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时间:2023-04-19 15:39:3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5篇)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代心理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揭示了人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个体都 面临着共同的或类似的心理发展任务。尤其是处在“疾风暴雨”期中的中学生,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 化,职业意向的初步确立,人际间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 学校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选课程体系,分别开设以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交往 艺术、情绪调节、良好的性格培养、正确观念、心理压力的应付、青春期性心理、等为内容的选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

  学 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成绩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引起的无能感,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 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 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 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一)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对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成绩低下,情绪低落的原因,一方面 是他们缺少掌握该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上有不合理的地方。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其核心是自信 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就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 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实 践证明,忽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忽视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仅仅靠教师单向的传授,仅靠学习方法的改善,依然只强调竞争不讲合作的学习格局,只会增加学 习能力较差同学的挫败感。那么比较、防范和挫折等不良情绪与攻击、自我封闭等相应的不良行为就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要达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 高学习效率,仍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合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 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 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 就可根据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格教化因素。在敠、理、化学科中可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从公式定理中引申到正确观念的树立,良好品格塑造,合 作精神的培养等。可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百 利而无一害。

  三、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 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 他因素的影响都来得大。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 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向于稳定。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 康。

  其次,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心理健康知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学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适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再 次,学校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撰写心理健康论文,介绍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刊杂志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多渠道、多方面摄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营养,使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 表。

  四、个别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别心理咨询是学校里辅导者运用心理学和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辅导对象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辅导对象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好个别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心理咨询室建设应具备了以下条件:

  1、环境幽静,远离教学区的建筑物。在环境的布置和物体的摆放上尽量做到合谐、美观、大方,使来访者在这里可以达到心理放松,情绪趋向平静;

  2、建立心理资料库,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建立了学生的心理档案。

  3、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以最快的时间答复,方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email寻求帮助。

  (二)咨询室同时也可以作为心理放松室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适,将会形成累加效应,最后导致心理崩溃。心理放松室就是学生宣泄不良情绪,降 低焦虑,寻找心理平衡的场所。采用温馨的颜色、使人全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在心理咨询室隐蔽处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找 回平衡。

  (三)个人心理咨询的内容

  主要有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交往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正如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所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问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辅导的内容应不同。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自己青春期的个体发育、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迅速发展。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

  要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各种能力达到最佳状态,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学生的 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理问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许多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但由于有思想上的顾虑,不愿让别人知道,也 有不少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缺少对自己的了解,并不知自己有心理问题。怎样化被动为主动,使心理工作者不是去等问题,而是主动找问题?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 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如条件允许可以每年对各年 级学生进行依次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存入档案。

  六、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

  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许多心理咨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家庭。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子 (女)三人结构的核心家庭,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掉了”。对子女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任性、懒 惰、依赖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不少家长缺乏心理学素养,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及学习成绩大大超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与 子女的“代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 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访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 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七、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的营造,是拓展学校心理健康范围的重要途径。

  人 的情绪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若缺少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就像一个人缺了一只胳膊,是不完整的。因此创设一种氛围,影响学生心理十分重 要。第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学 家和心理学、完善自我及调节情绪的方法、案例分析、热点追踪、心理故事、学生论坛、专家论坛、心理测试等。第二、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 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程化和学科渗透相结合,普遍性和个别性相结合,家庭和学校相结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只有从多种渠道,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适应社会,发挥潜能。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2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

  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飞速期,并且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思维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有些是困惑甚至问题,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着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了解自己,积极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不断地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指导思想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适应过渡时期,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总体上,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对待考试问题;尝试与人相处,能有效的和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沟通;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变化,了解自己;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还未能从小学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生

  活中转换出来,压力不断的.开始增多,来到新学校遇到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相对陌生的环境,适应成了最大的挑战。

  怎么才能迅速的适应到初中的学习生活,课程增多,作业量增大;陌生的环境中认识结交新朋友,让自己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前行,不在孤独;还未能摆脱小学的宽松的学习习惯,现在如何养成,学习的重担时时在他们心头;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如何兼顾他们的娱乐休闲等等共同形成了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而难题。前者在学校中一般较少见,后者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或者不适应。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初一入学适应不良

  刚进入初中,学习生活和小学时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新环境新同学老师,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课业压力增大的同时,人际相处从零开始,容易出现厌学情绪,不与人相处,或者孤傲的情绪。长期这样的话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朦胧的自我认识萌芽

