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物理教案

物理教案

时间:2024-05-15 10:34:54 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案

物理教案1

  【目的和要求】

  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仪器和器材】

  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2根(直径8毫米,长80厘米一100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1个,钢球(直径19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

  【实验方法】

  1.安装实验器材。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19-1所示。

  2.训练反应能力。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1秒。让学生一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5、4、3、2、1,数到0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同步为止。

  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75秒。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

  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8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一个记号。

  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按方法2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0拍开始滚下,在第4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当小球在8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0拍至第4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4拍至第8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将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定为1秒,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0拍至第4拍间的路程以及第4拍至第8拍间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中。

  6.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仍为1秒,记下第5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0拍至第5拍间运动的路程以及第5拍至第8拍间运动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中。

  实验次数第一段路程

  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第二段路程全程平均速度(厘米/秒)

  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7.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改为0.75秒。重新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仍为8拍,用粉笔记下第8拍的位置。然后让小球从高端滚下,记下小球在第4拍时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4拍和后4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

  8.同方法7。记下小球从高端滚下时数8拍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6拍和后2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

  9.计算平均速度,分析实验结果。

  由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出上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1)变速直线运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而且它们也不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运动情况变化时,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也发生变化。物体经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反映了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运动快慢情况。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每次要从同一位置让小球自由滚下。

  2.若无现成仪器,可以自制,也可用斜面小车代替。用书本将斜面木板一端支起,改变书本的厚度可改变斜面的倾角,即改变小车运动的快慢。

  3.若用电子秒表或机械秒表安排两人一组做实验,效果会更好

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教会学生用辨证观点看问题,体会团结协助。

  教材分析

  1、通过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怎样的状态是平衡状态,使学生全面理解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平衡问题,如何依据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中的难点。(平衡系统中取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即隔离体法处理;取二以上物体为研究对象,即整体法处理。建立方程时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边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来处理。)

  教法建议

  1、本节例题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时可先回顾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到静力学问题中去。

  2、本节例题代表了两种典型的静力学问题。建议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出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一、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平衡状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静态平衡状态,此时,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另一种是动态平衡,此时,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加速度。

  注意:

  1、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将物体竖直上抛,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其瞬时速度,但物体并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此时的加速度,只有当物体能保持静止状态即其加速度也为零,物体才是处于静平衡状态。

  2、物理中的缓慢移动可认为物体的移动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认为其移动速度趋于零,因此,习题中出现“缓慢移动”都可理解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的作用点相同,或作用线(或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体的平衡问题的程序是:确定平衡体,作出受力图,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根据题意将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或结点作为研究对象,通常用隔离体法将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环境中隔离出来,但有时要将研究对象连同它的关联物一起作为研究系统(整体法),反而运算方便,请注意研究下文将要给出的例题。

  第二步进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这一步是解题成败之关键,务必细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断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确,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条件法来处理)

  第三步建立坐标系或规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适的坐标系,要看问题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则是要使力与坐标轴的夹角简单而明确,这样可使方程明快。坐标设置不当,会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积、半角倍角公式等运算工具,使计算大为繁冗。一般选未知量的方向为坐标系的正方向为宜,建立坐标系后,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标轴上,并画出其分力的准确图示备用。

  第四步根据物体平衡的充要条件列出平衡方程组,运算求解,对结论进行评估,必要时对结论进行讨论。

物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点: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难点: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具演示:烧杯,筷子,水,硬币,挂图

  引入新课

  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向上弯折)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可以看到,好象碗底变浅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后就可解释了。

  教学过程

  (一)什么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画光路图解释)

  1.观察光的折射光路图(挂图)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在水中光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过程,让学生把光路画下来。引导学生和反射光路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2.光斜射入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才发生折射。问: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定发生折射现象吧?让光垂直入水和空气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时,才发生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①让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②让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和减小。(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③归纳: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应用和光折射现象的解释

  (1)渔民叉鱼时,总是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为什么?

  (2)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为什么?

  (3)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原来看不到硬币,倒水后却能看到硬币为什么?

  (四)画折射光线的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射出来。

  (2)给出入射光线画折射光线,给出折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五)课堂练习(见小黑板)

  课堂小结:

  1.知道什么是光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作业:课本P59 1. 2. 3题

物理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并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

  4、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景的再现和实验模拟体会物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理解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意义,并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一幅打夯的图片,分析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人一起打夯。

  2、模拟打夯,指出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来代替一个力的作用的实际意义,突出等效替代的思想。

  3、引出力的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分力的方法叫力的分解。

  (二)一个力可分解为几个力?

