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4-06-21 10:14: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1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婚恋与法律”作为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课,始终坚守“贯通”理念,要求教师在传授婚恋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婚恋问题、解决婚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认识和学习方法上发生根本的转变。在“婚恋与法律”通识课教学中,课程组尝试采用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教学法在通识课教学中的优势

  “婚恋与法律”通识课采用设计教学法,以大学校园婚恋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背景,由学生去拟订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相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材料,采用问卷、微视频采访等现代手段,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分析与互相讨论,每个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拟订学习调研计划、方案→调研采访、分析研讨→小组观点、结论与进一步思考→课堂展示”等几个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设计教学法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采用设计教学法,有助于倡导从学生的需要与发展出发的理念

  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婚恋密切相关的选题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婚恋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理解、掌握婚恋知识和形成正确婚恋观的过程。

  2.采用设计教学法,有助于发挥通识教学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婚恋与法律”课堂教学以学生婚恋心理为依据,以学生课堂参与为主体,从选题的选定、计划的设计到任务的实施以及结果的检验评价,学生全过程参与,充分展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担负主要的学习责任,训练学生的担当责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设计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动手能力

  设计教学法要求整个设计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设计、亲自实施动手,其间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这样提高了学生收集、遴选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4.采用设计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不超过十人。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各小组成员对设计教学积极性很高,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多个设计作业(word文字稿、ppt演讲稿以及调查问卷、采访视频四份资料)。

  二、设计教学法在“婚恋与法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进行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或多个实际的婚恋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订学习计划与内容,再运用有关的具体婚恋知识材料,通过一些采访、问卷等实际活动,去完成和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婚恋与法律”采用设计教学法创新了以下实践做法。

  1.选定设计教学的选题

  一个设计教学的选题,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采纳。课程组教师结合婚恋教学内容,精心提炼出与学生婚恋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十个婚恋前沿热点问题,比如“如何让爱情保温?与初恋结婚的利弊?不同视角看彩礼!你会选择同居生活吗?涉外婚的利弊;异地恋与异地婚姻你能接受吗?对网络恋与网络婚姻的认知与态度;观点对对碰:老少婚;大学师生恋:应不应该禁止?同性婚:你周围的人能接受吗?离婚一定不幸吗?”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是所有的大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在未来的个人婚恋生活中极容易碰到的问题。因此这些婚恋疑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婚恋问题的兴趣。选题一布置,各组学生踊跃地争抢选题,积极努力地把解决以上婚恋问题作为一个设计活动来学习。

  2.拟订设计教学计划

  具体设计计划包括:选题——与选题有关的搜集的内容——时间进度分配——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步骤——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合作研究(组合设计)成员的项目分工等,都要一一列出。教学设计的计划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做,使他们从多次思考练习中养成制订计划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使学生所拟计划切实可行,并获得成效。

  3.落实设计教学计划

  具体的落实方案是:运用与选题相关的具体材料(包括与本选题有关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等),通过设计问卷调查、采访各种人群等手段,反映对待该问题的不同观点并阐述理由,从实际活动当中去解决问题,得出答案。通过学生直接经验得出答案,不受老师间接经验的干扰,获得不同的真实婚恋感受,以指导未来学生的婚恋生活。

  4.展示设计教学结果

  学生完成了设计教学所有任务后,结合课堂教学主题,每组将所有设计教学成果(word文字稿、ppt演讲稿以及调查问卷、采访视频资料)在课堂进行展示。每组选出学生代表将PPT内容进行演讲,并可提出本小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留待日后继续研究或老师解答!听课同学也可以提出疑难问题,先由演讲同学负责答疑或留待老师解答!

  5. 评价设计教学结果

  当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时,要对设计制作作品予以评价。教师制定评价标准,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与任课老师一起组成评分小组,老师指导他们应用评价标准,使学生养成客观评价的习惯。评价标准强调下列各点:

  1、教学设计实施时是否依照预定计划?

  2、预定设计内容有没有实现?

  3、从设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收获)?

  4、计划和实施过程存在哪些不足?

  5、以后的教学设计活动应怎样改进?

  6、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教学活动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设计教学活动的兴趣,引起学生从事设计教学活动的愿望。

  三、设计教学法在实践中遭遇的问题

  通过设计教学法的尝试和应用,学生获得解决一个婚恋实际问题的完整经验。但通过几轮教学方法的实践,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已普遍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擅长亲力亲为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致使大学课堂有的学生上课只愿意带耳朵来听,不愿动脑、动手,甚至有的学生讨厌、反感,在“婚恋与法律”课程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中,就有个别学生直接说:“这门课要求学生设计方案等,不喜欢!”