  初一阶段,有部分学生发展的较早些已经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开始明显起来,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对于我的思考开始出现,"我是谁"、"我是怎么了"开始在他们内心掀起波澜,困惑不已。

  3、学习适应不良产生苦恼

  学习课业好多,怎么学,方法好像总是不对路;别人怎么就成绩那么好,我这么差,有压力,出现自卑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

  这么烦,没有目标和动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试啊,这无穷无尽的考试什么时候是个头,讨厌考试这些都是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学生为此苦恼不已。

  4、和家长或老师间的沟通不良而苦恼

  家长们怎么这么唠叨,不断的碎碎念,动不动的私自翻我的东西,我的空间,我的秘密,什么时候能还给我;老师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还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我不行

  5、不能恰当的控制休闲时间,自制力较弱,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

  四、教学内容

  在初一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生对这一块的内容还是比较好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确是观念,因此需要在课堂上简单地渗透正确的心理观念,通过在活动中结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学生产生影响,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这学期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解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以及学会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学老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学会与人相处,有效合适的与人交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面与技巧,正确的对待考试,能轻松应考。一切为了培养更好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教学进度表

  (略)

  六、教学措施

  1、在初一段每个班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周一次。

  2、个别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根据学生的自愿预约以及各个科任老师的提醒。

  3、针对某一相似类型情况进行团体咨询辅导,看具体情况而定。

  4、加强同各科任的联系沟通来辅助各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也需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进行必要的反馈。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三年学生进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进人校门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等等,对于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三年级是小学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发展期,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多样化,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情绪趋于稳定,情感有一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以此为目的这部分教材安排了十次活动

  1、自我认识(活动一和活动二)

  2、人际关系(活动三和活动四)

  3、守规矩(活动五)

  4、思维训练(活动六和活动七)

  5、学习策略(活动八、活动九和活动十)。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己。

  2、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一些学习的策略。

  3、通过系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技能训练,学会尊重、赞美、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学会与同学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过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脑力,调动学生的潜力。

  5、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守规则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巧、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2、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3、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咨询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快乐成才。

  六、教学进度

  第1周9.2—9.6活动一戴高帽活动

  第2周9.9—9.13活动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第3周9.16—9.20活动三猜猜我是谁课时安排

  第4周9.23—9.27活动四找朋友

  第5周9.30—10.4活动五爱妈妈见行动

  第6周10.7—10.11活动六火眼金星

  第7周10.14—10.18活动七展开想象的翅膀

  第8周10.21—10.25活动八和坏习惯说拜拜

  第9周10.28—11.1活动九听课有窍门

  第10周11.4—11.8活动十课前准备很重要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神话,五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五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

  2.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创造性的学习。

  3.形式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抵御诱惑的适当态度。

  4.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2.学会不但学会与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学会要与异性交朋友。

  3.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并要学会欣赏别人,珍惜生命。

  4.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六、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第一周

  1、我的兴趣爱好第二周

  2、创造学习快乐多第三周

  3、朋友真给力

  第四周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五周

  5、情绪卡片

  第六周

  6、自主学习巧安排

  第七周

  7、应对校园欺负

  第八周8第九周9第十周10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学会选择、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严谨细心并不难、心中的小秘密、经得住诱惑的考验、和自己做朋友、学习加油站、我的烦恼向谁说、肩上的责任。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5

  一、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我校五年级有三个班级,男女生比例有点差异,男生比女生多。五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在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

  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在亲子交往方面,由于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不再一味顺从,对父母过多的“看管”常常表示抗拒。老师的威望在五年级阶段开始逐渐下降,学生对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崇拜,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跟教师疏远。

  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辅导目标

  1、情绪辅导: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能运用转移注意力、自我放松、换位思考等方法来调节情绪。

  2、学习辅导:围绕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体验“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的愉悦感、成就感;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为毕业、顺利进入中学做好心理准备。

  3、人际交往: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学会与父母、老师沟通,学会尊重父母、老师、同学,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和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

  4、进一步深化活动内涵,增加实验演示、游戏比赛、专题讨论等新的活动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自我组织潜能。

  三、辅导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具有能干、负责的意识,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2、让学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3、学会男女生的角色意识,初步学会以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