  由打夯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力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任意几个力,最简单的情况就是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

  (三)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遵循什么规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力的分解实例分析

  以一个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因此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有无数组解,但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那力的分解就只有唯一解了。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一、斜面上重力的分解

  [演示]用薄塑料片做成斜面,将物块放在斜面上,斜面被压弯,同时物块沿斜面下滑.

  [结论]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

  [分析]重力的两个分力大小跟斜面的倾斜角有何关系?

  [结论]通过作图和实验演示可看出倾角越大,下压分力越小而下滑分力越大。

  [问题]游乐场的滑梯为什么倾角很大?山路为什么要修成盘山状?

  [分析]斜面倾角越大,使物体下滑的力越大,物体越容易下滑,故公园滑梯倾角较大,但山路若直接从山脚往山顶修,则倾角太大,车辆上坡艰难而下坡又不安全,是不可行的,修成盘山状则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直角支架所受拉力的分解

  [实验模拟]同学甲用一手撑腰,同学乙用力向下拉甲同学的肘部,让同学谈体会,即分析向下拉肘部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实验演示]在支架上挂一重物,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分析重物对支架的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分析]支架所受拉力一方面挤压水平杆,另一方面拉伸倾斜杆。

  [分解]按效果分解拉力并作出平行四边形法。

  三、劈木柴刀背上力的分解

  [观察图片]为什么一斧头下去,木桩被劈开了?作用在斧头上的力实际产生了什么效果?

  [小实验]同学甲双手合十,同学乙用一只手试图从甲的两手中间劈下去,体会手上的感觉。

  [分析]乙同学的手向两侧挤压甲同学的两只手,因此刀背上的力的作用效果也是使得刀的两个侧面去挤压木柴。

  [分解]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刀背上的力,作出平行四边形,并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

  [思考]由生活经验可知砍柴的刀越锋利越容易把柴劈开,为什么?分析分力大小跟分力夹角的关系。

  [体验]通过小实验体会在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分力大小随其夹角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用一根羊绒线,中间吊一个砝码,观察当抓住线的两手距离不断增大时线有何变化。

  ○用两个弹簧秤共同拉一个砝码,拉的夹角逐渐增大,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规律总结]在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应用]

  ○如何把陷进泥潭的汽车拉出来?

  ○如何移动一只很重的箱子?

  (五)小结:

  1、知道什么叫力的分解

  2、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的方法。

物理教案5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动能: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它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它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4.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根据讨论结果,小结:通常情况下,对固体或液体,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内能是否改变.

  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2.问题讨论

  问: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或体积.)

  问:物体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或者说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如一杯水、一块铁块)的内能是否改变呢?

  把准备好的钢丝拿出来,想办法让你手中的钢丝的内能增加。

  2.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讨论:有的想到"摩擦",有的想到"折",有的想到"敲打",有的想到用"钢锯锯",有的想到"烧",有的.想到"晒",有的想到"烤",有的想到"烫"、"冰"等等.一边想办法,一边体验内能是不是已经增加了.(把"摩擦"、"折"、"敲打"、"锯"写在一起,把"烧"、"晒"、"烤"、"烫"、"冻"或者"冰"写在一起.

  3.知识的提练

  问:比较一下,本质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点.(阅读课本38~39页倒数第四段.)刚才所想到的办法,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能不能把这些办法分分类?

  答:可以分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其中,"摩擦"、"折"、"敲打"、"锯"是属于做功,"烧"、"晒"、"烤"、"烫"、"冰"属于热传递.

  演示课本38页的实验.(慢慢地压缩看能不能使棉花燃烧起来.)

  问:刚才两次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结果的不同?

  答:动作快,时间短,气体没有来得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其温度会突然升高,至乙醚的着火点,它便燃烧起来.而动作慢时,时间较长,气体与外界有较长的时间进行热交换,它的温度就不会升高太多,达不到乙醚的着火点,则不燃烧.

  阅读课本39页实验,分析气体对外做功的情况.

  问:同学们还能不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呢?

  答:柴油机工作中的压缩冲程;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锯木头,锯条会很烫;冬天,手冷时,两手互相搓一搓;古人钻木取火等等.

  再来体验一下,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情况.给大家一段细铁棒和酒精灯,演示.

  学生上台做实验.把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法和体会告诉其他同学.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再找出一些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板书: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新知识的深入探讨

  内能改变的量度

  师:如何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多少呢?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本39页5、6两段,然后归纳出来.