  2.学校对上课课时、内容规定死,难以突破

  按照克伯屈定义的设计教学法,是整个教学过程要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决定设计目的、拟订目标、完成计划,可以说两课时的课堂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基本的设计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果反而不理想。加之现有的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仍然是按照满堂灌的要求制定课时和要求,内容规定死,必须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难以突破。

  3.设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缺乏可控性

  由于设计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教师极少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课外的调研、采访等环节,学生是否按分工要求人人参与了具体的工作,是否有浑水摸鱼的情况,是否有极个别学生做与设计活动无关的事情,很难被发现。

  4.教学设施、条件不匹配,难以胜任

  课堂教学设备配套服务需要及时跟上,一旦电脑死机、网络课堂上不去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设计教学的效果。

  四、改进对策

  为克服设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婚恋与法律”课程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端,为了使设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进行设计教学之前,教师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婚恋知识基础,以及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设计教学要求。比如设计一些与学生婚恋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以及在未来的学生婚恋生活中较常见的热点婚恋话题供学生选择,同时结合大学生熟悉互联网、微信等现代技术手段的特点,布置学生采用先进的微视频等手段完成采访、问卷等,受到学生的欢迎。

  2.在实际教学中,不必完全照搬照抄克伯屈定义的设计教学法,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

  “婚恋与法律”对此进行了改革,将设计教学法分成课外、课内两个阶段来完成。课外要求学生主要完成问卷、视频采访、撰写文稿等过程,课堂主要完成老师布置设计教学任务、学生成果展示及成果评价等过程。这样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设计教学效果,也可以实现学生课内、课外全过程参与课堂教学。

  3.加强对教学法实施过程的监管和控制

  “婚恋与法律”课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实施过程加强监管:一是固定小组成员。学生十人左右自由搭配组成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明确分工,建立微信群,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联系沟通;二是明确学生设计教学的书面要求,规定各时间节点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讨价还价;三是在学生课堂展示研究成果时提问一些与设计过程有关的问题,了解学生真实的合作过程,同时在考核评价的成绩中,将学生是否分工合作、是否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成果作为一个考核点计入成绩,体现有效的学习团队和学习效果

  4.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现代技术条件保障

  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现代技术条件保障,包括课堂现代教学硬件设备、网络课堂建设都要有利于通识课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条件保障。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2

  一、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背景

  我们选取的B民族大学是一所年轻的民族高校,其在校生来源广、民族多、学习基础差异大。该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主要面向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学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共16周32课时,修完该课程可获2学分,结课采取开卷笔试的方式。授课教师情况。B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的授课教师是两位女教师,她们长期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了解学生情况,熟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所以尝试探索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一方面基于对该教学理念与模式的了解,另一方面基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在实施之前,任课教师之间进行了教学专题、翻转内容与方式等的专题研讨,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进行了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我们将“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专题,根据不同专题设计了“教师讲授+提问答疑”“预习分享+提问答疑+内容小结”“语音/视频学习+个别辅导答疑+内容梳理与小结+联系拓展”等可供选择的翻转课堂方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先进行个别章节内容的翻转课堂,逐步尝试基于此的“半翻转课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后实现课堂全翻转。学生学情分析。在开始教学任务之前,笔者与学生所在学院辅导员进行了交流,并在授课伊始通过发放与回收小纸条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诉求、教学需求等。从收集到的学生反馈信息来看,音乐学、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班班额较大,有119人,上课时间为上午10:00~11:40;舞蹈学专业教学班班额小,有32人,上课时间为下午13:30~15:10。两个教学班大部分学生习惯上课听教师讲,课下自学仅能够完成课堂布置需上交的作业,其学习诉求是获得学分并助力教师资格考试,希望教师教学以趣味性为主。

  二、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

  翻转课堂的实施是翻转课堂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相关研究和应用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分析了B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的师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具体体现在课前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后调整三个方面。

