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6 07:45:0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10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102页—109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 笔算减法 笔算加减混合 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36 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练习:计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 )页,大约还剩( )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习初步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情景导入:

  师:如果今天我们去游乐场,你们最想玩什么?

  (让学生“玩”,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

  生:小火车、碰碰车、游船、青蛙跳、卡丁车……

  师:如果去玩,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伴随兴趣,引发学生对“玩”的思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独立编题,如何坐人——评出“小领袖”,如何花钱——评出“小管家”)

  生:小火车4人/节、碰碰车2人/辆、……(如何坐人)

  生:票价……(如何花钱)

  2、提出相关数学问题:

  A:买5张碰碰车的票需要多少钱?

  B:24人能坐满几节火车车厢?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

  生:因为一张碰碰车票是5元,5张是5个5元,所以5×5=25元

  生:因为一节车厢坐4人,把24人按每节4人做,用除法24÷4=6辆

  (3)、小结:

  师:上面算式各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是乘法、一个是除法。

  生:就来利用乘除法帮助我们解决去游乐场玩的一些小事。

  (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的重点,形成乘除问题的意识)

  二、你问我答,师生同乐

  1、师:根据如何坐人,如何花钱,结合我们的游乐项目编写问题,看谁能做大家的“小领袖”,“小管家”,组织好大家的游玩?

  (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编算花钱,还是编综计人数的)

  2、学生独立编写问题。

  3、师: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证明自己有没有“小领袖”,“小管家”的能力了吧,请你的同桌帮你评评吧,请同桌列出算式。

  (本课重点在于解决有关乘除法的简单问题,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只列式,不计算)

  4、学生列出同桌相关问题的算式。

  5、师:小组合作交流一下,评出本组“小领袖”(或)“小管家”。

  (列算式情况是否正确,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成共识,列出正确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互助水平,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 第2小题

  盒饭每盒4元

  小兔:我买2盒用了多少钱?

  □○□=□(元)

  狼:我用了24元钱,我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

  □○□=□

  小牛:20元我能买几盒?

  □○□=□(盒)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交流

  四、师生同乐,提升知识

  三人击靶,靶环只有8环、9环,每人击三次,一人27分,一人26分,一人24分,

  问:他们每次各得几分?

  1、设计游戏:四人小组,一人持签,三人抽签,游戏3次,统计三人得的总分。

  2、小组汇报结果

  3、说出算式,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生:9×3

  生:9+9+9

  生:3个8同上

  生:9×3—1(通过观察,学生得出,9比8 多1,所以26是3个9少1)

  生:8×3+1×2(根据上面学生提示,9比8 多1,所以26是3个8多2个1)

  五、练习总结,回归自然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第1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9 ÷3=48÷8= 27÷9= 49÷7=

  16÷4=42÷7= 54÷9= 81÷9=

  18÷3=54÷6= 63÷7= 4 ÷4=

  6 ×7=36÷4= 12÷6= 7 ×9=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概括分数可以化成小数的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的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2、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

  二、教学新课

  1、让学生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1/21/3.3/42/55/68/153/22

  5/82/97/101/129/144/253/40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

  三、引导观察

  (1)观察两个框内的分数,各有什么特征?(他们是最简份数)

  (2)把这些份数的分母分别分解质因数。

  (3)再次观察这些份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归纳

  (5)议一议

  (6)请每个同学举出两个例子,验证一下刚才概括的这个特征是否正确。

  四、应用这些特征判断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

  五、巩固练习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54页“能被2、5整除的数”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

  2、认识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研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偶数及奇数。

  四、教学难点:

  正确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预设伏笔

  师:我听说四年四班的同学们很聪明,特别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想和四年四班的同学们交个朋友,我们在这里共同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欢迎不欢迎?

  生:……

  师:好,现在我们是朋友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吉,同学们叫我吉老师好了。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大家认识你,在课堂上,看谁表现的最好,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谁回答问题最响亮,好不好?

  生:……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同学们会报数吗?

  生:……

  师:好,现在我们从第一排这位同学开始报数,第一排最后一位同学报完后,第二排的'第一位同学要接着第一排最后一位同学的数接着往下报,第二排最后一位同学报完后,第三排的第一位同学要接着第二排最后一位同学的数接着往下报,这样一直报到最后,听懂了吗?

