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空空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

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

时间:2024-05-12 07:16: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

  三维目标:

  1. 了解成语与寓言的联系。

  2. 理解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

  3. 联系生活,获得教益。

  4.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明确“方、亡、居、吊、将、奉”的意思和由“奚、何遽、知否”构成的相关疑问句。

  5. 背诵课文。

  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明确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 筛选整合,概括三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古为今用,品味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文体简介:

  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往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它篇幅短小,故事也不复杂,但内涵丰富深刻,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常用、拟人和夸张等手法,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巧妙地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蕴含着对于人性的精辟分析及隽永的人生哲理。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奔走于各国,游说诸侯,都必须致力于言谈的技巧,使之具有说服力,因此,在他们的著作或言谈中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愚公移山》等。现在流传的古代寓言,有的是把民间寓言记载下来的,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的。经过记载或加工,扩大了流传范围,增强了文学色彩,甚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结构简单,往往是一两百字一则,甚至几十字一则,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思想深刻。

  (二)自读课文,运用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髀bì 何遽jù 跛bǒ 稷jì 戮lù 塞sài

  北面:面向北方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

  摧:折、崩坏、毁灭。

  汝曹:你们。曹,辈。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三)内容讲解

  《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文是: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故事的大意是: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他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可见,这个寓言是魏国大臣季梁讽喻魏王攻赵而编纂的故事。他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

  这个故事一经流传,成为著名的成语之后,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千百年来,人们常常引用它去讽刺那些“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人。告诫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应朝着既定的方向去努力,切不可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背道而驰。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是个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它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他的儿子骑这匹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是为了说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阐述了“祸”与“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则寓言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教育人们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一面,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坏事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进行转化。文章语言洗练,论述道理深刻。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成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阿豺折箭》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魏书·吐谷浑传》,标题为编者所加。

  大约在1500年前,中国境内有一国家,叫吐谷浑,位于中国的西北边境,相当于现在新疆东南部和青海北部。是鲜卑族人建立的。他们原本住在东北,但经过不断的迁徙,结果迁到了西北边,就是现在新疆东南部和青海北部的地方。

  相传,吐谷浑国有一个国王,名叫阿豺。他有二十个儿子。可是,儿子们之间很不和睦,整天争吵,阿豺为此非常忧虑,临终前,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不团结,国家难以安定,就把二十个儿子全都叫到身旁,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枝箭来。”于是就有了“阿豺折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历代相传,传递的正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价值力量,透现出中华民族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特色赏析

  1. 言“近”旨“远”,托意于事。

  三篇寓言,有的成为著名成语,有的传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三篇寓言不仅语言简洁通俗,故事性强,而且寓意深刻,含蓄隽永。然而,故事的寓意既不是故事本身的含义,也不是作者在文末直接揭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在故事的背后或字里行间去思考,去发现,在对故事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些结论所蕴含的道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其价值远远超出原作者的意图。这样托意于事,不但故事性强,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2. 形象鲜明。

  三则寓言,有人用夸张的手法刻画愚不可及的傻子,如《南辕北辙》中的驾车者;有的用曲折的故事塑造思虑深远的智者,如《塞翁失马》中的塞翁和《阿豺折箭》中的阿豺。这些描写,惟妙惟肖他揭示了主人公的个性。例如《塞翁失马》的故事共分四层:失马、得马、摔伤和“相保”。每层除交代事件外,主要写塞翁的话,并以乡人的认识作对比突出他的过人见识、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参透祸福相因、不为得失所动的智者形象。

  (五)价值探讨:

  同学们,我国古代寓言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并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或成语,不仅因为它能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活泼的语言打动读者,而且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让读者不断地提醒自己,反思自己,积极而健康地生活。教材所选的三则寓言也具有这样的价值。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应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决不可做背道而驰的傻事。这对于虽然富于生活幻想却又不能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的青年学生来说,是有着警醒作用的,可以让我们从“驾者”这面反面镜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接受教训,重新规划自己的行为。

  《塞翁失马》充满生活辩证法,它告诉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与失。现在不少学生心理脆弱,经不起“得”的诱惑,也挺不住“失”的打击,这篇课文正是生活优越的当代青少年最好的心理教材。

  《阿豺折箭》的道理众所周知,要做到却不容易,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和睦相处的意识,学习这一课后,应有新的体会与认识。

  结构图示为:

  南辕北辙

  塞翁失马

  阿豺折箭

【鄂教七下23课《寓言》教案】相关文章:

鄂教版第二册19《李子核》教案01-16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实用教案上册01-03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07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06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教案01-03

鄂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5-03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3-31

《寓言》教案01-03

鄂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7-01

《人生寓言》教案02-28