  (一)翻转课堂设计的核心要素: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在设计良好的学习活动基础之上[2]111。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以小组学习活动为主,如何促进师生的良好互动和学生有意义的深度学习至关重要。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引导,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前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线上、线下学习环境的创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结合“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师在第三周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专题“教育的形态与功能”,并提前告知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教师课前布置的自学任务主要有阅读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章节内容、听教师5分钟语音微课堂、观看5分钟教学微视频、思考并回答自学问题;课堂主要进行问题答疑及教学内容梳理。针对“教育形态”的课堂教学,教师设计了自学问题讨论交流、小组分享观点、答问与提问、教学内容梳理与小结四个主要环节;针对“教育功能”的课堂教学,教师设计了自学问题答问、小组交流与分享、提问与答疑、教学内容梳理与案例讨论分析五个主要环节。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主要模式: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型翻转课堂是我们对于该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的定位,是以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展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97。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育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课堂探究的.关键在于确定问题,主要包括课前疑难问题和课堂提问。我们在两个教学班“教育形态”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师课前强调需要进行课前自学,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课前自学,在讨论交流、小组分享观点与提问过程中出现不参与、不讨论的问题,学生普遍表示太忙没时间查资料,部分进行课前自学的学生仅限于了解内容框架,经验性的回答自学问题,缺乏教育学语言的运用,且存在无疑问、不会提问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前自学调整为课堂导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查阅资料并进行分享,在学生发言后进行内容梳理,师生对内容进行小结。与课前教学设计相比,答问与提问环节效果不佳,学生答问流于日常缺乏学科语言,提问成了教师的任务,学生处于失语状态;教学时间有延长;学生参与讨论及师生互动方面略显被动,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两个教学班“教育功能”教学过程中,两个班均出现了提问与答疑环节虚设的情况,学生无疑问、不发问,教师只能改变策略,通过提问和随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参与其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培养其问题意识。课间与学生交流发现,该专业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偏爱技能学习与训练,排斥理论学习,尚未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不喜欢教师讲授,又习惯于教师讲授;他们喜欢小组讨论,又习惯于讨论后的沉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并且梳理学习主体的意识成为翻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三)翻转课堂课后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翻转课堂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多元教学方式探索的教育理念变革,需要教师在“目中有人”的前提下落实“以人为本”,发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课堂唱独角戏的状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激情,由教师“独唱”到师生“对歌”,构建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师生共奏和谐乐章。在课前设计和课程实施后,我们进行讨论交流,一致认为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让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行为主体?教师如何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将课堂注意力转移到学生和学习身上?随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过程中,我们从“把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出发,尝试以问题探究为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采取“课堂任务驱动+学生小组研讨+分享总结点评”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研讨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在“教师与学生”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微视频,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发言,总结和点评时教师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

  第二,采取课下小组合作进行“教育话题”选择、准备,课堂进行汇报、分享的方式,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分享教育热点、教育著作、教育影视作品……小组汇报或展示的方式可自行设计,汇报加评析时间10分钟,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教育学的思维去分析教育实践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准备的农村教育、家庭教育、校园霸凌等内容引起了关注与讨论,展示的方式除采用PPT讲解外,还有小品、系列直播“开讲啦”、走进直播间谈教育等方式。

  第三,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实践作业”的方式,如针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这部分内容,教师梳理教学理论内容,进行精讲,学生自学教学实施内容,并结合专业撰写教学设计或教案在课堂进行说课或讲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舞蹈学专业教学班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完成教学设计或教案并现场展示,效果相对较好,但在音乐学专业教学班中因班额大、耗时久难以实施,转而实行课下完成教学设计或教案并在课堂展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复制下载现象普遍。基于此,在这章内容结束前,教师就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的要求与学生进行分享,并结合学生专业展示优秀教案供学生借鉴。

  三、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思考

  结合B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一学期“教育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可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但考虑到教学内容及学生现状,需要从实施主体理念及方式、学习主体的认知与态度出发,探索适宜的翻转课堂方式。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主体是教师,其教育理念与思维的翻转是关键。在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实现由“教书匠”到“领航人”的转变,更应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好,不仅要强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应多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并设计与组织好教育活动,扮演好“组织、引导、引领”的角色,发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兴趣较低,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再结合视频、讨论、案例等将其心留在课堂,使其逐渐发挥学习主体的功能,助力实现培养和鼓励创造性的大学本科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一生中继续开发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及拥有内在动力一直学习下去的能力,目的是获得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奖励和愉悦[3]233。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其对课程的认知与态度决定着参与状况。翻转课堂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将课堂注意力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和学习身上[4]。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成为自主、自立、自律的学习者为目标,正视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低兴趣,了解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与擅长的学习方式,关注其发展与学习。可以说,探索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不仅强调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介入和引导来促进艺术类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正确对待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同伴间合作交流,提升其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习不依赖于施教,而依赖于学习者自我激励的好奇心和自动开始的行动”[3]263。民族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应采取渐进方式,由“课上半翻转”向“课上、课下全翻转”过渡,根据教学内容、班额、上课时段灵活设计课堂翻转,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习意识与思考能力。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塑造能够做全新事情之人,而不仅仅是重复前任做过的事情之人;应该是塑造具有创造力和擅长发明之人,应该是塑造具有批判能力的发现者,可以证实而不是全盘接受给他们提供的东西。”我们希望艺术类大学生目前这种“依赖施教又讨厌施教”的状况得到改善,在课堂上能够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变得“乐学且会学”。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3

  一、推行“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课程标准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确立了新课改的目标与方向。旧的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等旧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新规定、新要求相冲突或相违背。我们所秉承的陈旧的灌输式教学,以及迫于升学压力的苦学苦教,时间加汗水的做法已跟不上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已不符合现在学生学习的口味。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等等迹象表明我们必须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我个人认为“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

