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5 18:43: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留侯论》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留侯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王”“惊”“怒”等词在文中的活用情况和“见”“所以”的用法。

  2、掌握“挟持”“所以”“可爱”“下人”“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3、理解作者“忍小愤而就大谋”的观点。

  4、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升华深化的说理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思考传统的黄石老人授书一事在作者笔下翻出了怎样的新意。

  2、大声诵读《留侯论》,体会苏轼论说类散文“词锋犀利,纵横开阖,雄辩滔滔”的特点。

  3、古人评此文“一字立骨,总冒全篇”,说说本文是如何围绕“忍”字结构全篇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的观点是“忍小忿而就大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小忿”与“大谋”的理解。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语设计

  《高祖本纪》一文中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其中的子房就是今天所学文章题目中的留侯,也就是张良。汉高祖给予他高度的评价。把他和韩信、萧何并称为三杰(三驾马车)。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宋代文豪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名文《留侯论》

  (也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成语当时的新意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1、卒(猝)cù然临之2、刀锯鼎镬huò3、虽有贲bēn育4、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5、肉袒tǎn6、圯yí上老人

  三、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四、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五、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六、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过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5、见于词色

  第2课时

  教学要点:研讨课文内容

  一、问题设计: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

  (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

  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

  (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

  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

  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

  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

  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

  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

  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

  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

  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巩固练习

  1、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2、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相信,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附:板书设计

  (板书一)

  (表现)(实质)(原因)

  豪杰之士,有过人之节(忍):匹夫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能忍)气量小,目光短

  (提出论题)(对比)

  大勇……不惊……不怒(能忍)抱负大,志向远

  举留侯事论证典故:圯上老人授书(传统认识)

  (阐释论题)

  破典:且其意不在书授“忍”(翻出新意)

  叙史深化论题盖世之才能忍(成功条件)

  (论证论题)

  以侥幸于不死冒险主义/机会主义

  以下是在政治上的体现,表现了作者行文的层层深入,论题范围越来越大,这是文章论证上的一大特色,

  补充说明:

  研习这一段,还要突出中心论点“忍小忿而就大谋”,点明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新颖性。

  本篇文章有两新:用材角度新;立论观点新(是以考场得高分)

  (板书二)

  (做法)(作用)(原因)

  举例论证论点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活国

  (论证论点)能忍

  勾践卧薪尝胆复国

  文本框:一字立骨(映衬)====强调“忍”

  高祖养其全锋而待其弊败亡不能忍

  (对比)

  项羽轻用其锋胜利能忍

  (突出论点)史公之疑魁梧奇伟(出名原因)

  (对比)盖世之才,过人之节====突出“忍”

  实际情况状如妇女

  总结强调“一字立骨”的表现,让学生翻译并理解这个词语以及在文章中的体现

《留侯论》教学设计2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这是作者苏轼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尚不足,学习本文能够掌握基本的文言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3、教学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了解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阅读苏轼笔下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今天,我们走近的是《留侯论》,看看苏轼是如何一改前人对初汉三杰之一张良的看待,另立新说的。

  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为辅佐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补充材料】

  1、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2、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3、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4、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并注意字音和句读。

  1、卒(cù)然临之

  2、圯(yí)上老人

  3、刀锯鼎镬(hu)4、贲(bēn)育

  5、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6、肉袒(tǎn)7、彼其(jì)

  8、不称(chèn)其志气

  (二)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

  (三)在前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分段诵读,并串讲课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自由提问,适当补充。

  1、重点词语

  ⑴必有过人之节

  (节操、操守)

  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

  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通“猝”,突然)

  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怎么,哪里)

  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隐约)

  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利用)

  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

  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是)

  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与“迎”是同义,欢迎)

  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成就、完成)

  ⑿非有平生之素

  (名词,早有的交情)

  ⒀非子房其谁全之

  (保全)2、一词多义

  ⑴过

  ①超过,超越。例:必有过人之节

  ②错。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⑵见

  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

  ②介词,被。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⑶其

  ①代词,他,他的。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例:彼其能有所忍

  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非子房其谁全之?

