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反思>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29 08:42: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

  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以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为主,教师讲解法为辅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实现思想品德课“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目标。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认识到了挫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挫折对人生具有两面性,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很多学生也树立了战胜挫折的信心。

  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课堂中的气氛还不够热烈;同时课堂教学只面对全体,忽视了个体差异,尤其是对后进生,关注力度不够,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更多。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2

  课堂教学改革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成绩,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本着“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只有堂堂清,才能日日清,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结合本学科,思考如下:

  1、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2、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

  3、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练习册中的.试题,教师对选择题、判断,要当堂解决;对分析题,有必要当堂讲述,而后再让学生进行训练,批改后纠偏补错,使知识牢固掌握,能力自然增长。

  讲讲,最后,对学生还存在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点拨讲解,从而让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3

  没有问题的思品课堂是苍白无力的。但是,问题设计必须克服虚伪和形式主义,即问题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推动“教”的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学”。

  首先,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能够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体验生活。在讲到《合作与竞争》一课时,可结合设计情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分析合作的意义,设问:“你是拒绝还是合作?怎样拒绝或合作?”尽管很多学生都懂得“合作能够实现双赢”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与人实现合作。所以“一定要合作”的观念,不能强行向学生灌输,而是让学生在结合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生活中取舍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其次,问题设计要发挥各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一是反向设计,打破常规思维。例如,学习《珍爱生命》,探究珍惜生命的必要性时,可以设问:“我们要保护我们身边的生命,是否也要保护害虫的生命呢?”二是矛盾设计。例如,在探究文化习俗多样性时,可以设问:“中国的端午节会起源于韩国吗?美国的感恩节会起源于中国吗?”从而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热情。

  再次,问题设计要做到语言简炼,适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设问、反问、夸张等。例如,《男生女生交往》教学内容可以设问:“假如这世界没有男生……假如这世界没有女生”。再如,在讨论建立友情时注意的原则和方法时,采取以下设问:“朋友之间需要宽容、谅解,那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事情都要宽容和谅解呢?”

  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扩展思考能力,也能体现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和多样性。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4

  通过期末成绩分析,我发现班内学生成绩分化严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个问题很严重。平时看学生也很能学,学习时间上也能保证,可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就是提高不快,为了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我想应采取如下措施:

  1、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4、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②、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③、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

  ④、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⑤、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⑥、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5

  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天天面对学生,如果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让我们拥有宽容,保持宽容吧!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让我们永远记住;宽容可以使我们年轻。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6

  1、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尤其突出了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2、把激情带进课堂,这节课我终始面带微笑,保持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比较活跃。

  3、语言精炼、科学,充满感情,授课时辅以手势等肢体性语言,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学生常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4、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歌曲等)使本节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7

  以下方法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可做起来却并容易。假如学生能够按照这些“秘诀”学习,并且能够坚持很长时间,直到养成习惯,学生的学习、工作成绩自然就会渐渐提高。能够做到这一点,学生的学习、工作效率就会不断加强。

  1.当场了解听课,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听课时要了解所学内容,特别是重点内容,上课之前就必须做好预习。因为预习是达到以上目的的保证。听课时必须做到所学内容全部当时了解,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在课堂上问,直到全部弄懂为止。

  2.反复复习,或许大家都清楚,即使听课时就了解了所学内容,但时间长了,也难免遗忘。想一次就记住所学的所有内容并且永不遗忘,是不太现实的。要想真正记住所学内容,并且长久不忘,最好的办法就是趁学生没有完全忘记之前,反复复习,并不断地重复这种记忆,这样就能使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复习的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对所学的内容,当天做第一次复习。第二,一周之内,第二次复习。第三,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复习。第四,考试前,做最后的复习。对于有些特别难的问题,应该视情况增加复习的次数。

  3.不该投机取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会出现以下情况:做练习时,不好好思考,而是直接看答案或借同学的练习本抄抄就完了;考试前也不认真复习,只想碰运气。很多人都会有这些毛病,这只不过是图一时的'轻松和逍遥的方法。如果时间长了,学生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再想迎头赶上就较困难了。读书与学习其他任何技能一样,如果不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不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的话,是很难达到最高境界的,有可能只到某个阶段,就寸步难行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基础不牢的话,那么即使是轻微的地震也很可能将其震垮。

  4.培养读书兴趣对于学习知识,任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自卑感,我们必须设法克服它。因为它对一个人能力的发挥是个很大的障碍。同时,我们还必须培养读书的兴趣,这对于学习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上某门课程之前,如果学生本来就对这门课特别感兴趣,那么,学生肯定会特别下功夫将其钻研一番,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表现得特别认真。这样,学生以前从未发现的潜在才能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8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他自然就会去学,去研究。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把握好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一时难以走出小学生的那份活泼、积极、主动的情绪,上课时很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有个性,也想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于身边的人或事似懂非懂,因此,他们对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欲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步入青春期,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加,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要多下功夫:

  (1)注意启发性设问。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①你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过挫折吗?

  ②当你受到挫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③你认为挫折对你而言,是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为什么?