  通过对“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价值: 1. 模式推广要依附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这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指导教学,促进教学,使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与完善。 2. 通过开展“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来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开发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享受素质教育。 3. 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切实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做到生生交互、书生交互、师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齐举,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 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发挥教师的教学效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重在“导”,学生落实“学”,以导学案为依托,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一)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问题性原则: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问题要精心设计。

  层次性原则: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 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导学案编写的具体要求

  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2.“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3.“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 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6.“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4

  一关于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思考

  1.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国自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来,就为我国素质教育确立了根本立足点。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理念要寓于一切教育教学环境中,渗透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因为素质教育的三个层面——素质知识、素质智能、素质养成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给学生实践、熏陶。然而,一方面,由于各大高校的进出校门基本制度的不改变,使得我国素质教育在小初高阶段几乎处于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由此素质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责任,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开放型、国际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且具有较好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已迫在眉睫。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社会实践三维空间中合力推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教养、礼貌、与学生协同一体的能力、和谐课堂氛围等对学生起到引导和熏陶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发起者,是素质教育的生力军,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自觉地发挥资深的优势和作用,使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2.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调整教学目标,将原来的获得一定知识量的教学目标调整为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切实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只有全面落实以上三方面的改革实践,才能改变学生维持性学习为创新学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和实践的能力,最终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环节,要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其改革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给学生一个体现创新精神、发挥创造能力的空间;关注每个学生课堂、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强调知能合一,引导学生学会内化知识和技能;突出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

  二素质教育在冲压模具设计课堂中的实践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着力于学生创新、实践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既考虑课程全局,又使每堂课有具体步骤实施。本课程课堂设计包括了“课堂教学设计框图”和“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前者是对每个模块的课堂教学总体思路的程序设计,后者是对每一次课堂教学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课程总体教学程序方面,根据该课程模块多、系统性强、各模块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笔者一直按先分模块教学,再综合分析的教学程序进行。既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冲压模具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又要符合课程和专科的学生特点,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遵循三个原则:

  (1)与基础课程不同,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大学专科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思考。

  (2)专科课堂教学与高职和本科课堂教学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它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恰当的理论支撑。否则就会培养出在高职和本科之间“进退维谷”的人,而不是在高职和本科之间“游刃有余”的人才。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忽视基础知识,又不能抛开基础知识单纯地强调应用和实践。

  (3)紧紧围绕冲压模具的功用特点,深入具体模具分析讲解,与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从基本的应用功能出发,利用已学的基础知识,思考达到拟定功能的方法、方案的选择、设计以及功能调试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拓展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到采用单工序冲压模具在板料上冲孔时,要提出我们如果要冲一个垫片的话,该采用什么样结构的模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改进意见。在工程实际的应用中,找到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这其实就是创新,排除学生对创新、发明的神秘感和畏惧感,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只要留心创新无处不在。同时,也切身体会到注重思考的重要性。

  2.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抓好的几个环节

  第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没有对学生真正的了解,就不能因材施教,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本课程,笔者采用以下具体做法:

  (1)通过《学生情况调查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接受能力、学习状况、对本专业的兴趣状况、爱好、职业方向,便于在组织教学时,根据全班的统计状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成长。对于学习基础差、有本专业特别兴趣、生活困难等的学生,尽量地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辅导。

  (2)通过每次课后,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之后填写的《冲压模具设计课堂教学情况反馈卡》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主要关注三方面:本次课堂收获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仍旧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知识、心理方面以及老师授课方面);征求改进意见(学生可以任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与学生谈心,努力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课堂之外和他们聊学习、生活、职业规划……这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帮助和点拨他们,和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成为朋友,也是教学乐趣之一。

  第二,人性化地管理课堂,关爱学生。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社会微系统。在教学课堂上,以促进学生完满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强调互动和对话,使课堂教学生动、和谐。比如,在讲到任何一套冲压模具的设计时,尽可能地把课讲得生动有趣一些,吸引学生或在其中加入小插曲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善于从课堂学生的表现中,发现其中应该个别积极引导的学生,在课堂外针对该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和帮助。

  三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在理论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时,由于理论课堂教学班人数过多,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不足。这方面要得到改进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在实践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时,由于实验设备和场地的限制,每个学生的创新实践不足。如果采用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将实验和实践两部分均分成“必修”和“选修”内容,就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任何一门课程不可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面面俱到。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状况。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5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认真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秦州区教体局《关于<XXXX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提升教师素质为重点,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通过合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

  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

  1、宣传发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秦州区教体局《关于<XXXX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成立学校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拟定实施方案。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3、调研反思,找出问题和差距。通过学习,在对“高效课堂”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教师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高质量的反思材料,明确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行政推动,专业引领,典型示范,全面推进高效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要在转变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教育观念上下功夫,要形成全员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实践的新局面。采取有效的推进策略,确保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1、行政推动,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保障。

  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必须用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动。为保障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成立“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是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直接责任人,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在学校落实,学校决定将此项工程纳入教学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范围。