物理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 在探究实验中掌握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 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 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 在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

  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四、实验器材:

  玩具小车、玩具小球、鸡蛋、沙土、小桌、弹簧、斜面、小钢球、塑料球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实验演示:玩具小车推着小球前进,举高的砝码砸碎盒子里的鸡蛋,压缩的弹簧恢复原状时推动小球前进,以及白板上展示的风推帆船前进,举高的重锤砸桩,拉弯的弓射箭等图片引出能量的定义。

  (二)新课讲解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老师引导]:对比、分析课前的演示实验,以及白板上风吹帆船前进、举高的重锤砸桩、拉弯的弓射箭三幅图片,把能量细分,得出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

  [学生总结]: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势能:把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又叫做势能。

  [学生练习]:学以致用,相应习题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各种形式的能的理解。

  3、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有的物体动能大,有的物体动能小,你能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学生前后四个人一组讨论、分析猜想得出,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现在我们利用桌上的斜面、小球、小方块来探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的速度有关。学生前后四个人一组,讨论、交流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三分钟后大家一起来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实验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在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答:采用控制变量法。)

  (2) 实验时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答:使小球从斜面滑下,看物块被撞击的距离,被撞的距离越长,运动小球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 如何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答:使它们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

  (4) 如何改变小球的速度?(答:使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

  [动手探究]:某一小组学生讲台上演示实验后得出结论。

  [交流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4、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的演示实验:举高的砝码能把鸡蛋砸碎,以及举高的重锤砸桩,想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学生前后四人一组,分析、讨论得出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老师提供的一盘沙土、大小砝码、木头小桌,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想一想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怎样比较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三分钟之后分析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实验中注意的`一些问题。

  (1) 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在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答:采用控制变量法。)

  (2) 实验时如何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答:使砝码从某一高度砸下,看桌腿陷进沙子里的程度,陷的越深,说明被举高的砝码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动手探究]:某一小组学生讲台上演示实验后得出结论。

  [交流结论]: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5、探究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的演示实验:压缩的弹簧去顶小球,以及拉弯的弓射箭,想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学生前后四人一组,分析、讨论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老师提供的弹簧、小车、小球等,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想一想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怎样比较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三分钟之后分析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小组分享讨论结。

  [动手探究]:某一小组学生讲台上演示实验后得出结论。

  [交流结论]: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课堂小结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力;

  (2)能量的分类: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4)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5)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其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演示实验引入,加深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的理解,随后紧跟着相应习题的练习,可以更好的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三种形式的能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上讲台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物理教案7

  课堂教学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它要求教师要高质量地传递各种信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传统教学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眼见不如手动,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同学们的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学会探究性学习,能够使大家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象上,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实现物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尤其必要,接下来我就谈谈在利用主题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自主学习式的课前预习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

  为了更好的学习,预习是相当有必要的,物理一般是联系生活,需要一定的生活常识。学生在上课前,要看一下书上的知识点和那些实验。以前布置学生预习,大部分学生都只是翻书式,为了预习而预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体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在这样的预习过程当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就能加以解决,而那些自己独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研究分析,查找各种资料,并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利用同学之间的合作来解决。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要带着疑问上课,多问为什么就行了,对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多想象,对书本知识也要抱有疑问态度,并在学习中解决疑问,这样思维不但不会被束缚,反而会发展更快。

  二、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参与积极性

  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主动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索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发明和创造过程的重要性,这样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浓厚的兴趣与爱好。知识的获得过程贯穿于自己动手实验的探索过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相对更深刻,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思维活动经历了概念、判断、推理等阶段,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较好地达到培养思维品质的目标。同时

  有利于交流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大胆创新,在交流和合作中学习。

  三、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当学生实验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感到分身乏术。通常的办法是利用部分好学生以点带面,充分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学会主动参与讨论,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细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从倾听中博采众长,萌发灵感;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讨论和学习。

  四、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以很好的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有效的多向交流,学生认真倾听,让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学不再单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思维的灵感在不知不觉中闪现。

  总之,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合理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感受。

物理教案8

  课题: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二、进行新课

  1、惯性

  (1)什么是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惰性”比喻“惯性”。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现象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让学生把5个火柴盒摞起来,用火柴盒代替课本图9-2中的棋子。然后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下部的火柴盒,观察上面的火柴盒落在何处。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火柴盒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引言图0-2鸡蛋掉入杯中的现象。

  (2)演示课本图9-3甲。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后倒:木块原来的状态(静止),下部突然向前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向后倒。

  (3)把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在小车和木块间涂点滑石粉(或撒点小米粒),像图9-3那样做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前滑出?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向前滑出。

  (4)看课本图9-4漫画。回答: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何方?分析讨论:为什么向前倒?

