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0 08:11:5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大班教案3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空气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活动过程: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

  (二)出示PPT幼儿认真观看。

  ——通过PPT你们看到了什么?

  ——当苹果和腊肉从很高很高的地方掉下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我们在高楼上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三)让幼儿知道高空坠物给人们带来那些危险。

  ——高空坠物给人们带来危险?

  ——高空坠物预防对人身的'伤害十分巨大,那我们要如何预防高空坠物呢?

  ——预防高空坠物要做什么措施呢?

  (四)结束活动。

  ——当我们见到小心高空坠物的警示牌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远离那个地方,除了应随时注意观察之外,在楼前楼后行走时尽量离墙壁远一些为好。

  总结:

  通过本次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高空坠落物是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并知道高空坠落下来的杂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双簧这种艺术形式短小精悍,艺术性高,趣味性强,从清末流传至今一百余年,仍活跃在文艺舞台上。双簧表演一般有两个演员,一人用形体表演,一人用声音说唱,合二为一,以假作真。双簧表演者和观众老少皆宜。让双簧表演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们中间,通过孩子间两两合作表演,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表演者和其他孩子都能获得愉悦和快乐,同时发展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与表演能力,这正是设计本次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了解双簧表演中人物之间的分工与配合,感受双簧表演诙谐有趣的特点。

  2.尝试两两合作进行简单的表演,能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保持与同伴的协调一致。

  3.能积极参加表演活动,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园内两位老师作双簧表演。

  2.用于区分角色的胸牌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组成双簧表演组合。

  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幼儿随音乐寻找朋友,音乐停幼儿两两拉手在座位上坐下。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音乐停两个好朋友必须手拉手站好。

  请你们回到座位上,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

  (评:双簧是两两结对表演的,通过游戏的组织让幼儿自由结伴组成表演组合,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学理念。游戏还在活动已开始就带给幼儿在轻松愉快地心情。)

  二、仔细观察,了解双簧表演的特点。

  1.观看两位老师的双簧表演。

  教师:刚才的表演有几人参加?两人的位置是怎样的?坐在前面的表演了什么,后面的呢?

  2.分析提炼。

  (1)教师:为什么一人坐,一人藏?两人的分工是怎样的?看了这段表演你的体会是什么?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双簧表演者的分工。

  3.师幼小结。

  这段表演有两人参加,前面的一人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说话,两人一起合作表演,看上去就好象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说一样,这样的表演叫双簧。

  (评:双簧表演的难点在于两位幼儿必须明确自己的表演任务,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直观地观看表演,说说表演者的分工再以画有前后两位表演者的表演任务的小图片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在一步步的“引”和幼儿的自主观察发现之下难点得以解决。)

  三、群体合作,尝试简单的合作表演。

  1.戴上标记,区分角色,练习一人坐一人藏。

  教师:刚才我们观看了双簧表演,现在我们也来试着演一演双簧,你们想吗?

  商量一下,两个人谁坐谁藏。坐在前面的小朋友请你戴上画有动作表演和只动口型不出声音的标记,藏在后面的小朋友请你戴上画有不表演动作、出声讲话的标记。

  2.采纳幼儿想出的表演用语,集体练习,体现语言的'趣味性与夸张性。

  教师:双簧表演要用上语言,请你想一想,可以说一句什么话?

  谁说的话更为有趣一些?我们就用这句话作为表演用语。

  怎样说才能听起来更有趣,显得很滑稽?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跟着他学一学。

  3.学习一人说,一人对口型。

  教师:两个演员在说这句话时有一位要说出声音来,是谁?另一位光动嘴巴不发出声音,是谁?先请后面的表演者站起来说这句话,要注意语气的趣味性。

  请前面的表演者学说这句话,但不能发出声音。

  刚才我们分角色进行了练习,现在两个人要对上口型了,在说话时谁跟着谁说?

  加上动作表演起来会更生动,试试吧。

  4.尝试完整合作表演。

  5.请幼儿自愿在众人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评价。

  教师:谁想上来表演的?你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

  6.交换角色表演。

  (评:上一环节探索重点是表演技巧,这一环节的重点突出幼儿的表演。表演时配合的要求很高,如果一下子就让幼儿自主表演,表演的成功就会大打折扣。我从表演位置入手,让幼儿配合练习,再从对口型,动作表演等环节跟进,让幼儿初次尝到了成功地喜悦和表演的乐趣。活动中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每一步抛出问题后不揭示答案和方法,而是让幼儿先尝试,再集体归纳提炼。强调表演的主体是幼儿,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难度提升,自由创造合作表演。

  1.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练习了双簧表演,每一组表演的都很出色。现在小演员们将面临一项新的任务,请你们小组合作商量着编一句或一段话,再对上口型,配上动作,最后分角色进行表演。看哪组配合得最默契、表演得最有趣。先商量一下,说什么话?

  2.幼儿两人一组商量,交流,练习。

  3.在集体面前自愿表演,师幼共同评价。

  4.进行简单的化妆,加上道具,小组合作表演。教师与其他幼儿做观众,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幽默奖、最佳默契奖,颁发奖牌。

  教师:现在请你们上来表演,根据小演员的表现我们要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幽默奖、最佳默契奖。每组的演员都要认真表演,争取拿到奖牌。

  表演前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评:技巧问题解决了,幼儿又有了初步的表演经验,所以接下来我大胆地提供机会鼓励幼儿自主表演。表演词、表演的动作语气都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商量。在此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每一对组合的表演。宽松的氛围给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表演形式又让幼儿兴趣高涨,乐在其中。在表演,评奖中表演者和观众都获得了快乐。)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了解双簧的种类,介绍我国著名的双簧表演艺术家。

  2.在游戏区中继续进行双簧表演。

  活动反思:

  双簧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其诙谐有趣的风格吸引着观众。选择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考虑:符合“幽默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课题;表演风格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寓教于趣;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

  表演的基础是了解双簧表演中角色间的分工,明确不同角色的表演任务。我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这一目标的:(1)两位老师的双簧表演给以幼儿最直观的刺激;

  (2)通过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角色间的分工;

  (3)充分让幼儿讨论、尝试表演,使双簧表演渐入佳境。

  由于对角色的分工分析得比较透彻,所以幼儿在自我表演中很顺利地进入了状况。表演中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幼儿集体编一段表演用语,共想动作再分工表演;然后一组幼儿自己设计表演用语,想象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幼儿的表演很精彩,各不雷同,合作默契,博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07-27

大班教案(经典)07-25

大班教案[经典]07-24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教案08-20

【经典】大班教案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