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

时间:2024-02-06 08:19: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山界》教案模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山界》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山界》教案模板

《老山界》教案模板1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

  2、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理清教学思,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完成对学生的情感,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

  动脑思,分析理解;动口说,组织语言;动手写,整理明确。

  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难

  1、放录音,听朗读带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

  4、: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中来?

  学生自由

  1、继续搜集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老山界》教案模板2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介绍作者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

  2、导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二、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探究学习

  ㈠明确顺序安排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㈡了解事件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

  第一天上午

  傍晚

  天黑

  夜黑

  半夜

  第二天黎明以后

  下午

  ㈢理清结构层次。

  1、提问: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2、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大致如此。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