  ④你认为挫折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好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事?这说明了什么?

  ⑤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做呢?这5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学生很赶兴趣,想想也都能答,也愿意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课堂小辩论。在讲《享受学习》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正方——学习是快乐的.;反方——学习是苦的。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讲得有理有据,气氛非常热烈。如:分组竞赛。在讲民族自尊和自信时,设计了祖国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组与组之间竞争的非常激烈,在这样一种比赛中学生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从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心。如:小品表演。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又能从小品中很容易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我每天注意看新闻和报纸,只要是能为教学所用的我都会进行收集。上半年中国最为关注的是“山西黑砖窑事件”,学生自然也感兴趣,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事件与所学的内容加以联系。在讲“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保护”时,我问:“山西黑砖窑事件”中有许多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侵害。”;“你认为这些窑主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学生:“是犯罪。”“为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犯罪的三个特征”;“自己遇到非法侵犯时该怎么做?”从黑砖窑成功出逃的“小黑”给同学们上了一课,也就是要斗智斗勇。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

  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学会聆听,倡导平等参与课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课堂上的讲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在讲学习的乐趣时,一个学生的比喻用得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只要你在学语文时把它当成吃巧克力;在学数学时把它当成吃草莓;在学英语时把它当成吃哈密瓜,你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了。”又如:在讲自信者能走向成功所具备的心理品质时,教材上给出了“原一平成功的事例”,学生一般联系教材的内容来分析他所具备的心理品质,但其中有一位同学他从材料中找到原一平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这匹“千里马”得到了“伯乐”即大老板的赏识。那么,对于他这个回答我首先加以肯定,说明他看材料非常仔细。然后,又接着问:这个大老板为什么会赏识他呢?是由于他的专注、他的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是内在因素;老板的赏识是外在因素。他得到了我的尊重,脸上的笑容证明了他是快乐的。

  总之,我认为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课堂上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更好的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意识,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将不断充实自已,在课堂教学中多下功夫,完成“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从而感受到生命再生的喜悦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新课改后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新课标为教师施展才能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本人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对于这节课,我讲授之后有一个最深刻地感受就是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学生了。时代发展了,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最充满勃勃生气和希望的群体,而恰恰也是被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常常忽略的群体,所以我想用一句最具有时代性的话对自己说,也对今天的教育说:“要与时俱进!要与学生俱进!”要用一双走进学生内心的慧眼,用一双与时俱进的慧眼,用一双真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慧眼去看待学生,而且把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出乎我的意料第一个同学就回答正确(即放在大海里),因为我想他们不可能马上就回答正确,我还提前准备了许多引导学生的问题,谁想到竟然一个也没有用上。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的班集体,请学生展示小

  学班集体活动的照片或介绍小学班集体的情况,目的是想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将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描绘出来。在课前准备时我没有充分了解、观察学生,估计他们会有胆怯心理,因为毕竟是刚刚迈进初中校园只有一周多的一年级新生,而且他们是即兴展示,手中也没有讲稿,肯定会出现差错。我心里忐忑不安并做好了给学生补漏的`准备。但是到讲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展示让我震惊、兴奋。震惊的是他们说得非常生动、感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不到这些刚刚进入初中校门的学生在面对新同学、面对众多的陌生的听课教师时,今天竟能这样直接、大方的谈论,我忽然也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那样的不自信、甚至狭隘。兴奋的是看到学生对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早就有了很多深入地感想,而且在课堂上说出了他们最最真实的想法、是真正的心里话。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狭隘,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前那种不信任、不放心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学生了,应该真正的去了解学生,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再做什么。学生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要建构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活泼、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师生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和体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信任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信、幸福、满足的情感体验。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0

  成绩下来了,另人非常失望。

  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我们对“三不学生”群体力不从心。

  现在多数班里,有众多不听课、不做作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可以称为“三不学生”。

  他们很“强大”,他们为数众多,“成绩稳定,动手能力强”,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相互团结相互依靠,四处游击,东方不亮西方亮,按起葫芦起了瓢。

  他们很“自信”,他们相信老师们拿他们没办法,他们知道老师“君子动口不动手”,都是“纸老虎”,没有过不去的'坎,坚持就是胜利。

  他们很“聪明”,他们知道要怕谁不用怕谁,一怕领导,二怕班主任,但不用怕老师,有的连班主任都不用怕。对有些“牛”的同学老师们敢怒不敢言,谁管不了他们谁无能。老师领导没他们团结,各人自扫门前雪。

  学生完不成作业、不听课、在任何一课的不守纪律靠个人的力量已不能得到有效制止,老师吆喝半节课不如领导在门口站一站,但领导四面出击累个半死也管不过来。只可惜我们领导老师间只有相互的指责埋怨,而这只会让事情更遭,让我们的工作更被动。

  要减少这部分学生的影响,我们教师、班主任、领导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还要依靠负责任的学生的帮助。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调皮学生都走群众路线了,我们还搞窝里斗,能消停吗?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1