  学校制定每学年实施工程的具体方案,将教师开展此项活动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同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为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学习培训、考察研修、专项课题研究、表彰奖励等提供经费保障。

  具体分工为:

  (1)、教导处负责对高效课堂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2)、教研组负责对教师相关专业发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有效培训。

  (3)、总务处要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好学科与信息的整合。

  (4)、教导处负责制定学校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组织各类展示、观摩、竞赛等活动。要推出典型课堂教学模式,经常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调研指导,发现和培植典型,对课堂中的典型问题,组织学

  科骨干力量展开攻关。认真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

  (5)、校长加强对创建活动的专项督评,把高效课堂创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及岗位管理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2、专业引领,为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支持。

  教导处和教研组是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具体承担者,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策划、组织、研究、指导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开展;在总体安排的基础上,确立不同阶段、不同年度高效课堂建设研究、推进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专题;组织广大教师共同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学校指导教师围绕高效课堂的标准要求,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注重课前研究、课后反思,注重课前教案、学案的精心准备,注重作业的精选精编及精批精改,注重教学情况的小结和改进教学。同时给教师布置学习教育专著、撰写学习心得的任务。

  正常开展校外教研交流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丰富和促进我校高效课堂建设。

  3、典型示范,为高效课堂建设和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效课堂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每学期都安排他们上示范课,夯实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雄厚基础,在此基础上树立一批高效课堂标杆教师,使之起到旗帜的作用。对典型教师、典型模式、典型方法、典型学科和教研组,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通过现场观摩、研讨展示、评课和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全体教师积极推广,使广大教师共同受益。

  4、适时调度,为高效课堂建设校正方向把握进程。

  在“高效课堂建设”推进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研究、分析、调度、给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及时校正工作的方向,及时把握推动的进程,严防走过场。确立学校学期专题活动制度。搭建平台,提供抓手,学习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确立年度总结推进制度。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解决问题,确保高效课堂建设螺旋上升、不断深化。

  (三)立足常规教学,夯实基础,全面落实“高效课堂建设”。

  1、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因此教师备课要做到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具、备程序、备作业。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开展多种活动。学校开展师带徒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备课案例评析研究、同课异构、优秀教案评比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促进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3).落实教学反思。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高效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学校要组织展览、交流、评比。教学反思要做到细、真、深、改,切忌假、大、空、虚。每位科任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写出一篇内容丰富的高效课堂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作为学校评先选模的重要参考依据。

  工作成效: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建立起长效的教材教法研训机制。

  2、切实抓好课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不同的课型模式,并得以推广。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6

  翻转课堂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创新,本科院校采用基于云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合理可行的,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时,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学校要创造一系列的条件,做好软硬件的配备工作,进行翻转课堂改革的激励与推广,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师需要做好网络资源建设、重新设计教学进程并设计好严格的考核体系,以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翻转课堂是对目前的中国式课堂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变革,因此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需要谨慎实施。

  一、相关概念介绍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基于云空间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云空间”(Cloudhosting)即个人空间,又叫个人主页,是借助云计算技术[1-2],根据个人有效身份信息派发个人电子身份证号,并按照电子身份证号配发基于实名的个人学习空间[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教课程资源上传至云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和下载所需要的知识。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准备的音视频、电子教材等材料,在家中或课外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参与释疑、解惑、探究等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4]。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征:

  ①知识的载体不同。传统的课堂知识承载于黑板和书本,而翻转课堂的知识则依附于网络;

  ②教学的主体不同。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学生一般被动地接收知识。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③教学的组织方式不同。传统的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按照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组织过程来完成教学。翻转课堂则是按照教师上传资料、学生课前自习、课堂教师答疑、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

  二、大学本科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采用基于云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单向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性的双向教学模式,使教学资源真正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活资源。不仅在课堂上能够提供海量的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学生在课后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阅读和下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采用翻转课堂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扩展知识的容量,提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翻转课堂作为时下最流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之一,首先被引进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当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偏向于实践的高职教育相区别,大学本科教育着重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位培养,使学生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的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具有优势。同时,本科院校具有更加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因此,采用基于云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是合理可行的。

  三、大学本科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路

  大学本科要实施翻转课堂,可以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层面

  学校需要创造一系列条件,以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包括以下内容。

  (1)软硬件的配备。要使用云空间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软件和硬件必不可少。软件主要指云空间教学平台,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现在采用的是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本科院校必须要设计一个运转良好、普遍使用、科学合理的云空间平台。硬件是指多媒体设备,需要在各个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和网络,为云空间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2)翻转课堂教学的激励与推广。基于云空间的翻转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上传资源、分类整合,并且要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知识,也需要经常性的上传、下载资源,在空间进行提问、留言,完成作业和考试内容等。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将很难顺利进行,甚至遇到阻力。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推广机制,以促进师生的教学改革积极性。