  (5)讨论:①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倒向何方?为什么?

  ②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而还要往前运动一段距离?

  3、惯性的应用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

  4、讨论本节后面“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完成本节后练习题2、3、4。

  3、阅读章后的“汽车刹车之后”。(自愿阅读)

物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问题设计]

  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答案不是。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怎样?请阅读课本中的“理想实验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的。

  答案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再现: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要点提炼]

  1、关于运动和力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_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②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身体后倾。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身体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原来人和车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当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运动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原来人和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停止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

  [要点提炼]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与力无关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的表现

  (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延伸思考]

  人能推动冰面上的重箱子,用同样的力却推不动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是不是冰面上的重箱子惯性小于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呢?为什么?

  答案不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箱子的惯性大于轻箱子的惯性。判断物体惯性的大小应在相同情况下比较,比如用同样的力推都处于冰面上或都处于粗糙地面上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

  [典例精析]

  一、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

  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

  图1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实验④。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b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解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c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d错。

  答案ac

  针对训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速度逐渐减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

  三、惯性的理解

  例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小,故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错误。

  答案c

  [课堂要点小结]

  [自我检测]

  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认识)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摩擦相当小,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

  答案bd

  解析只要接触面摩擦存在,物体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匀速运动下去,故a错误。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故b正确。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d正确。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受外力作用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ab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说明运动状态在改变,b正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

  4、(对惯性的理解)如图2所示,冰壶在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

  图2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质量

  c.冰壶受到的推力

  d.冰壶受到的阻力

  答案b

  解析一个物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故b正确。

物理教案10

  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本节涉及的生活实例比较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乐观主义精神,由热爱生活出发,继而热爱科学探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选学内容,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 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 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 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 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光的三原色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演示太阳光束经玻璃棱镜发生光的色散实验、色光合成实验.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物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

  教学重点

  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惧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

  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物理知道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超声和次声。

  (二)进行新课

  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高于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一、超声

  1概念:频率高于00hz的声音

  2特点:

  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

  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

  3应用

  学生阅读图3—32,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例如:狗能听到频率达50000hz的超声,蝙蝠能听到频率为十几万赫的超声。

  (1)利用超声雷达(又叫声呐)探测物体位置等。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举例。

  (4)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犬笛

  二、次声

  1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特点:

  ⑴频率低,传播远

  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

  3应用:

  人声也听不到次声。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⑴预报灾害:发生前会辐射次声源

  ⑵医疗:人和生物对次声波反应,某些器官也会发生微弱次声源,可了解人体生物器官活动

  ⑶军事:核武器

  4危害:

  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

  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于次声的破坏性强,危害大,但人耳无法直接听见,所以在生产等活动中要尽量防止次声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

  课堂

  1、超声和超声的应用。

  2、次声和次声的危害。

  板书设计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00hz。

  2、超声与次声

  3、超声的应用

  4、次声危害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题1、2题。

物理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两种现象,与前面已讲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在我们南方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三、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四、教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

  五、学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具:

  教师: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挂图、烧杯、热水、新、旧白炽电灯各一只、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复习总结,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现象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把已经学过的四种物态标在物态变化三角形上,问:物质能否从固态变成气态?能否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自然现象:

  1、北方冰冻的衣服在寒冬也会干

  2、霜的形成

  分析说明:固态与气态之间能转变。

  新课教学

  升华和凝华

  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现象:

  1、缓缓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是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碘蒸气没有液化,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由此总结出升华和凝华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强调“直接变成”。

  练: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的雨B、初夏的雾c、深秋的露D、冬初的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分析碘的升凝华实验

  1、缓缓加热,碘才发生显著的升华现象。这说明物质升华要吸热。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碘蒸气稍稍冷却,碘才凝华。这说明凝华要放热。

  结论:物质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

  强调:吸热、放热既是现象,又是条件。

  练:解释下列现象

  1、霜的形成;

  2、放在衣橱中的卫生球越来越小;

  3、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4、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

  5、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参见课本);

  6、冬天,始终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干。

  课堂小结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用物态变化三角形总结各种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北方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房屋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霜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请你注意观察“下霜”时霜是在树叶上表面还是在树叶下表面,还是不管哪一个表面都有呢?

