑坑。

  (1)一号坑。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2)二号坑。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

  (3)三号坑。三号坑最小,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兵俑和马俑共计8000件!

  *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2、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

  欣赏《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

  3、同学们通过欣赏、了解,能说说自己想了些什么吗?

  (规模大;数量多;雕塑精美)(考古任务艰巨)??

  排列有序“高超艺术”。

  (二)体会感知

  1、选择部分陶俑、陶马,让学生体会感知,并说说其精美的艺术特点。

  (1)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2)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3)武士俑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头发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4)跪射俑

  (5)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6)一号铜车马

  (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2、讨论: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兵马俑雕塑艺术上的精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以陶俑为例,从“表情”与“服装和动作”两方面欣赏其艺术上的精美。

  (1)表情。可谓是千人千面。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表情各异。(点名说一说)

  (2)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铠甲和布衣。动作不同。

  这些兵马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三)尝试制作

  1、欣赏了这么多艺术品,请试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2、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自己尝试了,别着急呀,能试着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吗?

  (学生自由发言)

  3、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按照大家说的步骤尝试制作一个俑人,要抓紧时间哦,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4、完成了,谁能帮老师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5、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再做细部的修饰。

  5、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动手尝试做一个陶俑吧。

  三、检测导结

  现在老师看到大家都完成了作品,请把他们放到老师准备好的俑坑里来吧,要仿照秦兵马俑给他们排好队哦,请把军吏放到前边的位置。

  1、请小作者说说你做的是哪类型俑人,并简单介绍.

  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服饰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评价。

  兵马俑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陶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是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苹果》美术教案01-24

小班美术教案12-17

中班美术教案04-12

美术欣赏教案06-11

大班美术教案08-26

美术大班教案12-13

美术绘画教案02-20

春的美术教案02-22

幼儿美术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