  (3)师资队伍培训。必须要对广大师生进行翻转课堂的专题培训,让师生掌握空间资源的上传、美化、归类整理、课堂授课、资料下载等内容,了解翻转课堂的组织方式,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操作。

  (二)教师层面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资源的准备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需要靠教师在云空间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这些资源体系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动画、图表、案例等等。一方面要求建立美观清晰实用的课程导航,课程导航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要求思路清晰,任务明确,能够合理指引学生按要求学习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上传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以微视频为主。微视频可以由主讲教师亲自录制,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现有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视频需要考虑时间长度、内容组织、视觉效果、互动策略等等,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同时最好提供文字解说或文字副本。

  2.课程运行设计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前预习活动,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课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进行答疑、解惑、总结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整个课程的实施需要一套严谨的运行体系,以保证课程高质量地完成。不同的课程可以根据其内容和特征设计不同的运行体系,一般而言,课程运行体系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运行体系,要做到:

  ①设计引导性的`课前在线学习流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②课堂学习的画龙点睛,教师必须利用好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快速的梳理,解答学生课前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并设置课堂学习、讨论任务和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③课后任务的巩固完成。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操作任务,以巩固课前、课堂的学习内容。

  3.控制措施

  翻转型课堂仅仅靠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够的,需要设置严格的考核体系来进行控制,根据学习要求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分值,以促进学生按要求学习课堂知识,确保学习质量。一般而言,课程的考核分值可以分为平时分和期末分两大块,期末考试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闭卷考试或者实践操作等形式;加大平时分的比例,平时分可以包括以下项目:

  ①课前在线活跃度。为了保证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的质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线签到,跟帖提问发言、在线讨论等项目。

  ②课堂活跃度。即课堂表现、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课堂讨论情况、课堂操作情况等等。

  ③作业和任务完成分。

  ④过程测试分。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分教学章节将进行过程测试。

  四、面临的挑战

  翻转课堂将教学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学-教”模式,对目前的中国式课堂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变革,对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如何把握网络课程资源的质量

  翻转课堂以学生在线自学为主,因此网络课程资源的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教师来说,要保重教学质量,首要的前提是要建设好高质量的网络资源,才能保重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理顺课程内容,归纳整合课程知识,将知识进行网络重组,并设计、拍摄高质量的视频资源,这不仅需要教师极其熟悉所教的课程,也需要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网络资源上传。

  2.如何保证在线学习的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师生面对面沟通,学生学习与否,教师能够现场把握。而在线学习则使学生隐藏在网络之后,由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能力有差别,教师如何把握学情,掌握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每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严格的课程考核体系,在进行过程考核的基础上着重设计结果考核指标,以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3.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翻转课堂要求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以上需要教师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因此,教师需要将原有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扩展,增加课堂互动的内容,这将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总的来说,目前已有的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支持翻转课堂要优于传统课堂[5-6],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所以在本科院校还不适合大面积仓促推广实施,只适合设立教育改革试点,以期更好地推进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7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实现培养目标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仍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多年来,教育界一直都在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未来的大学校园将成为信息化校园,这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课堂教学环境较之先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多媒体的应用、网络的应用,很多教师实现了真正地无尘教学,各个专业、各门课程风起云涌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漂亮的PPT课件,在很多课程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讲课基本上变成了向学生演示PPT。当然,还有各种模拟软件、监控软件的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模式,但是实际教学效果怎么样呢?是不是所有这些教学模式都适合程序设计类的教学呢?

  一、现状

  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来实施教学。但实践证明,教学工具的更新并没有必然地带动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参与度与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点,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高。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如此,教学与实践过程与信息技术不可分割。目前很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全部教学过程已在机房实施,借助相关机房管理软件实施课堂教学。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授课与学生实践的良好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并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对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建立新的教育机制,让信息技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打开一条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高专程序设计类课堂教学新途径,并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二、实施方法

  程序设计类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程序设计类课程、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学生生源状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紧密关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大胆地探索,打开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的工作思路和模式。

  1.设计实用具体的课堂教学项目,并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

  通过对日常教学内容的概括,结合课程知识点,设计出一系列微型项目,涵盖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上,微型项目和课堂教学相互穿插。带着这些项目,有目的性的学习相应的知识,达到巩固与应用的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具体又实用价值的项目为背景,该系统有一定的规模,能满足一定的设计需求,解决设计的问题。在课堂授课中,贯穿整个学期。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经验的丰富和技能的增强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目标才更明确,更能调动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把大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案例。从案例中分析思路和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目标性强,思路清晰。

  2.教、学、练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制作

  选取典型程序设计课程,制作出适合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教、学、练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既描述知识点,又要有较强的引导性,教学目的明确,资料翔实,同时还要保持传统板书优良的教学习惯,使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课堂信息量和学生的接受度。