  5、布置作业

  (1)阅读P43生活

物理教案13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1、演示试验:

  物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 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 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A、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A、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C: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物距 像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u=2f

  f

  u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讨论其特点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凸透镜成像时各种的规律。

物理教案14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三)教具

  1、学生实验:学生电源一个,学生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2、演示实验: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电阻箱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这种说法对吗?应该怎么说?

  2、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么逐渐变暗的?(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这节课研究的课题就是变阻器、

  3、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分析演示实验的电路:小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当减小电路中的电阻、

  提出问题: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小导体的电阻?哪种方法简便?

  (有四种方法:减小导体的长度、增大导体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更小的材料制成导体,降低导体的温度、其中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简便可行、)

  做演示实验: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电阻线AB、小灯泡、电源、开关和演示电流表按图4所示电路串联起来、其中P是金属夹制成的触头,当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灯逐渐变亮;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灯逐渐变暗、

  提问:触头P移动时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当触头P向左滑动时,电阻线AB接入电路部分变短,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用触头在电阻线上滑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变阻器”、

  提出问题:怎样改进,以方便实验的操作?

  改进方法:把电阻线绕在绝缘的瓷管上,并且瓷管上各匝线圈之间互相不接触,使触头P在线圈上滑动、

  出示自制教具(图5),并用它替代图7—4电路中的AB部分,做演示实验、移动触头P,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并请同学上来分析、(分析过程同上,略)

  用自己桌上的滑动变阻器实物跟图7—5所示的自制教具对比,弄清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变阻器的构造要介绍瓷管、线圈是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绕制而成,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滑片就是自制教具中的触头P,为使滑片P跟电阻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为了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右端安装有接线柱、

  注意:要强调滑片滑动时,改变的是线圈中A—P部分的长度、来达到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目的、

  小结: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构造、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图6)、

  提出问题:怎样使用滑动变阻器?利用投影幻灯片,也可以用电脑设计程序模拟电流流经变阻器的路径、同时配合演示实验、

  接法: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要将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将导线接到滑片上;二是将导线接到支架上,要注意纠正、)

  分析过程要有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清片向右滑动时,这段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怎样变化?

  学生实验: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学生电流表接入电路、做下面实验:

  (1)滑片向右移动时,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先分析再动手实验、观察、

  (2)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亮、先分析再做实验、

  (3)移动滑片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先分析再做实验、

  观察变阻器滑片上的铭牌,说明铭牌上的一组数值表示的含义、用投影幻灯表示出铭牌,见图7。

  3、使用:

  (1)串联在电路中、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提出问题: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次、

  小结:二、电阻箱

  1、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练习题:

  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______段,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变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灯泡变______、

  发给每人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请学生先观察它的构造和接线柱、结合它的结构示意图(课本上有此图)进行讨论:

  (1)若将变阻器的B、C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变阻器的哪段电阻线连入电路?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变化?做实验验证一下、

  (2)把它连接在电路中,能有几种正确接法?说出每种接法所用的是哪一段电阻线?

  4、小结

  这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要知道它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其中包括了解它的铭牌,使用前把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要把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并能判断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此外,要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五)说明

  1、旧教材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的方法有四种、新教材用的是只有两个接线柱的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法只有一种,跟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有利于教学、但在实验中往往用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因此,为了将知识阔展,使有条件的学生会使用有四个接线柱的变阻器,可以增加这一内容、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弄清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线,常见的错误是把金属棒接入部分也当成是电阻,这里应指出金属棒电阻几乎为零、

  3、在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不但知道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反之,给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或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也应会判定变阻器的滑片怎样移动?

  4、关于电阻箱,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突出了实用性,从道理上说明它的读数方法,只要求记住怎样读出电阻箱的示数就可以了、

物理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2.通过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对比,提高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能力。

  3.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难点】纯电阻、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提问焦耳定律讨论的是电路中怎样的能量转化情况?学生回答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的情况。

  进一步提问:实际中有些电路除含有电阻外还含有其他负载,如电动机,那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情况又是如何呢?进而引入新课——《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二)新课讲授

  1.非纯电阻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提问:结合生活经验,电动机是将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了吗?

  学生回答:电动机除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以外,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内能。

  小组讨论:当电动机接上电源后,会带动风扇转动,这里涉及哪些功率?功率间的关系又如何?

【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教案模板02-29

物理教案压强11-29

物理教案:电阻03-18

初中物理教案05-01

初中物理教案12-28

物理教案家庭电路01-06

高中物理教案02-23

高三物理教案03-06

高二物理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