  生:……

  师:别的同学报数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并且要记住自己的号码。现在听我口令:报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54——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几个月亮?”

  (二)、学习0的除法

  问题:把几个月亮平均分?分给几个猴子呢?

  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个)

  引导:分给6个猴子呢?0÷6=0(个)

  分给7个猴子呢?0÷7=0(个)

  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练习:0÷3=0÷8=0÷9=6×0=0×8=

  (三)、巩固练习

  做自主练习1和2

  (四)、拓展练习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掌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熟练,必须多做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2、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m的含义,建立1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实物展示台、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学生看图,第55页情境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要想知道黑板的长度,同学们有办法吗?

  (3)操作: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度。你有什么感觉?

  (4)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看书55页。

  2、教师介绍米尺。

  (1)认识米尺,1米的长度。

  (2)小结:量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

  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3、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观念

  (1)小组活动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长?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

  (2)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3)用手指比划一下,1m大约有多长?

  (4)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 ?

  (5)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二、 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1、学习例1 。

  小朋友还记得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方法吗?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把结果填在书上。

  (1)小组活动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课堂小结

  三、课堂活动

  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填在表中。

  (1)小组活动

  (2)反馈

  2、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

  (2)独立活动。

  (2)小组 活动

  (3)反馈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学会辨认对称图形。

  2、经历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

  3、经历剪、拼、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练习纸、图形纸、剪刀、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优美的草地上有许多蝴蝶。

  2、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蝴蝶怎样的?

  3、我们今天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它!(课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来,又展开)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老师带了很多图形,看看有哪些图形。

  2、拼一拼。从上面的图形中,你能不能选两个拼成下面的图形呢?

  A、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B、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C、除了这些图形外,你们还能不能拼成同类型的其它图形?

  D、学生展示。

  3、小朋友拼的对不对,我们先来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一样;对折会重合……

  4、看看我们同学拼出的图形,有没有不是同一类的?(验证)

  5、得出名称

  像这样的图形,让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6、联系生活找找对称图形。

  三、动手操作,制作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对称图形。我们要制作一棵小松树,有什么好办法?

  生:画一画(怎么画?)画半棵/直接剪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展示学生作品,你是怎样剪的?

  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课件展示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条对称轴吗?

  四、判断对称图形,画对称轴

  1、仔细观察,判断这些图案是不是对称图形。说一说验证的方法。

  2、画出对称图形的的.对称轴。

  3、画正方形和圆的对称轴(机动)

  五、多种形式,自主联系

  1、上面的图形对折后会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2、上面的图形展开后是下面的那一个,用线连一连。

  3、脸谱欣赏。(出示一半,让学生想象完整的脸谱,再呈现)

  六、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一数学百花园。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身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同学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身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同学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考虑: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考虑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发明:

  让同学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同学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褒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第95~ 97页例1、2

  2.计算方法。

  3.退位减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计算能力。

  3、 培养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复习引入 2、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754+3826 20xx-493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景:20xx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习。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习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三、 复习巩固:

  四、 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五、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一、说课内容:一年级下册第92-94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内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新课。

  二、合作学习,研创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引导学生产生教材上已有的和教材没有的多种统计方法,并在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与比较。

  三、活动体验,运用知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和认识。教师还设计了统计小组同学的铅笔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和游戏活动中,运用和巩固知识、发展和深化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大家看都有什么?(黑板上杂乱地贴出动物头像)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创设情境,复习分类统计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小动物头像的场景中进入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1、收集整理数据

  (1)每组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看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

  现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

  (2)大家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可以用分一分、数一数的统计方法,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小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者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整理数据的实践中体会用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并启发学生用其他一些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

  4、引导学生比较记录的方法,得出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简便。

  通过刚才的比较,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5、填写统计表

  看着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三、组织练习,统计文具

  1、用先记录的方法,统计一下小组中小朋友的文具。用喜欢的方法把每个人的文具数记录在表格里,再整理全组的文具数量。

  填表,汇报方法

  2、观察统计结果,哪种文具用得多?哪种文具用得少?

  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统计小组里的学习用品,寓知于乐,激发兴趣,发展认识,使数学归于生活实际。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选一项内容进行统计。

  评价是《数学课程标准》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评价态度与情感的有机渗透,评价与统计的巧妙结合,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02-2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2

【热】小学数学教案02-01

【精】小学数学教案02-01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2-01

小学数学教案【热】02-01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