  3.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设计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配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安排怎样的教学结构以及信息反馈等多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都有了很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得以充实,更趋合理,给教师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上课及实训设备投资较大,基本所有的教师都安装有多媒体设备,且有些教室具备联网条件。同时实训设备都能保证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理论教学也在实训教室进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下,探讨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室电子教室等软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由显性,转变为课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情况越来越少,但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设计和过程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微课的发展也给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补充,教师制作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微课,学生可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这些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非常适合于学生的预习、复习、反思和研究。

  4.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方法的形成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对象,以行动为导向教学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法等)。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多样性是必要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对新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和意义重组,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互动方式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主动被动越来越像平等和谐的关系发展。在设计良好的网络平台上,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方式更多,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进行个别性的辅导或对全体学生集体辅导。尤其是高职高专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大多已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保证同步、异步互动的实现,更好地使教师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另外,互动要有互动的内容,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诸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路径取舍、方案选择等内容。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引导学生的思路,就能使课堂真正动起来,一言堂就会真正成为群言堂,教师角色才会真正得到转变,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

  6.认识学生

  教师认识学生的过程――特别好学的学生,特别不好学的学生,爱思考的学生,勤奋但效果不是很好的学生,爱坐教室后边的学生,需要记姓名的特殊学生。叫出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叫出学生的名字可以让他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对他有所期待,他受到了重视和尊重,从而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

  7.改革信息环境下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在“讲―演―练―评”的教学方法实施中,设计符合课程自身特点并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与标准,使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更加科学。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得考核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最终一次的期末考试。平时的每一次课堂的表现,比如利用电子教室管理软件来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价,例如可以(包括屏幕监看、窗口遥控、分组教学等各种控制技术来查看、作业提交、查看作业、进行课堂提问、即时测验、电子抢答等)实现课堂教学的管理功能和考核评价,为评价和管理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教学管理、智能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手段。同时设置阶段性作业,提交后分组讨论并向全体学生展示,最后再进行课程作业的方式体现过程性、阶段性和进步变化状态。最终科学的给出评价。

  三、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1.课件的设计

  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高专的教师课时工作量都比较大,使得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这就要求建立课程教学团队,使团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备课,保证高质量的课堂课件的完成。

  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模式的建构创造更好的条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材多媒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环境虚拟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和学是建立在数字化、交互性和多媒体的基础上,这就对教师的备课内容、备课形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四、结论

  信息技术积极且合理地应用让课堂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授课与学生实践的良好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并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对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建立新的教育机制,让信息技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断提高课堂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打开一条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高专程序设计类课堂教学新途径,并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8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促进人类发展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课堂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更应该树立合乎时展和课堂教育要求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思维过程,创新数学的思维方式,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价值的认识

  1.1数学教育具有实践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

  数学教育的价值就是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对数学公式的运用价值,它提供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方法以实施日常计算和定量分析。数学教育的价值进一步是进行逻辑推理训练,提供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体现智育价值、思维价值和认识价值。数学教育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工业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应用数学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2数学教育具有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数学教育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体现着培育科学精神、提升数学素养和坚持求实态度的理性科学价值,并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直至生存方式,以此来体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数学教育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为人们提了供一种价值观,倡导了一种精神。数学家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坚持真理、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为真理而献身的无畏精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教育价值。

  1.3数学教育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心理价值和美育价值

  数学教育是学生心理活动的体验,具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完善心理结构、严谨的做事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价值;具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以保证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的价值。数学将研究对象用符号和变元来表示,其魅力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催化剂,满足学生求美爱美的心理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弹性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探索

  2.1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性

  现代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快,老师的思想也要不断的转变,跟上时代的进步不断增加新思想,不能依靠之前粉笔和黑板来进行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明确每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具有目的的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分析每位学生的差异,更具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很多时候感觉学习的无聊,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记忆模式和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作为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解除疑问得出结论才是主要的目的。

  2.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自由的教学氛围

  具有良好的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要具有恰当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学的时候尽量的熟悉教学课件,保证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和新课改的形式进行改变教学方式,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并不是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而是多给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学生在确定课题之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研究,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很轻松,学生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们在教孩子们1加1等于2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不光是让他们记住这个答案,我们更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知道该怎样计算,在遇到其他问题的时候也能很快的计算出答案,也就正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

  2.3改进数学教学内容让其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准备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于庞大的教学资源库,老师还要查阅更多资料,这样也就更加的花费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以教材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感悟,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对理论进行强记,而是让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生都很重视,对这些事情具有深刻的印象,这时也就需要学生能够很好的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际事情进行处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例如,李老师到文具店买奖品,买4元的作业本,买8元的画册,买10元的钢笔,用了40元钱,每一样买了多少?在对于这道题的解答的时候,三种东西价格都不相同,买的数量也不相同,由此可知买4元的笔记本可以买10个;买8元的画册可以买5个;买10元的钢笔可以买4个。因此答案也就有很多种!这个时候也就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结束语