  4、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相貌审美意识、幽默生活意识和学习冲刺意识。

  四、辅导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四、教学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时安排:

  每两周一课时。间周进行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7

  教学目标

  1、认识合作,懂得合作的力量大,培养合作精神。

  2、学会合作,使学生明白合作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合作的能力。

  3、体验合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过程中的快乐,从情感上认同合作,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感悟与人合作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MTV《三个和尚》动画版、筷子、长把勺子、糖豆、彩笔、纸、针、线、球、音乐MTV《众人划桨开大船》、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桃花朵朵开,自然分组

  师:今天,康老师能跟大家一起上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里特别高兴,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桃花朵朵开”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围成一个大圈,手拉着手,按顺时针的方向走,老师说,桃花朵朵开呀,同学们问,开几朵,老师说开三朵,那三个同学就抱一块,如果老师说开五朵,那就五个同学抱一块,会了吗?

  生:会了

  师:你们六人抱一块,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们六人一定是最好的朋友,那这节课,你们六个人就是一个小组,唾比比看,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出色。快请找个坐位坐下吧。

  情境导入,感受合作

  师:下面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你们组画的图形,到前面来,背对屏幕站好,来汇报一下,不许回头看,其他同学看着,哪一组汇报的正确。

  师采访全对的一组

  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我们明确分工,一名同学记一行,然后再画出来

  师:你们真棒,在合作中,想到了明确分工,所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掌声送给他们。大家想不想,也体验一下,明确分工所给我们带来的合作效果呢?

  生:想

  师: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感受到怎样才能更好地合作呢?

  生:要有明确分工

  师:祝贺你们,找到了第二把开启合作之门的金钥匙(明确分工,张贴板书)

  第三关:穿针引线

  师:同不们还有没有信心再闯第三关

  生:有

  师: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关,穿针引线

  游戏完成,对获胜小组进行采访,让他们分享胜利的'秘诀。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六人分成三组,两人一组,合作认针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觉得怎么才能更好地合作?

  生:首先要小组内的同学明确分工,然后在认针时,两个人要密切配合才行。

  师:说的真好,只有两个人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祝贺大家找到了第三把金钥匙(张贴板书:密切配合)。

  第四关:接力传球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的特别好,那同学们想不想全班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一个游戏呢?那我们一块来闯第四关吧!请同学们面对面站成两排,各伸出一只手夹住球,往后传,如果球掉了,从头再传。不得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碰球,否则是犯规,取消比赛资格。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给你们计时。

  师:在游戏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想与大家分享呢?

  引导学生找到开启合作之门的第四把金钥匙:合作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师:同学们四把开启合作之门的金钥匙全都找到了,合作之门即将向我们打开,让我们一块读一读合作的真谛吧

  学生齐读:与人合作,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统一的目标和明确的分工,除此之外,还需要合作者彼此的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获胜。

  回归生活,体验合作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关于合作的例子呢?

  学生谈身边合作的事例

  课件展示有关合作的图片

  总结提升,激励合作

  1、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不仅体验了合作,而且更加体会到,有些事情只有合作才有力量,只有合作才能迈向成功。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同学们听说过这首歌吗?----让我们在来听一遍好不好,同学们可以跟唱,可以打拍子。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2、刚才歌唱的多好啊!同舟共济千帆进,号子一喊浪靠边。最后,老师也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同舟共济、合作成功!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为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首先: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

  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3、与同学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出现的困惑。

  4、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5、缺乏自信心,过分自卑和过分自负。

  四、教学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快乐生活,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一些常识。

  帮助学生适应职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择业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五、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六、课时安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每周6学时。教学时间为32学时,视屏赏析16学时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视屏赏析:《沉默的羔羊》《美丽心灵》《心灵捕手》《三傻大闹宝莱坞》《新乌龙女校》《守望者罪恶迷途》《地球上的星星》《沙漠之花》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9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我们做到: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合群,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二、根据以上的总目标,本学年制订如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三、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开心话吧”定时开放),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即使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并建立好心理档案。

  4、继续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校路路通”这两个平台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四、 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孩子方面: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四、具体工作安排:

  23月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布置;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安排;

  3、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吴庭华

  46月

  1、小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2、中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3、大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谢烽