  3、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人之常情)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怀有的抱负)

  ⑶其身之可爱

  (值得爱惜)

  ⑷其君能下人

  (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使信服,为所用)

  4、词类活用

  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

  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身份,谦逊待人)

  ⑶臣妾于吴者

  (臣妾:奴仆。名词作动词,做奴仆)

  ⑷油然而不怪者

  (怪:意动用法,认为怪异,感到奇怪)

  ⑸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⑹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立王,称王)

  5、固定短语

  ⑴所以

  “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①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②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⑵以为

  ①认为。例:以为子房才有余/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②作为,用作。例: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6、重点语句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译:以严刑峻法统治国家的,他的锋芒不可正面对抗,而且情势上也没有可利用的机会。

  ⑵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译: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向吴国投降,做吴国的奴仆,三年之久都没有一点倦怠。

  ⑶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译:与他没有平时早有的交情,突然在荒郊野外的乡间相遇。

  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译:司马迁揣测张良,认为他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到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形貌却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并不相称。

  7、小结:

  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既保留了意的准确性,又显示出生动性。

  【整体阅读】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初步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旨。

  1、与王安石的《张良》诗比较一下,我们不难看出,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明确:

  ⑴寻人刺秦;

  ⑵圯上受书;

  ⑶辅汉建功。

  2、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3、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明确:

  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4、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项羽、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

  荆轲、聂政是从反面衬托,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

  郑伯肉袒牵羊、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

  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

  5、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辈的对话。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6、根据课文的内容,讨论苏轼所提“忍”字的内涵。

  明确:文中以郑伯、勾践、高祖为例,说明“忍”的内容,一定要有度量,能“下人”,二是“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则“忍”除了“忍耐”的度量外,还要有智慧,是道德的修养,也是过人的才智。

  【能力拓展】

  (一)“对比衬托”的手法

  1、文章评述了留侯的三段经历:寻人刺秦、圯上受书、辅汉建功。这三件事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明确:这三件事紧紧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对比,观点更加鲜明而有说服力。

  2、文章在论证上,大量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知识链接:

  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

  衬托,是在比喻的基础上,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凸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一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同类的事物从正面陪衬,是正衬;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陪衬,是反衬。

  3、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手法?

  明确:⑴论大勇的能忍与小勇的不能忍,是对比,而且带有“反衬”的性质。

  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句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正衬“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⑶引楚汉相争:项羽,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以待其弊”。以项籍之不能忍,衬高祖之能忍,这是反衬。

  ⑷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以及志气非凡,表明不能以貌取人,是反衬。

  (二)形象的比喻,会使论说生动浅出。本文是否也有这样的例子呢?

  明确:

  1、“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连一根发丝都不能相容,比喻境况十分危险和紧急。

  2、“千金之子,不能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用“千金之子”不能死在盗贼手里,来比喻子房不能忿而走险以轻死,应当能“忍”。

  (三)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讨论:苏轼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然而,是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忍”呢?

  明确:忍,作为一种涵养,经常被曲解。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的态度,不可取。正因为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所以,与其“忍到心头插刀”作无谓的牺牲,不如“忍化”,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宋人理性精神昂扬,疑古之风甚盛,好为翻案文章,以后人眼光审视前朝历史,例如:欧阳修《纵囚论》、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等。以疑古精神读疑古之作,当是一件趣事。

  【课文总结】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散文,大概是东坡读《史记》的心得。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推翻旧案,另辟新意,这样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板书设计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忍)

  寻人刺秦——不忍

  圯上受书——能忍

  辅汉建功——用忍

  张良貌如女子,其实隐忍非凡

  一字立骨,层层深入

  对比衬托,另辟新意

【《留侯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论美教学反思07-17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07-10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0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6-07

《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6-10

《春》教学设计11-11

童话教学设计11-18

观潮教学设计11-17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