  探索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弹性设计与实施,不仅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9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

  当前,学生们普遍都会在网上进行学习,这对于合理分配时间具有很好的作用,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积极作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学习,还能够在课下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这样一来,课堂就不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变成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相互竞争,自己做体育课堂的主人,达到理想学习效果。教师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体育授课内容中,将一些学生难掌握的技巧、要点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彰显翻转课堂优势的条件

  翻转课堂是在科学技术水平飞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想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让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教师的需求。翻转课堂的教学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教师要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够为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教程,同时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个人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从而减少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困扰。利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真正地将学生放在了教学中心,颠覆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因此,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性极大的教学方法,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却是收益最大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更要合理地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因材施教,确保课堂的严谨性。翻转课堂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一种,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而教育本身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将创新与发展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彻底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1.丰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堂的创新设计,尽可能地丰富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热身。热身环节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热身运动,能够确保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都处于活动的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育活动中出现拉伤、僵硬等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后续的各项体育活动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是通过带领学生做热身操的形式进行热身运动,但是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热身方式进行热身,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心理和身体都良好的状态下,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第二,教师也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体育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实践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动作的分步讲解,然后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学习能力,将他们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们在掌握了体育动作的要领之后,在小组之内进行合作练习来熟悉动作,确保动作标准,掌握要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例如,教师在教学“前滚翻”这个动作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进行前滚翻的时候看不到自己的动作,不知道在哪里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小组的其他成员观察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动作失误,同时还可以有同学在一旁进行保护,另外一个同学在背后提供一个助力。这样的合作练习,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还能够将整个完整的动作分解,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究,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从而呈现更精彩的课堂。第三,教师可以合理地结合一些娱乐活动开展教学。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如踢毽子、跳大绳、丢手绢等。尤其是在放松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能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放松自己,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这样的体育课堂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使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进行。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10

  一、参赛人员

  下列组别按其总人数的25%,推选出组内初赛人选(其中科组长、备课组长占50%;普通老师占50%),再按组内初赛人数的40%,评出参与学校决赛人员。

  二、程序及时间安排

  1.第5周星期一前推选初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进行资格审核)

  2.第5—第7周星期三组内比赛。(初赛召集人负责,初赛负责人跟进;组别内成员听课、当堂打分,当堂提交评分表,初赛召集人负责统计好分数,上报教导处)

  3.第7周星期四前上报决赛人选(初赛召集人负责)

  决 赛

  一、比赛评委:

  学术委员会成员及教导处行政:xx

  20xx学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xx

  二、比赛时间:

  第8周周二第5——7节;周三第4——7节;周五第3——6节

  三、上课地点:

  报告厅(文化科)

  四、比赛规则:

  1、各参赛教师必需于第7周星期五前到黄主任处抽签,先到先抽,决定自己上课班级以及上课节次,并且上报课题名称,以便安排赛程。

  2、各参赛教师第8周周一上午上传教学案电子文本至“备课系统—教研室—20xx学年教学比赛教案”中,教学案字体及排版格式要求:课题(大标题)黑体三号,学科组、授课人黑体4号,正文小标题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3;页边距2厘米;纸张A4;不合要求将会影响评分结果。

  3.设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五、注意事项:

  1、每位参赛教师自行双面打印教案30份以上,交给科组长,由科组长在上课时间派发给听课老师,评委不用。

  2、上课班级当天参加比赛的课统一由学校征用,原上课老师辅助班级学生的组织工作,负责把学生带到比赛教室,并协助安排学生位就座。、

  3、安排在第6节上课的班级不需要做眼保健操,学生拿好课本及学习用品在原第二节上课老师的指挥下到达上课教室。

  4、参赛教师如原来该节有课的必须先调好课。

  5、参赛教师必须提前20分钟到上课教室调试电教设备,如果有问题请致电林许华老师(短号61100)。

  六、听课教师要求:

  1、科组有决赛选手的',本学科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另每位老师至少选听一节非本学科教师的课,陈宝贤主任负责教师签到及统计,此任务作为期末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

  2、听课老师必须提前到达听课地点,不迟到,不早退,不接打手机,不交头接耳,认真观摩;

  3、有参赛教师的科组必须利用科组活动时间认真进行组内评课。

  七、颁奖时间:

  第10周周一晚修教师会

  八、颁奖程序(主持人:刘xx)

  1.小结本次活动;

  2.宣布获奖名单;

  3.部分评委点评(一、二等奖课例);

  4.听课教师谈收获;

  5.宣读颁奖词(一等奖课例);

  6.颁奖;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设计12-20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08-20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05-23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6-11

《老王》的课堂教学设计优秀11-04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优秀11-20

课堂教学设计14篇04-21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04-13

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