  今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牛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牛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中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切中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门)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10)懂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1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平等意识;(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9)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10)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1)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2

  七年级思品内容,主要是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最忌讳的是照本宣科、苍白无力地说教。所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实落到实处。我讲的课题是《直面挫折,不畏不惧》,设计过程和意图如下:一、从听《命运交响曲》导入新课,一方面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继而引出贝多芬战胜挫折、愈挫愈勇故事,再者多听音乐也符合本课自我疏导、自我排解内容的需要。真可谓一举三得。二、过程设计同龄学生来信的形式,既贴近学生实际,又避免了内容过于分散、课堂拖沓的现象。三、把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写在纸条上,同桌互换出谋划策加以解决,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四、布置学生从网络、报刊、书籍收集名人伟人的故事,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上课过程中,零距离与学生接触,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自圆其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体感觉有点前松后紧,把握课堂节奏的能力仍要加强。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3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知耻自爱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赢得尊严 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责无旁贷 保护他尊欣赏他人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师生互动,游刃有余

  教学片断范例: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尊重他人获得尊严》

  师:请问大家,那么你们想成为珍珠,还是想成为沙子?

  生:珍珠

  师:非常好,这充分说明了大家都珍爱自己,那么要想成为珍珠,首先必须从( )开始?

  生:知耻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知荣辱,讲自爱,自己看重自己。一颗真正的珍珠,不仅仅是看重自己、自爱自重,自尊自强就行了,还需要( )才能够实现

  生:尊重他人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尊重他人,赢得尊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将问题抄写到答案上面。 5分钟过后,学生回答答案。

  师:首先,我们先来讲述一下晏子使楚的故事,谁愿意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

  生:回答略

  师:在这个故事中,楚王如何对待晏子?

  生:没有尊重晏子,羞辱了晏子。

  师:不尊重晏子的结果是什么?

  生:自取其辱。

  师:生活之中,存在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言行?

  生:打架、骂人师:我们究竟应如何尊重他人,请填写课本空格

  生:回答略

  师:看看小林的故事,取笑小林的同学的言行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们没有维护小林的自尊心

  生2:没有接纳小林的缺陷

  师:如果大家是小林的同学,应该如何帮助小林走出困境?

  生1:首先自己要尊重小林

  生2:小林要树立自信,悦纳自我,正确看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生3:小林要发挥长处,扬长避短 ……

  上述师生互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了解到理解,最后掌握运用,成功解决问题。需要教师一要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科学展示目标;二要巧妙设置问题,从简单开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要及时点评学生答案,总结得失,指出不足;四要适当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由此及彼,学会解决生活中自己遇到的问题。

  五、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②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③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即参与学,又参与教。

  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

  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

  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

  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六、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对于合作学习,国外学者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例如美国的弗彻斯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小组成员的构成结构和小组规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影响。弗彻斯等人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合作学习情形都明显优于独立作业情形。在对复杂作务的完成方面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互动质量。

  第二,在异质二人小组中,复杂任务的学习可明显地促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在参与水平上,二人组成的小组明显高于四人组成的小组,差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第四,不论哪种背景情况,差生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其他成员,这意味着调动差生参与积极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方面。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学习目标的方向性更强。

  ②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

  ③研究手段的多样性。

  ④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操作。概括起来讲,在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我们之所以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其理论依据是:

  1、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思考。20世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倡导一种“非指导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教学观点。之后,美国心理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源于“以学生为本”,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和尊重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学会学习的思考。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部影响巨大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是向全世界教育机构发出的警告。随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里,把“学会求知”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教学实践而言,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合作的学习方式,这里应注意合作的必要性,有无必要合作;合作的有效性,能否解决问题;合作的组织性,几个人为好,分工如何;合作的科学性,如何通过有效合作解决复杂、疑难问题。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吸引学生研究学习、生活中的有价值的问题,阐述意义价值,寻找形成原因,探究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4

  通常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有的吸烟、酗酒、盗窃,打架闹事。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后进生的言行常常表现出反抗的情绪。例如,认为违反纪律甚至跟老师顶撞是“勇敢”,而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是小人所为,而同学之间重感情,讲义气,常常感情用事。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聪明但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总之,他们是一些老师的“眼中钉”,同学们对他们厌恶,家长对他们无奈,而他们自己更是。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5

  本周所进行的听评课活动多数没有上学期的效果好,特别是主要衡量指标——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平平。这项活动的好不好不外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原因,而且每个原困分两个方面:一是课前的准备的充分程度,二是对小组合作组织和参与的热情的'高低。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无论老师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形式都没有持久的动力,这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的一点。一项工作的展开没有成熟的条件——内部外部的,要做起来是不能持久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的保障只不过是分开了小组。我们希望小组内部会自发的产生合作学习的动力,希望学生们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而实际是当程度差别如此之大性格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组织起来时,他们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一个竞争的氛围,更没有一个集体的意识,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能力上不一,哪会如我们的美好愿望一般积极地动起来。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1-26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3-06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5-13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11-14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0-11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01-11

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15篇02-11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03-1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