  910月

  1、对个别特殊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个案研究;

  2、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常云霞

  1112月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计划二:中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2)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4)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物体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作为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它必然比其它课程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编辑了这套教材。整套教材有机的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它没有大段大段地讲述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融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浓浓的趣味性之中,重点突出了心理训练的操作性。教材有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接受学校正规的约束和学校管理,接触系统的学习

  2、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

  3、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学校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集体行为。

  四、教学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直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合群、开朗、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班级的学习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沟通、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学会生活和学习。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正确的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

  3、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和智能进行训练

  六、教学评价方案

  1、通过观察对学生具体作出评价。

  2、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当然也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记录。

  3、常用的快速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简单测试题,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

  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你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等。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四年级是小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是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在对自我评价上,他们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开始独立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并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有时甚至“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心理。相反,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或某方面的不足得不到班级同学的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四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遇到小事情就容易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而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写在脸上。

  3、意志力下降。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逐渐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其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所以,学生在意志特征上表现出一种自制力和坚持性下降的趋势。

  二、辅导目标

  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从情绪、学习、生活消费、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辅导。

  1、自我意识方面:

  通过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且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

  2、情绪方面:

  通过活动课,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

  3、学习方面:

  通过学习心理和行为习惯训练,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仔细做作业、自我检查、制定计划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人际交往方面:

  通过系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技能训练,学会尊重、赞美、宽容、坦诚、礼貌待人,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学会与人分享快乐、烦恼,了解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同时体会父母、老师的爱,关心父母、老师,初步认识男女生的差异,树立性别角色意识。

  5、生活方面:

  学会合理消费,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辅导重难点

  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情境模拟、角色体验、现场操作、智力游戏、兴趣展示、故事接力等活动。

  四、辅导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家庭、学校、社会媒体要注意宣传安全防范,让孩子保护自己。此外,对孩子的被动保护不能过分,要让孩子增加活动机会,学会运动中的保护技巧。

  6、四年级学生自己有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衣着形象设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小学生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教育目的: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选材要尽量使心理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讲话形式可采用演讲式、说话式、报告式、讨论式等。

  3、学习内容要及时记载,班级将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作详细记载。

  四、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适应周围生活。

  五、教学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1学会读书12神秘的大脑13练就火眼金睛14鲁班与锯子15与时间赛跑6学会质疑7身体语言8善用批评9学会倾诉10学会分离11我与同学比什么12心灵之桥13糖果实验14青蛙看海15复习测评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4

  月份

  周次

  上课题目

  辅导学生

  第2周

  (自我意识辅导)自信心训练

  1年级

  第3周

  (自我意识辅导)了解自己的`气质

  2年级

  第4周

  (人际交往辅导)谁是最受欢迎的人

  3年级

  第5周

  (自我意识辅导)我的个性

  4年级

  第6周

  (人际交往辅导)主动积极和父母沟通

  5年级

  第7周

  (学习辅导)提高学习效率

  6年级

  第8周

  (学习辅导)计划的执行

  1年级

  第9周

  (学习辅导)计划、计划、再计划

  2年级

  第10周

  期中考试

  3年级

  第11周

  放假

  4年级

  第12周

  毅力辅导(勇于承担责任)

  5年级

  第13周

  人际交往辅导(人际沟通六要决)

  6年级

  第14周

  毅力辅导(意志力与成才)

  3年级

  第15周

  青春期辅导(青春洗礼)

  4年级

  第16周

  情绪辅导(阳光总在风雨后)

  5年级

  第17周

  毅力辅导(面对挫折)

  6年级

  第18周

  期末考试

  1-6年级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5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个体自我概念开始逐步形成。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对自己在一切方面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是通过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出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前面一种水平的描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多,他们的自我概念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而且还发现中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的印象一般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女生则年龄越大,对自己的印象越差。

  在自我评价方面,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某个方面或多各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开始具有对内心品质评价的倾向。自我评价的抽象概括性有了提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由于受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比较腼腆,表现为上课不敢积极发言,做事不能积极承担,自信心不高。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相互赞赏中获得内心的成长,增强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09-05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06-24

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计划09-02

心理健康教学计划范文09-04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05-13

小学心理健康教学计划03-15

心理健康课教学计划04-01

学期心理健康教学计划04-01

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07-06

四心理健康教学计划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